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药酒治病养生全书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22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877122039477 ·条形码:987712203947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中华药酒治病养生全书 |
 |
|
 |
中华药酒治病养生全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22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877122039477
·条形码:987712203947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华药酒治病养生全书》分为药酒概述、养生药酒名方、治病药酒验方、家用解酒便方四部分,系统讲述了药酒的起源、作用、特点、制作、服用、储存、保管等内容,详细介绍了具有养颜嫩肤、祛斑增白、乌须黑发、生发护发、降脂减肥、养脑益智、强筋壮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功效的养生药酒名方约200余首,以及呼吸科、消化科、心血管科等临床各科常见病的惯用药酒验方约1000余首,推荐了醒酒解酒的便方近百首,每首配方都扼要阐述了原料、制作、功效、主治、注意、来源等内容,以便按需索用。
《中华药酒治病养生全书》为养生保健爱好者根据实际情况选用药酒提供指引,也可为医疗、科研、生产单位等研究开发药酒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刘步平,湖南衡阳人,临床医学博士,师从全国名老中医崔学教教授,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药膳与食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编辑推荐 《中华药酒治病养生全书》讲到:酒有“通血脉、行药势、温肠胃、御风寒”等多种作用,被奉为“百药之长”。
药酒是将中药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而制成的日常佳品,既发扬了酒的独特之处。又集中了中药的特异功效,还兼有取材容易、制作简单、加减灵活、费用低廉、服用方便、疗效可靠、便于储存等多种优势,内服、外用均宜,急症、久病皆可,特别是对一些顽疾难症其疗效更为显著,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和广大群众的欢迎,被广泛应用于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已成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 第一章 药酒概述
第一节●药酒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药酒的作用与特点
一、作用
(一)营养机体
(二)促进消化
(三)改善循环
(四)畅达情志
(五)延年益寿
二、特点
(一)配制简单
(二)加减灵活
(三)应用广泛
(四)滋味可口
(五)吸收迅速
(六)药效较强
(七)服用便捷
(八)便于储存
第三节●制作药酒的准备
一、药酒配方
二、入酒药物
三、基质酒类
四、制酒容器
五、制酒时令
第四节●制作药酒的方法
一、煎煮法
二、浸渍法
(一)冷浸法
(二)热浸法
三、酿制法
四、渗漉法
第五节●药酒的服用方法
一、准确选择药酒
二、遵守服用原则
(一)适量
(二)适时
(三)适温
(四)内外有别
三、避免服用禁忌
(一)药物禁忌
(二)病症禁忌
(三)生理禁忌
(四)年龄禁忌
(五)饮食禁忌
(六)起居禁忌
四、注意服用反应
第六节●药酒的储存与保管
第二章 养生药酒名方
第一节●养颜嫩肤酒
1.人参肉桂酒
2.人参酒
3.三圣参术酒
4.天真酒
5.四花逡巡酒
6.四补苁蓉酒
7.甘菊还童酒
8.龙眼枸杞酒
9.当归龙眼酒
10.杞参麦杏酒
11.参归美容酒
12.参术枣姜酒
13.参芪三白酒
14.苓菊养荣酒
15.桃仁朱砂酒
16.猪脂玉液酒
17.猪膏姜汁酒
18.黄精苍术酒
19.滋阴补血酒
20.葡萄干酿酒
21.橘皮酒
第二节●祛斑增白酒
1.牛羊双胆酒
2.龙桂三仙酒
3.龙眼当归酒
4.地黄驻颜酒
5.杏仁酒
6.鸡子美容酒
7.制白附子酒
8.地骨商陆酒
9.党参枸杞酒
10.桃花白芷酒
11.雄鸡酒
12.槟榔陈皮露
13.槟榔桂枝露
14.槟榔桃花露
第三节●乌须黑发酒
1.一醉散酒
2.七宝美髯酒
3.乌发益寿酒
4.乌须酒(一)
5.乌须酒(二)
6.五精酒
7.生地黄酿酒
8.地黄牛膝酒
9.芝麻酒
10.芪归乌须酒
11.补血顺气酒
12.龟台回童酒
13.固本地黄酒
14.枸杞芝地酒
15.美髯酒
16.耐老酒
17.首乌三豆酒
18.首乌归地酒
19.首乌地黄酒
20.首乌茯苓酒
21.桑椹酢浆酒
22.常春枸杞酒
23.康壮酒
24.熟地杞芷酒
25.熟地杞檀酒
26.熟地栀子酒
第四节●生发护发酒
1.三味侧柏酒
2.双花二乌酊
3.生姜牛黄酊
4.羊椒碎补酊
5.花椒酒
6.诃子山柰酒
7.侧柏三黄酒
8.侧柏酒
9.养血生发酒
10.复方藜芦酊
11.神应养真酒
12.首乌生地酒
13.首乌固发酒
14.骨碎斑蝥酒
15.脱发再生酊
16.野菊香芷酒
17.银花酒
18.斑蝥侧柏酒
19.斑蝥酒
20.碎补首乌酒
21.蔓荆附子酒
22.熟地杞沉酒
第五节●降脂减肥酒
1.大蒜酒
2.山楂丹参酒
3.山楂麦冬酒
4.玉竹长寿酒
5.枸杞银花酒
6.茱萸杜仲酒
7.首乌黄精酒
8.香菇山楂酒
9.香菇柠檬酒
10.党参山楂酒
11.绿茶蜂蜜酒
第六节●养脑益智酒
1.人参益智酒
2.五加远榆酒
3.五味子酒
4.长春百岁酒
5.宁神固精酒
6.归脾养心酒
7.石燕酒
8.龙眼酒
9.羊肾仙茅酒
10.杞芪养神酒
11.远志菖蒲酒
12.麦杞补心酒
13.参杞精神酒
14.周公百岁酒
15.首乌五味酒
16.读书丸酒
17.菖蒲骨脂酒
18.黄精苁蓉酒
第七节●强筋壮骨酒
1.九制豨莶酒
2.三味杜仲酒
3.川乌杜仲酒
4.天雄茵芋酒
5.牛膝还童酒
6.左归酒
7.龙羊健步酒
8.地冬首乌酒
9.当归天冬酒
10.两皮独活酒
11.苁蓉金刚酒
12.附子杜仲酒
13.狗脊丹参酒
14.虎骨萆薢酒
15.虎鹿杞龙酒
16.蒜豉酒
第八节●强身健体酒
1.人参枸杞酒
2.人参黄芪酒
3.人参葡萄酒
4.万金药酒
5.三味抗衰酒
6.乌鸡参归酒
7.乌蛇黄芪酒
8.五加地骨酒
9.双乌暖胃酒
10.双参益气酒
11.双蜂强身酒
12.归芪术芍酒
13.归虎壮血酒
14.白鸽血竭酒
15.石斛丹参酒
16.龙参玉灵酒
17.地黄酒
18.百药长寿酒
19.竹根七酒
20.羊肉木香酒
21.虫草壮元酒
22.虫草琼浆酒
23.贞菟健身酒
24.扶衰仙凤酒
25.杞归九仙酒
26.杞芪王益酒
27.苁蓉强壮酒
28.补益延龄酒
29.龟胶金樱酒
30.参归养荣酒
31.参茸多鞭酒
32.参楂强身酒
33.河车麦冬酒
34.金芍玉液酒
35.金樱蛤蚧酒
36.轻身酒
37.钟乳石斛酒
38.钟乳苁蓉酒
39.首乌枸杞酒
40.健康补肾酒
41.桃金娘酒
42.桑椹杞龙酒
43.海马二肾酒
44.益气补虚酒
45.莲子猪肠酒
46.鹿茸人参酒
47.鹿茸虫草酒
48.黄芪附子酒
49.黄芪红花酒
50.黄柏知母酒
第九节●延年益寿酒
1.一醉不老酒
2.人参当归酒
3.人参百岁酒
4.人参固本酒
5.山萸还少酒
6.中藏延寿酒
7.五子益精酒
8.五子螵蛸酒
9.五加皮酒
10.长生固本酒
11.四季春补酒
12.玉竹高龄酒
13.艽麦还童酒
14.地黄滋补酒
15.延年百岁酒
16.延年益寿酒
17.防衰延寿酒
18.杞龙延龄酒
19.参苓固本酒
20.松子菊花酒
21.松龄太平酒
22.复方虫草酒
23.春寿酒
24.枸杞苁蓉酒
25.枸杞鹤龄酒
26.洞天长春酒
27.祝氏下元酒
28.神仙延寿酒
29.桑椹苍术酒
30.益阴延年酒
31.清宫长春酒
32.菊麦却老酒
33.菖郁万寿酒
34.黄精枸杞酒
第三章 治病药酒配方
第一节●呼吸科
一、感冒
1.人参姜蜜酒
2.肉桂酒
3.防风苍耳酒
4.姜蒜柠檬酒
5.茶叶姜汁酒
6.荆芥葱豉酒
7.荔枝煮酒
8.桑菊酒
9.淡豆豉酒
10.葡萄鸡蛋酒
11.葱豉酒
二、咳嗽
1.山药酒
2.百部重楼酒
3.阿胶蛋黄酒
4.陈皮酒
5.龟肉酒
6.油酥蜜酒
7.郁李仁酒
8.复方樟脑酊
9.柚子酒
10.桑叶酒
11.猪肝大枣酒
12.紫苏陈皮酒
13.葶苈酒
14.蜇硝荸荠酒
15.蜂蜜鸡蛋酒
三、哮喘
1.人参蛤蚧酒
2.千日红花酒
3.大枣桃杏酒
4.牛膝五味酒
5.四味花椒酒
第四章 家用解酒便方
……
文摘 第一章 药酒概述
第一节 药酒的起源与发展
药酒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秘,只不过是选用适当药物,经过必要加工,用适宜酒类(酒精)制成的一种澄明液体。一言以蔽之,药酒就是含有药物的酒。
因此,药酒的起源与酒密不可分。然而,关于酒的起源,至今众说纷纭。目前关于造酒的最早记载见于《战国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此外,《世本》也提到:“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作秫洒。”认为仪狄作酒,少康(即杜康)酿酒。这些记载说明4000多年前的夏代,我国酿酒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但是并不能证实仪狄或少康就是酒的创始人,因此神农造酒、酒星造洒、猿猴造酒等传说仍被广为传颂。其中,猿猴造酒最受追捧。因为某些野果含单糖,在自然界酵母菌的作用下,能产生一种具有香甜味的液体,即天然果酒。而且猿猴嗜酒,江苏淮阴洪泽湖畔下草湾就曾经出土过醉猿化石。同时,《清稗类钞·粤西偶记》记载:“粤西平乐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目猿酒。”说明最原始的酒应是花果自然发酵后形成的花蜜果酒,即“猿酒”。到新石器时代,畜牧业开始出现,人类用兽奶发酵成酒。进入农业社会,人类开始种植谷物,又用谷物发酵成酒。但是,对酒进入人类视野的确切时间尚无定论。根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早期(5000年前)已有谷物酿酒,商代饮酒之风盛行(殷墟河南安阳小屯村商朝武丁时期墓葬出土文物近200件,其中酒器约占70%),并掌握了曲蘖酿酒的技术(《尚书·说命篇》载“若作酒醴,尔维曲蘖”)。其中,蘖由谷物发芽而成,能酿制“醴”(一种甜酒);曲含多种发酵菌,兼有糖化和洒化的作用,为我国独特酿酒方法——曲酒法和固态发酵法奠定了基础。
将酒和药物结合起来运用,则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大创举。随着洒在养生保健中的大量运用,“医”的繁体字也由“毉”改成了“醫”(“酉”古通“酒”)。据罗振玉考证,早在甲骨文中,就有“鬯其酒”的记载。汉·斑固《白虎通·考点》认为“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可见,殷商时期已有芳香的药酒。到周代,饮酒越发普遍,不仅设有“酒正”专管酿酒,而且设有“食医中士二人,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馐……之齐(剂)”。其中,六饮指水、浆、醴(酒)、凉、酱、酏六种物质,说明此时酒已纳入医疗保健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