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文学 >

最美的决定:E.B.怀特书信集

2010-03-15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码:46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32748146/9787532748143 ·条形码:9787532748143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最美的决定:E.B.怀特书信集 去商家看看
最美的决定:E.B.怀特书信集 去商家看看

 最美的决定:E.B.怀特书信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码:46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532748146/9787532748143
·条形码:978753274814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The Letters of E.B.White

内容简介 《最美的决定:E.B.怀特书信集》系美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儿童文学作家E.B.怀特一生的书信选集。《夏洛的网》、《这就是纽约》、《重游缅湖》,获各方好评。此书信集主要收入作者在《纽约客》杂志工作期间、他与妻子凯瑟琳恋爱时期,以及他在创作重头书《夏洛的网》、《文体的要素》等时期与美国文学界人士、学者、编辑及自己妻子的往来信件,在近代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书信不仅对研究作者本人和诸如《纽约客》杂志,以及美国文化界的历史具有较高价值,而且其文笔优美、幽默动人,一封封信本身就是一篇篇精彩的随笔。
作者简介 E.B.怀特(1899-1985)生于纽约蒙特弗农,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多年来他为《纽约人》杂志担任专职撰稿人。怀特是一位颇有造诣的散文家、幽默作家、诗人和讽刺作家。对于几代美国儿童来说,他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写第一流的儿童读物 《小斯图亚特》(1945) 和 《夏洛特的网》(1952)。一代又一代学生和作者熟悉他,因为他是 《风格的要素》这本书的合著者 (兼修订者)。该书是关于作文和惯用法的很有价值的小册子,最初由在康奈尔大学教过怀特英语的小威廉.斯特朗克教授撰写。散文 《自由》于1940年7月首先由《哈泼斯》杂志发表。当时美国尚未加入反对纳粹的战争,世界正处于纳粹──苏联条约的时期,无论左派或右派都忽略了极权主义对民主的威胁。这篇散文收入怀特的文集《一个人的肉食》(1942)。
媒体推荐 《E.B.怀特书信集》是作家迄今最长的一部作品,也是他最具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他显然从未尝试过为成年人创作长篇小说,但他的书信带给我们小说所无法给予的东西:生活的日常细节,它所呈现的那些令人疲惫厌倦的责任和礼仪,那似乎无休止的生计维持(尽管它终有尽头),那些奔波劳作中日积月累的或被遗忘或被怀恋的时光。
  ——约翰·厄普代克
我们要感激E·B·怀特,不仅因其散文堪称完美;不仅因其眼光敏锐,乐观幽默,文字简洁;更因其多年来给予读者,不论老少,无尽的欢乐。
  ——国家图书委员会
E·B·怀特是拿捏习语——那些既切中肯綮又教人遐想,既卓尔不群又耳熟能详的字眼——的大师。种种机智,在他口中娓娓道来。
  ——纽约时报
编辑推荐 《最美的决定:E.B.怀特书信集》:《夏洛的网》、《这就是纽约》的作者致人生、自然、妻子和《纽约客》的不朽情书,
“最受爱戴的美国作家”书写在信纸与便笺上的编年自传,
五十八幅历史照片图说E.B.怀特一生的轨迹与梦想。
E.B.怀特(1899—1985)是20世纪最伟大的美国随笔作家。作为《纽约客》主要撰稿人,怀特一手奠定了影响深远的“《纽约客》文风”。怀特对尘世上的一切都怀着“面对复杂,保持欢喜”的态度,其人格魅力与文字修养一样山高水长。除了他终生挚爱的随笔,他还为孩子们写了三本书:《精灵鼠小弟》、《夏洛的网》与《吹小号的天鹅》,被誉为“二十世纪读者最多、最受爱戴的童话”。《纽约时报》为怀特逝世发表的讣告中称“如同宪法第一修正案一样,E,B.怀特的原则与风范长存”。
序言 E.B.怀特书信的行文,在从容不迫的节奏中闪现着敏锐的真知灼见,这一点与人并无不同,其出众之处在于,读者常会不期而遇诗意之震撼。例如,在这本此前从未与读者谋面的修订版书信集中,提到捆扎与寄送不久前故世的妻子的生前书信时,作家如此写道:
这番劳作耗时费力,而且令人伤感;此刻,我徜徉在这方旧宅中,
凝望着空荡荡的书架,一段段的回忆挥之不去。“挥之不去”的感觉,伤过心的人都熟悉,它带着那份弥足珍贵的率真和情感的共振。数月之后,怀特又留意到一条狗的寂寞:“一天,我不在家的时候,它在起居室找到了我的一件羊毛衬衫,把它撕得支离破碎,这究竟是出于愤怒还是焦虑,我不得而知。”无论是对于年迈的还是年轻的怀特,焦虑都是其一大性格要素。正如一篇以区区数笔虚构出某位“沃朗特先生”的短文所言:他的写作生涯开端于恰尔兹餐馆,一位女招待把白脱牛奶溅到他身上,“当时沃朗特先生记下了这场灾难,并把文章卖给了一家创立不久、缺乏经验的杂志,由此得到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发现:只要记下一些简明易读的关于自身的不幸之事,就能得到报酬”。在怀特写作生涯的另一端,年迈的不幸在一棵倒塌的树上得到了共鸣:
我花了几百元钱想尽力保住这棵榆树,却是枉然。那棵树还是
随着一声砰然巨响倒在了草地上。现在,他们要我花一大笔钱尽力
保住自己的视网膜,但这终将依旧枉然。
文摘 最美的决定1929—1930
1929年对于怀特是很重要的一年,他的头两部作品问世(其中一部是与瑟伯合作完成的),并与凯瑟琳·安格尔成婚。然而,那一年并不是从写作成功或婚姻美满开始的。他最初的两篇日记这样记载:
1月1日-23W.12.晨雨,在我窗外的宽敞平屋顶上忧伤地流淌,下午起雾,薄霭笼罩树木,如烟似缕,楼房恍若城堡,光影轻似气球。下午,迷雾中绕水库漫步两周,不停思忖:是否该辞了工作,离开城镇,不与人诉说去向。昨夜失眠也为此番纠结……我害怕这一年,因为一年未完,我就要30岁了。
1月3日。昨日努力工作,在办公室里尽心尽职,虽然日前曾有过那番想离去的庸人自扰。不过,我想到了一幅滑稽的素描,于是决定俯首听命。此外,瑟伯又是我在世上最喜欢的人之一,能在他身旁已然不错。我刚步行到街角,买了明天的报纸,看到上面有我写的诗[“致一位知性女士”,是写给安格尔的爱情诗,刊于F.P.A的“指挥塔”专栏]……
在安格尔女士的提示下,哈泼兄弟出版社的尤金·萨克斯顿对怀特所写的东西产生了兴趣,并答应帮他出版。于是,那年春天,怀特的诗集《冷美人》问世。秋天,一部对当时色情书籍泛滥予以讽刺的作品《性是必需的吗?》也相继出版。11月3日,怀特在日记中写道:“今晚,在佛农山父母家中,我听到他俩谈论我那本关于性的书。父亲说,‘呃,我不知道你怎么看,不过我为此感到羞愧。’这对年轻作家而言,就像当头泼了盆凉水。”10天后,他再次让父母感到震惊——他和一位有两个孩子的离婚女人结了婚。
凯瑟琳·萨金特·安格尔就是那位新娘,她从波士顿移居到当地,是“波士顿高架铁路”副总裁查尔斯·S·萨金特先生3个女儿中最小的一个。她5岁时,母亲去世,是萨金特先生未婚的妹妹卡罗琳担起了母亲的职责,这位“克鲁莉姑妈”来到布鲁克林,接手管理这一家子的生活。凯瑟琳从温索小姐的学校转到布莱恩摩尔,并于1914年毕业,一年后就嫁给了克利夫兰的一位律师恩斯特·安格尔。美国加入一战后,安格尔参了军,获得委任,整个战争期间身处海外,把年轻的妻子与幼女南希留在了克利夫兰,婚姻初期就如此局面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凯瑟琳谋到一份工作,继续留在克利夫兰,直到房子冷得没法住了,她才回到布鲁克林父亲身边。安格尔从战场返回后,这对夫妻在克利夫兰生活了不久,就搬家去了纽约,丈夫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
1925年8月,安格尔夫人成了《纽约客》的一员,这时,她意识到自己的婚姻亮起了红灯。她担任编辑工作一方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