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宜兴问壶

2010-03-13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15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122035921/9787122035929 ·条形码:9787122035929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宜兴问壶 去商家看看
宜兴问壶 去商家看看

 宜兴问壶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15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122035921/9787122035929
·条形码:978712203592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2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人文地理系列

内容简介 《宜兴问壶》以宜兴的地理、人文开篇,由紫砂泥人手,层层深入,勾画出宜兴紫砂壶的世界。书中叙述了紫砂壶丰富的历史、紫砂泥的分类,以及紫砂壶的发展、式样、纹饰、工艺、材质、流传情况等内容。引领着紫砂壶收藏、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人文地理爱好者进入紫砂壶的精彩世界,以壶品茶,以壶品人生。
媒体推荐 陶出玲珑碗,供春旧擅长。
团圆双日月,刻画五文章。
直并抟砂妙,还夸肖物良。
清闲供茗事,珍重比流黄。
敢云一器小,利用仰前贤。
陶正由三古,茶经第二泉。
却听鱼眼沸,移就竹炉边。
妙制思良手,官哥应并传。
  ——(清)冯念租
目录
第一章 进宜兴 千年风雅看陶都 1
古来名邑宜兴城 2
宜兴的历史、地理、人文 4
秀美山色 6
紫砂宜茶自古皆传 8
陶都的旧陶事 11
紫砂起源 15
八百年的紫砂薪火 23
陶都的新陶事 29

第二章 壶中壶 宜茶莫过于此壶 35
独一无二的泥中泥 36
宜兴主要陶土种类 39
千凿万斧始出来 40
问壶先知茶事 44
壶之宜茶,紫砂最佳 48
适宜用紫砂壶泡饮的茶 51
用紫砂壶“秀”茶艺 53

第三章 壶与人 风情雅致寄紫砂 57
紫砂村里的大师们 58
宜兴历代紫砂制壶大师简略名录 60
从供春到鲍志强 62
紫砂壶上的书画和印章 67
雅兴催出“曼生壶” 69
曼生壶 71
曼生壶十八式 72
来自宫廷的垂青 77
国外市场的影响 79
入著述,进殿堂 80
“雅器”、“雅商” 82
爱壶的当代名流 84

第四章 赏壶艺 百和丹砂百炼陶 87
紫砂壶的造型工艺 88
一把紫砂壶的构成 90
器形 93
紫砂壶各式形体造型 94
壶式 97
壶体 98
宜兴紫砂壶的器形流变 100
制砂工具 101
成形工艺 106
“百和丹砂百炼陶” 112
雅俗共赏中国风 114
紫砂壶装饰常用元素 116


第五章 鉴真伪 慧眼方能识好壶 121
民间紫砂作坊 122
在紫砂作坊里品茶鉴壶 124
紫砂鉴赏六字诀 125
紫砂壶上的印款、刻款 127
印款 127
刻款 128
各种“门道”的壶 131
店号壶 131
艺徒学艺仿制品 131
艺人仿制品 132
名家仿制品 132
家族产品 133
代制紫砂壶 133
新壶作旧 133
买壶须先识壶 135
壶中也会有“陷阱” 137
实用是首要因素 137
切忌购买“减价壶” 138
“老”壶并不一定就好 138
还是名家的壶最保险 139
购壶还须重传统 140
当代壶中淘精品 141

第六章 怜茗器 紫砂养成贵于金 143
爱不释手紫砂壶 144
会用更要会养 148
养好紫砂壶的基本原则 149
紫砂新壶的整修 150
新壶的去味方法 150
泡茶后清理紫砂壶的方法 151
旧壶的保养方法 152
长期不用的紫砂壶的保养 152
紫砂壶鉴赏 153
……
序言 紫砂之魂
“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这是清代诗人、画家汪文柏《陶器行赠陈鸣远》诗中的一句。“阳羡”是江苏宜兴的古名, “一丸土”是名播天下的紫砂壶的唯一原料——紫砂泥,它是宜兴特有的一种陶土,形成于2亿~4亿年前,有“泥中泥”之美誉。由这种泥加工而成的紫砂壶,是深受人们钟爱的茶具,因其具有优良的宜茶功能而广受赞誉。
宜兴地区用紫砂泥来制作紫砂器的历史非常久远。根据当地陶工世代相传的一种说法,他们的祖师爷是“陶朱公”,即春秋时期的越国大夫范蠡。传说范蠡携西施隐退,乘舟漂过太湖,来到今天的宜兴地区隐居,教人挖土制烧窑坯,自称“陶朱公”。据有关记载和考古发现,宜兴紫砂壶的历史源头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宜兴紫砂壶在文人雅士及造壶大师的共同推动之下,逐渐集壶艺、诗词、书法、篆刻于一体,成为中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一种艺术品,被人们收藏赏玩。正因为紫砂壶,宜兴这座普通的江南小城,在中国文化史和茶文化史中,成为一个具有特殊地位和意味的城市。
今天的宜兴,在经济发展大潮中,渐渐褪去了传承千年的古色古香;那种隐逸山林、听竹松、品山泉的闲情逸致,也不太容易见到了。但一脉相承的紫砂技艺和文化血脉,并没有断流。作为公认的“陶都”,宜兴和它的象征之一——紫砂壶,依然是我们寻访陶文化之根,品味茶文化之源。
这本《宜兴问壶》,是笔者对紫砂壶进行潜心研究和数次进出宜兴探访的产物。所谓“问”者,既有对博大精深的紫砂文化的敬畏,也包含有对紫砂壶魅力进行探究的持久兴致。那轻叩紫砂的清泠声响,那壶中氤氲的诱人茶香,个中三昧,难以言传;唯化诸笔墨,方能与同好分享。

文摘 插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