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少儿 > 儿童/青少年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

2010-03-14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48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500786269 ·条形码:9787500786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 去商家看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 去商家看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页码:48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500786269
·条形码:978750078626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讲述了:中国古代寓言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一个极为丰富的文学宝库,其中不少的著名篇章家喻户晓,并成为人们喜用的成语,譬如“揠苗助长”、“黔驴技穷”、“叶公好龙”、“一叶障目”、“螳螂捕蝉”等等。
中国古代寓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发展高潮,战国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而以寓言本身特点的发展来说,则可以大致划为哲理寓言、讽刺寓言、诙谐寓言三个阶段;如果统而观
之,战国时期的寓言多重于哲理,唐宋时期的寓言多重于讽刺,而明清时期的寓言重于诙谐。
当然,这样的划分只是就各个发展时期的总体特征而言,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目录
独具一格的艺术奇葩
A
阿豺折箭(选自《魏书·吐谷浑传》)
阿留守柳(选自《阿留传》)
哀溺文(选自《柳河东集》)
矮榻缺足(选自《阿留传》)

B
鲍君神(选自《风俗通·怪神》)
杯弓蛇影(选自《风俗通·怪神》)
鞭贾(选自《柳河东集》)
扁鹊换心(选自《列子·汤问》)
扁鹊说病(选自《韩非子·喻老》)
病女覆药(选自《潜书·权实》)
病忘(选自《艾子后语》)
不嫁与不宦(选自《战国策》)
不禽不兽(选自《笑府》)

C
常羊学射(选自《郁离子·省敌》)
车翻豆复(选自《启颜录》)
乘隙(选自《梦溪笔谈·权智》)
澄子亡缁衣(选自《吕氏春秋·审应览·淫辞》)
痴人说梦(选自《冷斋夜话》)
楚人不识姜(选自《雪涛小说》)
楚人养狙(选自《郁离子·瞽聩》)
楚王好细要(选自《墨子·兼爱中》)
唇亡齿寒(选自《韩非子·喻老》)
措大吃饭(选自《东坡志林》)
错死了人(选自《广谈助·谐谑篇》)

D
大鲸(选自《柳河东集·设渔者对智伯》)
大面孔(选自《谐铎》)
大鹏与焦冥(选自《晏子春秋·不合经术者》)
大鼠(选自《聊斋志异》)
大言(选自《艾子后语》)
盗与殴(选自《尹文子·上篇》)
得车轭者(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丁氏穿井(选自《吕氏春秋·慎行览·察传》)
钉铰为业者(选自《五杂俎》)
毒蝎去尾(选自《七经纪闻》)
髑髅(选自《庄子·至乐》)
蠹化(选自《笠泽丛书》)
对牛弹琴(选自《牟子》)
E
恶鬼技穷(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
二叟钓鱼(选自《田间书》)
F
反裘负刍(选自《新序·杂事第二》)
方蛇(选自《笑得好》)
飞蛾扑火(选自《田间书》)
焚鼠毁庐(选自《龙门子凝道记·尉迟枢》)
负暄献曝(选自《列子·杨朱》)
傅显(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
帧搬传(选自《柳河东集》)
G
割肉自啖(选自《吕氏春秋·仲冬纪当务》)
狗猛酒酸(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贾胡买石(选自《香祖笔记》)
鬼怕恶人(选自《艾子杂说》)
过江为枳(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H
海滨介虫(选自《安雅堂全集》)
海大鱼(选自《战国策》)
邯郸学步(选自《庄子·秋水》)
寒号虫(选自《南村辍耕录》)
好大说者(选自《艾子杂说》)
和氏之璧(选自《韩非子·和氏》)
河豚妄肆(选自《柳河东集·附录》)
……
J
K
L
M
N
P
Q
R
S
T
W
X
Y
Z
……
文摘 插图:


二、以字面的喻意,表述文字深层的含义
中国古代寓言有着极强的比喻性,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说理,或嘲讽,将作品中文字表面的意义和文字深层的含义融为一体,这里可以借用一句话:“文以载道”,几乎每一个古代寓言的本意都不是为了讲故事,而是为了说明道理。而由于文字的表现力和它所包含的文化含义,也使得读者在阅读时,很容易会心地领略作者的意图。
三、易于记忆传诵
中国古代寓言一般取材于人们所熟知的生活细节,也就令读者易于接受。这使得寓言在传播过程中,具有了容易记忆和广泛传诵的特点,而正由于它的易于记忆和广泛传诵,才使寓言“传道”的功能得到真正的实现。许多著名的寓言作品如《叶公好龙》、《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等,在流传过程中,逐渐地进入了人们常用的成语、口语之中。
在选编这本中国古代寓言时,我本着以下几个想法:
一、将中国古代寓言做一个大致的汇集,主要选择的是流传较广、艺术性较高的篇章,考虑到文体的统一,只收入散文体寓言,寓言诗不在其中;
二、收入的古代寓言,尽量使用原有题目并注明出处,如无题目的,则以寓言在流传中形成的成语或文中的寓意为题,全书按首字音序编排;
三、本书由寓言原文、注释、译文三个部分组成;注释力求简明扼要,译文则考虑到现代人们的阅读习惯,尽量在不偏离原意的基础上意译。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