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少儿 > 儿童/青少年 >

罗尔德·达尔作品典藏:好小子:童年故事

2010-03-13 
基本信息·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页码:19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533259580 ·条形码:978753325958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罗尔德·达尔作品典藏:好小子:童年故事 去商家看看
罗尔德·达尔作品典藏:好小子:童年故事 去商家看看

 罗尔德·达尔作品典藏:好小子:童年故事


基本信息·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页码:19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533259580
·条形码:978753325958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好小子:童年故事》内容简介:这是一部达尔自己不愿意称之为“自传”的自传,真实地记录了达尔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活。记录的时间段从1916到1936年,即从出生到达尔离开学校进入壳牌石油公司工作。达尔在壳牌石油公司工作,到参加皇家空军投入二战的惊险经历,记录在他的另一部自传《独创天下》中。
达尔不愿意称其为自传而且声明自传“这种书常常充满乏味的细节”,曾经惹得批评家指摘自相矛盾。但这种批评实属误解。在达尔看来,通常所说的自传应当是完全忠实地、尽可能不遗漏细节地讲述一生或某个阶段的经历,而他自己记录下来的东西却是有选择的,只有那些滑稽的、让人痛苦的、叫人不愉快的,从而仍然栩栩如生地印在脑海中的事情才被他记住,然后记录下来。正是因为达尔有所选择地进行记录,才使他的这两本自传成为非常有趣的故事,象他创作的童话和小说一样,深深地打动着大小读者。由于达尔天性幽默,喜爱冒险,充满想象力,而且总是在有意无意地追求着生活中令人刺激的一面,所以他的故事本身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刺激的而且非常幽默的。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自传体故事。
作者简介 罗尔德·达尔,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一生从事写作几十年,创作儿童读物18本,如《詹姆斯和大仙桃》、《查里和巧克力工厂》、《好心眼的巨人》、《女巫》、《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玛蒂尔达》等等,其魔力超越语言和国界,同时他本人的传奇经历也像童话里的人物一样赋有神奇力量,成为“哈梅林的魔笛手”(The Pied Piper of Hamelin),凡是读过其书的孩子全都情不自禁迷倒在他创造的畅快淋漓的魔力世界,无一幸免。
编辑推荐 《好小子:童年故事》:罗尔德·达尔,著名奇幻文学大师,生于英国,父母为挪威人,二战时参加过英国空军,当过战斗飞行员,还写过几部007剧本。其作品中多有恐怖情节和闹剧风味,故事构思奇特、想象新颖,曾两度获“爱伦·坡文学奖”和英国“白面包奖”。
这是一部达尔自己不愿意称之为“自传”的自传,真实地记录了达尔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活。记录的时间段从1916到1936年,即从出生到达尔离开学校进入壳牌石油公司工作。
目录
作者的话
起点
爸爸和妈妈
幼儿园1922-1923(6-7岁)
兰达夫教会学校1923-1925(7-9岁)
自行车和糖果店
老鼠大阴谋
库姆斯先生
普拉切特太太的报复
到挪威去
魔岛
看医生
圣彼得学校1925-1929(9-13岁)
第一天
写信回家
女舍监
想家
坐汽车
哈德卡斯尔上尉
小埃利斯和疖子
山羊牌烟草
雷普顿学校和壳牌石油公司1929-1936(13-20岁)
穿上校服进名牌学校
博者
校长
巧克力糖
科克斯
小听差
打球和摄影
告别学校
……
序言 自传是一个人写自己一生的书,这种书常常充满乏味的细节。
这一本不是自传。我永远不会写自己的历史。
打我小时候读小学中学和在这以后不久的那些日子里,我碰到了许多事情让我永远忘不了。
这些事情没有一件是重要的,但各个给了我那么深的印象。我没有办法把它们从心中排除掉。它们每一件,过了五十年,甚至六十年,会始终铭刻在我的记忆中。
我用不着去寻找它们。我只要把它们从我的脑子中拿出来写下就行。
有一些事情很滑稽,有一些事情让人痛苦,有一些事情叫人不愉快。我想这就是我一直那么栩栩如生地记住了它们的缘故。它们全是真实的。
罗尔德·达尔
文摘 爸爸和妈妈
我爸爸叫哈拉尔·达尔,原是一个挪威人,来自奥斯陆附近一个小镇,这个镇叫萨尔普斯堡。他自己的爸爸,也就是我的爷爷,是一位生意相当兴隆的商人,在萨尔普斯堡开了一家店,从干酪到铁丝网,简直什么都卖。
这番话我是在1984年写的,可我的这位爷爷,你信也好不信也好,生在1820年,就在威灵顿在滑铁卢打败拿破仑之后不久。我爷爷要是活到今天,应该是一百六十四岁了,我的爸爸也应该有一百二十一岁了。在孩子们看来,我爸爸和我爷爷都算是老祖宗了。
我爸爸十四岁那年,那是一百多年以前了,他爬上我们家屋顶去换一些松了的瓦片,滑了下来。他跌断了左臂,在胳膊肘下面。有人跑去请医生,半个小时以后,这位先生很神气地坐着马车醉醺醺地来了。他醉得错把断了的胳膊肘当做脱臼的肩头。“我们很快就让它归位!”他大叫道,还从街上叫来两个人帮忙拉。他指点他们抓住我爸爸的腰,而他抓住我爸爸断臂的手腕,叫道:“拉吧,伙计,拉吧!用足力气拉!”
一定痛得够呛!我爸爸狂叫,我爸爸的妈妈恐怖地看着这个场面,叫道:“住手!”可这时候我爸爸的一根断骨头已经从前臂的皮肤里突出来了。
这是1877年的事,矫形外科手术不能跟今天相比。他们就这样简单地把这条手臂从胳膊肘处切除,从此以后我爸爸只好用他的另一条手臂了。幸亏他失去的是左臂,一年一年下来,他好歹渐渐学会了用右手的四个指头和大拇指做他想做的一切事情。他系鞋带和我们一样快,至于切盘子上的食物,他把餐叉的底边磨得锋利,这样,这把叉子又当刀使又当叉子用。他用一个小皮套把他的天才发明工具装起来,随身带着。他曾经说,失去一条手臂只给他造成一个严重不便,那就是不能切去煮蛋的顶。
我爸爸比他的弟弟奥斯卡大一岁左右,他们异常地亲密,离开学校不久,他们一起长途旅行,计划他们的未来。他们认为,在挪威这样一个小国家,像萨尔普斯堡这样一个小城是没有办法发财的。因此他们一致认为必须去一个大国家,要么英国要么法国,那里发财的机会不可胜数。
他们的父亲,一个近七英尺高的和蔼可亲的巨人,缺少他两个儿子那种魄力和雄心壮志,他不肯支持这个傻透了的主意。他不许他们去,结果兄弟两个离家出走,乘上一艘货轮去法国了。
他们从法国的加来去巴黎,在巴黎,他们商量好分手,因为他们都希望各自独立。奥斯卡叔叔去了大西洋岸边的拉罗歇尔,而我爸爸暂时留在巴黎。
这两兄弟怎样在异国开创全然不同的事业,各自又怎样发了财,这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