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哲学文化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码:251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 ·ISBN:7532735095 ·条形码:978753273509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后哲学文化 |
 |
|
 |
后哲学文化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码:251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
·ISBN:7532735095
·条形码:978753273509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外文书名:Post-Philosophical Culture
内容简介 《后哲学文化》内容简介:《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选收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界各主要流派影响较大的著作。通过有选择的译介,旨在增进文化积累,拓展学术视野,丰富研究课题,为了解和研讨现代西方哲学提供系统而完整的第一手资料,以利于我国理论界、学术界深化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批判。
作者简介 理查德·罗蒂,当今美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与自然之镜》在美国甚至整个西方哲学界和人文科学领域引起过三大震动。
《后哲学文化》是经作、译者精心编选而成的,反映了作者自《哲学与自然之镜》以来的思想变化。它不仅批判了分析哲学运动,而且还批判了一个自柏拉图以来的哲学传统,即对寻求现象背后的绝对实在的表象感兴趣。作者倡导一种崭新的“后哲学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无论牧师、物理学家、诗人、政治家都不比别人更“理性”、更“科学”、更“深刻”,而那些特别出众的人不过是善于成为人的人。同时也不存在可以作为一切学科之“样板”的学科。如果启蒙运动给我们带来的是后神学文化,那么对柏拉图主义传统的超越将会导致后哲学文化的诞生。
编辑推荐 《后哲学文化》:20世纪西方哲学译丛
目录 作者序
1 哲学和后哲学文化
1.1 柏拉图主义、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
1.2 实用主义和当代哲学
1.3 后哲学文化
2 哲学作为科学、作为隐喻和作为政治
3 自然科学是否具有自然性
3.1 导言
3.2 实在论与相对论
3.3 实在论与工具论
3.4 实在论与实用主义
3.5 科学性作为道德之德性
4 科学作为亲和性
5 解构
5.1 解构主义理论
5.2 解构主义批评
5.3 解构和激进政治
6 反本质主义和文学左派
7 民主先于哲学
8 后现代主义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
9 实用主义、戴维森和真理
9.1 越少则越多
9.2 皮尔斯半途而废的办法
9.3 戴维森和场语言学家
9.4 戴维森作为非还原的物理主义者
9.5 戴维森和达米特
9.6 戴维森、实在论和反实在论
10 实用主义、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
10.1 实用主义
10.2 相对主义
10.3 非理性主义
……
序言 本书作者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现在已被公认是当今美国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而在哲学圈之外,他无疑也是最有影响的一位;同时也一样确定无疑的是,他是当今美国最有争议的哲学家之一。①当然,罗蒂的影响超出了美国。这从他的著作被译成大量其他语种这一点就可以看出。②罗蒂自耶鲁大学毕业以后,曾在韦尔斯利(Wellesley)学院短暂任教,后来到美国分析哲学的重镇普林斯顿大学,一直到1982年。然后跳出哲学系的门槛,到弗吉尼亚大学任凯南人文讲座教授,并从1998起到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系而不是哲学系任教。③
文摘 正如我把杜威和维特根斯坦看作是20世纪盎格鲁一撒克逊哲学的最有影响和最重要的人物,我认为海德格尔、福柯和德里达是通常称为“后尼采主义”的20世纪德国和法国哲学的最重要人物。在最近几年,这三个人在英语世界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不幸的是,他们一直被认为是在与分析哲学唱对台戏。
我应当同意,在分析哲学运动的早期阶段,实证主义与海德格尔、福柯及德里达的观点没什么共同之处。但我认为,分析哲学已经逐渐地偏离笛卡儿主义的表象主义(英国经验主义是其分支),而走向达尔文的自然主义。这种转向使它与尼采的视野主义认识论非常接近。我认为,詹姆斯和尼采在有关认识和真理的性质问题上共享许多重要的实用主义论点。这两个人,在同样的程度上,都得益于爱默生和达尔文。我认为普特南和戴维森把分析哲学引向了一个詹姆斯和尼采会感到同样恰当的立场。我认为,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是根据尼采的实用主义提出其早期对柏拉图和笛卡儿的批评的,而德里达之能提出其对海德格尔的批评,是因为他把这种实用主义推向比海德格尔所愿意推向的更远的地方。
因此,虽然分析哲学家们通常对后尼采的“大陆”哲学表示疑惑,我认为在英吉利海峡两岸的哲学之间的这种区别更多地是风格上的区别而不是实质上的区别。德里达对语言的讨论不见得与维特根斯坦的讨论有什么重要的区别,福柯对知识与权力之关系的讨论,在我看来,也不见得与杜威的讨论有什么重要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