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抗日战争在总参谋部:一位作战参谋的历史回眸

2010-03-1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页码:425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50654380X ·条形码:978750654380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抗日战争在总参谋部:一位作战参谋的历史回眸 去商家看看
抗日战争在总参谋部:一位作战参谋的历史回眸 去商家看看

 抗日战争在总参谋部:一位作战参谋的历史回眸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页码:425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1月
·ISBN:750654380X
·条形码:978750654380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杨迪,抗日战争时期曾在总参谋部一局(作战局)任作战参谋。总参谋部一局是中央军委指挥作战的最重要的机构,毛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战略方针、战略意图,都是通过一局具体贯彻实施的。书中回顾了许多他亲身经历的,鲜为人知的战争决策和指挥内情。真实而又生动的赢余了在抗日战争中,党中央、毛主席和中央军委首长,在政治上军事上的英明正确的决策和指挥艺术。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总参谋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奋斗,努力工作,刻苦学习,克服各种困难,及时掌握研究国内外战局发展变化,向中央军委提出战略战役上的意见与建议,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所做出的贡献。这部著作为深入研究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最高作战指挥机关的历史,提供了一份真实可靠的史料。


作者简介 杨迪,现年79岁,沈阳军区原参谋长、当年任志愿军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亲身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并参加了我志愿军统帅部的决策及战争指挥的全过程,是少数健在抗美援朝战争权威的历史见证人之一。他在《在志愿军司令部 的岁月里》一书中,回顾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战役决策的情景,料真实可信,极其珍贵。杨迪同志注重军事理论的学习、研究,也注意总结亲身经历的战争经验,这方面的著述颇多,受到好评,有些已被党史、军史部门采用。离休后曾担任沈阳军区学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第四野战军战史编写领导小组成员。这次撰写此书,他以75岁高龄、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勤奋笔耕二百多个日日夜夜,有时通宵达旦,有时吃几粒药片坚持写作,洋洋30多万字,句句是历史的再现,字字包含一个老战士的辛勤汗水和心血。此书是他向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牺牲和逝世的老首长和老战友的一份凝重的祭礼,是为庆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45周年奉献的一颗赤诚的心。
杨迪同志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编写领导小组。他注重军事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也注重总结亲身经历的战争实践经验。自1998年以来,他先后撰写的《在志愿军司令部的岁月里》和《创造渡海作战的奇迹》出版以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这次撰写此书,他是抱着强烈的对历史负责的精神,不顾年老多病,用颤抖的手,亲白书写成的。


媒体推荐 书评
该书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党中央、毛主席和中央军委首长在政治军事上的英明正确的决策和指挥艺术。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总参谋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所做出的贡献。



目录
卷首语
第一章 延安王家坪,这个神秘又神圣的地方
第二章 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迫使日本改变了侵略中国的战略方针。一局根据战争形势的变化,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党中央适时地制定了新的战略方针
第三章 1939年,国民党蒋介石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1940年,我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了“百团大战”
第四章 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第五章 一局对日本侵略军是“北进”,还是“南进”的战略动向,作出了正确的判断,适时向中央军委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第六章 抗日战争严重困难时期,华北华中敌后的情况。根据情况的发展变化,一局及时提出了几项重要的意见与建议
第七章 抗日战争从相持阶段向战略反攻的转变,一局严密掌握战局的发展变化。国民党蒋介石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一局适时提出向河南、向湘粤边、向苏浙边敌后进军的建议
第八章 抗日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一局为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命令,为我军在敌后展开战略反攻和挺进东北,更加紧张、繁忙地工作
第九章 一局给苏联斯大林元帅与美国罗斯福总统,标绘我军坚持敌后抗日战争况图。一局负责接待来延安访问的中外记者团,和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
第十章 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军司令部工作开始走向正规化建设的发展时期,一局经受住了战争的严格考验,圆满地完成了中央军委、总参谋部所赋予的任务
第十一章 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积极努力地参加适安大生产运动
第十二章 参加延安整风学习运动
第十三章 随叶剑英参谋长先赴重庆,后赴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
第十四章 延安,抗日的灯塔,革命的熔炉,铸造了延安精神
写完后的话
……
文摘 插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