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最好的时光

2010-03-13 
市场价:¥18.00卓越价:¥15.30为您节省:2.70元 (85折) VIP 价:¥14.84 SVIP价:¥14.54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最好的时光 去商家看看
最好的时光 去商家看看

 最好的时光

  • 市场价:¥18.00
  • 卓越价:¥15.30为您节省:2.70元 (85折)
  • VIP 价:¥14.84 SVIP价:¥14.54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1人 评论打分
  • 5 颗星:
  • (1)
  • 4 颗星:
  • (0)
  • 3 颗星:
  • (0)
  • 2 颗星:
  • (0)
  • 1 颗星:
  • (0)看全部1篇评论  (1篇用户评论 | 写评论)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码:245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
    ·ISBN:7208063419
    ·条形码:978720806341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本散文集的作者是剧作家王丽萍,近10年来已创作了不少电影电视剧本,其中电视剧《错爱一生》和《婆婆、媳妇、小姑》均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王丽萍善于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上不同层面的人,并在她的笔下自然地表现和流露。

      丽萍的散文随笔,以现代女性独具的视角,以平民的生活视角,从都市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涓流中,汲取诗情,寻觅画意。她的作品没有经天纬地的宏大叙事,不是纵横捭阖列论历史兴衰,但是,她的作品却是感动人心的。她用她的真诚来感悟人生,探索人生,使她的文章充满了昂扬的生命力,洋溢着美好的人格智慧,同时又蕴含了真性情、真境界、真品味,自有其存在的美学价值。她的抒写亲情之作,写得真挚,动人,深情,充满了温馨的暖意……
    作者简介   王丽萍,出生在杭州。中国作协会员。1986年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当过军人、报社记者、电台夜间节目主持人。目前供职与上海电影集团公司,国家一级编剧。上海《新民晚报》、《上海一周》专栏作家。上海电视台《社会方圆》、《心灵花园》节目嘉宾。主要作品有散文集《一生总有一次爱》、《你的爱使我勇敢》、《我曾用心爱着你》,与人合作撰写长篇小说《岁月如歌》、《夫妻冤家》、《擦肩而过》、《2000年我们结婚》及电视连续剧剧本《岁月如歌》、《夫妻冤家》、《2000年我们结婚》、《我要结婚》、《擦肩而过》、《女人不麻烦》、《从台北到上海》、《绿色柔情》等。
    媒体推荐 书评
      我以为,丽萍的散文主题,就是呼唤美好的人性,寻觅善的品性,追求爱的真谛……她文章的语言,有个性,有声音,有色彩,信笔所至,洒脱自如。明白,朴素,晓畅,然而又不失机智、调皮和轻松。虽然有时她的文章还真不大固守既定的语法规则,但读这样的文章不累人,且有着审美的快乐。               ——顾骧
    编辑推荐   本散文集的作者是剧作家王丽萍,近10年来已创作了不少电影电视剧本,其中电视剧《错爱一生》和《婆婆、媳妇、小姑》均获得了很高的收视率。王丽萍善于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上不同层面的人,并在她的笔下自然地表现和流露。
    目录
    序·有个性和声音的文字
    1. 我写《错爱一生》
    2. 最好的时光
    3. 春烂漫
    4. 一杯入魂
    5. 当我遇到你
    ……
    文摘 书摘
                我写《错爱一生》
      我写的20集电视剧《错爱一生》在中央电视台8套播出了,央视的收视率达到6.66,收视份额为18.09,位列2005年央视8套收视率的第二……我真的没有想到!喜悦的同时,不由忆起创作这部戏的某个起因。
      五年前吧,我随先生的家人来到老家,正是寒冬,天气非常冷。我们请当地的村民抬一些祭品到祖父祖母的坟前,没有想到,过来帮忙的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穿着很旧的棉袄,袖管和胳膊肘都被磨得发亮。我问:为什么没有小伙子?回答是年轻人都上城里打工去了,现在留守在村里的,都是老人、女人和孩子了。
      那个下午,我一直呆在村子里,坐在草垛边上晒太阳……在我对面的地方,也坐着一个女人,她大约五十开外的年纪吧,在那里织毛衣。偶尔间,她也抬眼看看我,并不说话,笑也是淡淡的,不易察觉的,却是很笃定的从容,神态里有几分不卑不亢的坚持。我很想跟她说话,站起来,走到她面前时,她抓起毛线,进屋去了。
      后来,村里的人告诉我,那人是知青,当年大家都争着吵着赶着要回城里的时候,她已经嫁给了当地的农民,生了四个孩子,她不可能也不会回去了。若干年后,她也曾带着她的农民丈夫厂细纱虎子回娘家,家人让他们住招待所,给了一些钱和旧衣服后说:“如果你一个人回来,我们还可以接受,可你现在……”女人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娘家。
      我离开那个村子的时候,正是晚上。汽车摇摇晃晃地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开着,我把头靠在车的玻璃窗上,看外面星星点点的灯火,隐隐约约出没在黑暗里,一下子,心里是紧紧的。想到阳光下的那个女人,与世无争地织着毛衣,她就这样度过她的一生。如果时间可以回头,生命可以重来,她的人生又该是如何继续呢?
      常常觉得,一生的一线之隔,对每个人都有着非凡的难言的意义。有的路,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有的话,我们说得言不由衷;有的事,我们做得无可奈何;有的爱,我们只能默默承受……可那些做错的事,爱错的人,还可以重来吗?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常常想着这个女人,想着她的时候,心里总是无端地痛,无言地疼。我知道,这是我创作的一个“梗”,在我的心里存着,随着时光的流逝,它在我心里慢慢扩大,渐渐膨胀,一点点地侵占我的情感……2003年,当我坐在电脑前,突然觉得,我要写一个故事,写一个一辈子都老老实实一心要做好人的女人,却因为她刹那间的一念之差,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我
    ……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