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庄子》动词配价研究

2010-03-13 
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码:57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100062705/9787100062701 ·条形码:9787100062701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庄子》动词配价研究 去商家看看
《庄子》动词配价研究 去商家看看

 《庄子》动词配价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码:57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100062705/9787100062701
·条形码:978710006270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庄子>动词配价研究》内容简介:配价语法是近年来新引进的一种西方语法理论,但是国内语法学界对这种语法理论的理解并不一致,而且还有不少我们自己添加的新见解。这不是坏事,既然是借鉴,就应该允许我们对国外的理论根据汉语的特点各取所需,也可以加以改造,关键是要通过实践来加以验证是否适用于汉语这样一种没有显性语法形态标志的语言。国光同志为了探索一种适用于古汉语研究的语法框架,下大工夫运用配价语法的理论穷尽地分析了《庄子》全文,这非常难得。他的成果给验证配价语法对汉语语法的适用程度提供了实际语言材料的例证和统计数据,并且有了这样经过初步分析的语料,古汉语语法学界进一步的探讨就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有实实在在的语言事实摆在那里,可以相互切磋,深入探讨。因此,不管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下这样的工夫是值得的,也是符合中国语言学的务实、求真的优秀传统的。如果有更多的人来做这样的事情,那么那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尴尬局面也许就可以终结,汉语语法研究就可以有突破性的重大收获。
编辑推荐 《<庄子>动词配价研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目录

序二
上编:《庄子》动词配价研究
一 《庄子》动词配价研究概说
1.配价研究综述
1.1 配价语法和格语法
1.2 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
2.配价的基本概念
2.1 语义角色
2.2 动词的语义特征
2.3 动词的配价
2.4 词项
2.5 关于《庄子》动词配价的描写
二 《庄子》一价动词及其相关句式
1.引言
2.《庄子》一价动作动词及其相关句式
2.1 概说
2.2 一价动作动词的句式分布
2.3 一价动作动词的再分类
2.4 一价动作动词及其非配价语义角色
2.5 句式转换
3.《庄子》一价状态动词及其相关句式
3.1 概说
3.2 一价状态动词的句式分布
3.3 一价状态动词的再分类
3.4 句式转换
4 一价动作动词与一价状态动词的差异
4.1 语义特征及配价语义角色的差异
4.2 与非配价语义角色联系的差异
4.3 派生句式的差异
4.4 介词标记的差异
5.一价动词的临时增价
附录
一价动作动词(词项)词表(264个)
一价状态动词(词项)词表(231个)
三《庄子》二价动词及其相关句式
(一)《庄子》二价单向动作动词及其相关句式
1.引言
2.“处置”类动词
3.“涉及”类动词
4.“浮舍”类动词
5.“沉徙”类动词
6.“注”类动词
7.结语
(二)《庄子》二价双向动作动词及其相关句式
1.引言
2.“处置”类动词
3.“涉及”类动词
4.“致使”类动词
5.“意使”类动词
6.“居止”类动词
7.“位移”类动词
8.结语
(三)《庄子》二价状态动词及其相关句式
1.引言
2.《庄子》二价单向状态动词及其相关句武
3.《庄子》二价双向状态动词及其相关句式
4.结语
(四)《庄子》关系动词及其相关句式
1.引言
2.相似动词
3.判断动词
4.存在动词
5.结语
附录
《庄子》二价单向动作动词(词项)词表(66个)
《庄子》二价双向动作动词(词项)词表(900个)
《庄子》二价单向状态动词(词项)词表(48个)
《庄子》二价双向状态动词(词项)词表(70个)
《庄子》关系动词(词项)词表(9个)
四《庄子》三价动词及其相关句式
(一)《庄子》“转让”类动词及其相关句式
1.引言
2.外向转移动词
3.内向转移动词
4.外向转移动词与内向转移动词的比较
5.余论
(二)《庄子》三价非“转让”类动词及其相关句式
1.引言
2.“称呼”类动词
3.“放置”类动词
4.“协同”类动词
5.“比较”类动词
6.“以为”类动词
7.“变成”类动词
8.“致使”类动词
9.结语
附录
三价转让类动词(词项)词表(44个)
三价非转让类动词(词项)词表(22个)
五《庄子》准价动词及其相关句式
1.准价与准价动词
……
下编:《庄子》动词配价词典
表格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英文目录
后记
……
序言 语法研究一直是我国语言研究的重点和热门。但是从1898年马建忠的《马氏文通》问世以来,历经一百多年无数先辈和时贤的努力直到今天,汉语语法却始终众说纷纭,始终没有一种多数人能认可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语法理论和语法体系,这实在是非常令人遗憾的现实。我国语言学界的前辈一直恪守乾嘉朴学传统,重视语言事实的描写,这应该说是十分正确的,因为任何研究,对事实的观察和描写都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理论、方法和体系方面,从一开始就不得不借鉴西方语言学的成果。前人借鉴西方的语法理论、方法、体系,都不是简单的模仿、抄袭、照搬,而总是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修正、调整,甚至改造;今人也一样,因为西方语法理论和体系是在有形态的西方语言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汉语则是典型的非形态语言,无法拿过来就用。因此,汉语语法之所以至今还没有一个多数人能认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体系,也是因为我们至今参考的语法理论、分析方法和体系都是有形态标志的语言的语言理论、方法和体系。西方语法学家学派众多,过几年就出现一种新的理论和体系,但是正由于有明确的形态标志,所以在句法的根本分析问题上从来就意见比较一致,从来不发生哪是主语、哪是宾语意见不一致的问题。
文摘 插图:


上编:《庄子》动词配价研究
一 《庄子》动词配价研究概说
《(庄子)动词配价研究》采用和改造了泰尼埃尔(LucienTesnifire)的配价语法理论,吸收了菲尔墨(C.J.Fillmore)格语法的合理内核,以词项为单位,对《庄子》中的动词进行了全面的、量化的描写和分析;并以配价为基础,对《庄子》中的动词进行分类,研究各类动词的语义特征、配价结构、基本句式、派生句式,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撰写出《(庄子)动词配价词典》;在此基础上,最终归纳出各类动词及其语义角色的句法配位格式和配位规则。
1.配价研究综述
1.1 配价语法和格语法
1.1.1 配价语法
“价”(Valence)最早是一个化学术语,用以描述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其他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能办。语言学借用这个术语,主要用来描述动词和名词性成分之间的组配关系,其中:动词居于核心地位,是支配性成分,名词依附于动词,是从属性成分。一个动词能支配几个名词性成分,就说这个动词是几价动词。
后记 (Lucien TesnIere,亦翻译为特思尼耶尔)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创立的。
在我国,率先将“价”的概念引入汉语语法研究的是朱德熙先生(当时他用的是“向”这个术语)。朱先生于1978年发表的《“的”字结构和判断句》一文中第一次运用配价理论发现并总结出了“动词性成分+的”形成的“的”字结构的歧义指数……为汉语语法研究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运用配价语法理论研究现代汉语成为汉语学界的热点之一。然而,在古代汉语语法研究领域却很难见到谈论配价的文章。原因显而易见。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二者性质不同。现代汉语是正在使用的活的语言,而古代汉语则是一种已经死去了的古代文献语言。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