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39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300112870/9787300112879 ·条形码:9787300112879 ·版本:第3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第3版) |
 |
|
 |
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第3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39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300112870/9787300112879
·条形码:9787300112879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类课程教材投资系列
内容简介 《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第3版)》内容简介:为了更好地反映金融危机影响下投资银行的发展变化,这次修订,我们重点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调整:第一,增加投资银行风险管理这一章节。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以及投资银行在危机下或破产、或被收购、或转型,都与风险管理紧密相关。如果投资银行在金融衍生品业务方面能够很好地、全面地衡量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或许冲击不会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第3版)》增加了投资银行风险管理部分的内容。
第二,根据我国投资银行发展的现状,尤其是自营业务不断扩大的现实,增加了证券自营业务这一章节。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证券公司的业务构成以及利润来源,我们对证券公司自营业务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并且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对证券公司的自营业务进行深层次解读。
第三,根据国外投资银行发展的现实情况,我们把上一版的第十二章内容充实到了第十一章和第一章里面,这样,全书的逻辑结构更加合理,脉络更加清晰。
第四,及时更新有关政策法规和数据。我国证券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在这一轮资本市场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有了质的飞跃,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给予支持。而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让投资银行业的发展速度明显下降。这次修订我们对这一起伏跌宕的发展情况都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
编辑推荐 《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管理类课程教材投资系列。
目录 第一章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投资银行概述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投资银行的业务与特点
第四节 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
第五节 投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
第二章 投资银行的作用
第一节 一般职能概述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作用
第三节 我国发展投资银行的意义和作用
第三章 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投资银行的组织结构理论
第二节 投资银行组织结构的历史演进
第三节 投资银行组织结构的现实模式
第四章 证券的发行与承销
第一节 证券发行概述
第二节 股票发行与承销
第三节 债券的发行与承销
第五章 证券经纪业务
第一节 证券经纪业务概述
第二节 证券经纪业务的程序
第三节 信用经纪
第六章 证券自营业务
第一节 证券自营业务概述
第二节 证券自营业务的流程与管理
第三节 证券自营业务的风险控制
第七章 理财顾问
第一节 理财顾问概述
第二节 企业财务顾问
第三节 政府财务顾问
第四节 委托理财业务
第五节 投资咨询
第八章 企业并购业务
第一节 企业并购业务概述
第二节 企业并购与反并购的形式
第三节 投资银行参与并购的主要环节
第四节 企业并购的估价方法
第九章 基金管理
第一节 投资基金概述
第二节 投资基金的分类
第三节 基金的发起与设立
第四节 基金的运作与管理
第十章 衍生金融工具
第一节 期货合约及其应用
第二节 期权合约概述
第三节 掉期合约及其应用
第十一章 风险投资
第一节 风险投资的含义和作用
第二节 风险投资的参与主体
第三节 风险投资运营实务
第十二章 国外投资银行业的发展
第一节 发达国家投资银行概述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投资银行业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银行业
第十三章 投资银行的风险管理
第一节 风险管理概述
第二节 投资银行的风险类别
第三节 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法
第四节 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流程
第五节 风险管理的措施
参考文献
……
序言 投资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经济活动,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推动力之一。投资对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在西方传统经济学中早有论述,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投资理论更是在不断更新发展。迄今为止,散见于国内外出版的各种书籍中关于投资的定义就有数十种之多。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以及各自所研究的领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各种关于投资的定义存在诸多的分歧。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投资在学界引起的争议和在现实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多么的重要。
从不同的角度和以不同的标准对投资进行分类,可以发现投资涉及的经济活动和交易行为在社会再生产中是多方面的,几乎遍布所有的生产活动。按投资主体分,通常可以分为个人投资、企业投资、政府投资和外国投资,其中个人投资和企业投资合称为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相对应;按投资的性质分,可以分为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按投资的方向分,可以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也可以分为第一产业投资、第二产业投资和第三产业投资;按融资手段和目的分,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按投资的对象分,可以分为实业投资、金融投资(证券投资)和产权投资;按投资的时间期限分,可以分为短期投资、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等等。不同的分类对考察投资的实际经济效益、改进投资策略和促进投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投资活动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投资建设对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一直都起着关键性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更是迅猛增长,2003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42 643.42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28.4%,2003年全年资金来源合计为45 801.79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34.7%,利用外资总额为2 176.60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额为l 593.85亿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33.5%。2003年外国对华直接投资达527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投资活动的快速增长为国民经济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投资活动的带动下,2003年GDP实现了9.1%的增长速度。
2004年国务院先后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针对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意见,并且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促进投资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鼓励企业自主投资,以此促进经济的发展。
文摘 插图:

四、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国际化及管制放松下的投资银行
现代经济的发展,对开放性的要求日益迫切。对于金融业,管制与反管制始终是对立运动的两股力量。当经济增长要求冲破旧有的束缚时,管制的放松就以官方默认的方式或金融机构规避壁垒、暗度陈仓的方式得以获得。投资银行在这一时期参与竞争的成果主要可归为两类:金融创新带来的业务拓展及与商业银行的互相渗透;海外业务的拓展。
(一)金融创新带来的业务拓展及与商业银行的互相渗透
20世纪70年代以来,投资银行为了争取顾客、开拓业务领域,不断推出各种金融创新产品。例如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抵押债券、一揽子金融管理服务;LBO(杠杆收购)及相关高收益债券等金融衍生产品;期权、期货、利率和货币互换等;为客户进行套期交易,帮助客户理财,进行风险管理等业务。同时,商业银行也通过设置分支机构,从事证券投资。例如,纽约第一花旗银行利用《1956年银行控股公司法》的空当,组织了一个控股公司——第一花旗公司,从事《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以外的各种业务,包括证券管理与经营。随着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法律规范的种种条框显得宽松起来。分业经营的防火墙已裂隙累累,大银行家意识到围着所谓“中央银行”之称的《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团团转的时刻已经要结束了。其他金融机构、储贷机构、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也正绕过传统的分业管理体制约束,互相侵蚀对方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