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9787564005351 ·条形码:9787564005351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CorelDRAW实用教程 |
 |
|
 |
CorelDRAW实用教程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24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8月
·ISBN:9787564005351
·条形码:978756400535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计算机类
内容简介 《CorelDRAW实用教程》全面而详细地介绍了矢量图形制作软件CorelDRAW的使用,重点介绍了软件中各种工具的操作方法和使用技巧。《CorelDRAW实用教程》共分10章,内容涉及CorelDRAW使用的各个方面,从CorelDRAW使用的基础知识讲起,介绍了绘图工具的使用、造型编辑工具的使用、文本工具的使用、交互式工具的使用以及位图与位图特效工具的使用等内容。
《CorelDRAW实用教程》内容翔实,结构清晰,语言流畅,操作步骤简捷实用,可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院校相应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专业人员的参考读本。
目录 第1章 CorelDRAW基础知识
1.1 概述
1.1.1 CorelDRAW12的安装环境
1.1.2 启动与退出CorelDRAWl2
1.2 CorelDRAW12的工作界面
1.2.1 标题栏
1.2.2 菜单栏
1.2.3 标准栏
1.2.4 工具箱
1.2.5 属性栏
1.2.6 标尺
1.2.7 辅助线
1.2.8 网格
1.2.9 绘图工作区
1.2.10 页面
1.2.11 泊坞窗
1.2.12 颜色栏
1.2.13 状态栏
1.3 corelDRAW12的工作环境设置
1.3.1 页面设置
1.3.2 视图设置
1.3.3 色彩设置
1.4 CorelDRAw12的基本操作
1.4.1 新建图形
1.4.2 打开图形
1.4.3 保存图形
1.4.4 打开多窗口图形文件
1.4.5 导入导出文件
习题
第2章 绘图工具¨
2.1 使用各种绘图工具
2.1.1 矩形工具
2.1.2 椭圆工具
2.1.3 手绘工具
2.1.4 贝塞尔工具
2.1.5 艺术笔工具
2.1.6 钢笔工具
2.1.7 多点线工具
2.1.8 3点曲线工具
2.1.9 交互式连线工具
2.1.10 尺度工具
2.1.11 多边形工具
2.1.12 图纸工具
2.1.13 螺旋形工具
2.1.14 工具设置
2.2 基本形状工具
习题
第3章 造型编辑工具
3.1 形状工具
3.1.1 节点
3.1.2 移动节点
3.1.3 移动线段
3.1.4 增加节点
3.1.5 删除节点
3.1.6 结合两个节点
3.2 刻刀工具
3.2.1 将一条开放曲线分割成两段曲线
3.2.2 将曲线任意两点间的线段由曲线变直线
3.2.3 将闭合曲线内分割成开放曲线
3.2.4 将闭合曲线分割成两条独立的闭合曲线
3.2.5 将闭合曲线分割成两条合并的闭合曲线
3.2.6 修复位图
3.3 橡皮擦工具
3.3.1 擦除开放曲线
3.3.2 将闭合曲线擦除为闭合曲线
3.3.3 将闭合曲线擦除为两条闭合曲线
3.4 涂抹笔刷工具
3.5 粗糙笔刷工具
3.6 自由变换工具
3.6.1 自由旋转和复制图形对象
3.6.2 自由角度镜像和复制图形对象
3.6.3 自由扭曲和复制图形对象
习题
第4章 轮廓与填充
4.1 使用轮廓工具
4.1.1 设置对象轮廓
4.1.2 轮廓颜色对话框
4.2 使用填充工具
4.2.1 标准填充
4.2.2 渐变填充方式
4.2.3 图案填充
4.2.4 底纹填充
4.2.5 PostScript底纹填充
4.3 使用交互式填充工具
4.3.1 交互式填充工具
4.3.2 交互式网格填充工具
习题
第5章 交互式工具
5.1 使用交互式调和工具
5.1.1 调和的3种基本形式
5.1.2 调和中的旋转和回路
5.2 使用交互式轮廓图工具
5.2.1 轮廓偏移效果
5.2.2 设置轮廓偏移
5.3 使用交互式变形工具
5.3.1 推拉变形
5.3.2 拉链变形
5.3.3 扭曲变形
5.3.4 进一步变形
5.3.5 随机变形
5-3.6 平滑变形
5.3.7 局部变形
5.3.8 中心变形
5.3.9 清除变形
5.4 使用交互式封套工具
5.4.1 添加封套
5.4.2 编辑封套节点
5.4.3 封套的工作模式
5.4.4 映射模式
5.4.5 复制封套属性
5.5 使用交互式立体化工具
5.5.1 设置立体化类型和灭点
5.5.2 立体化旋转
5.5.3 立体化光源的运用
5.5.4 立体化颜色的运用
5.5.5 立体倾斜的运用
5.6 使用交互式阴影工具
5.6.1 阴影透视类型
5.6.2 阴影羽化
5.6.3 阴影透明度
5.6.4 阴影颜色
5.7 使用交互式透明工具
5.7.1 无透明度
5.7.2 标准透明度
5.7.3 渐变透明度
5.7.4 图样透明度
5.7.5 底纹透明度
5.7.6 冻结透明度
习题:
第6章 组织和管理对象
6.1 对齐和分布对象
6.1.1 对齐对象
6.1.2 分布对象
6.2 改变对象的顺序
6.3 对象的整形
6.3.1 简化的使用
6.3.2 焊接、修剪和相交的使用
6.4 对象的群组与合并
6.4.1 群组、取消群组和取消全部群组
6.4.2 结合和分离¨
6.5 对象的锁定与解锁
习题
第7章 使用文本
7.1 创建文本
7.1.1 创建美术文本
7.1.2 创建段落文本
7.2 选择文本
7.2.1 选择全部的文本对象
7.2.2 选择文本中的单个字符
7.3 编辑文本
7.3.1 设置文本的字体和字号
7.3.2 使用“格式化文本”对话框来设置下划线等
7.3.3 更改英文文本中字母的大小写
7.3.4 调整文本的字符间距、行间距以及段落间距
7.3.5 设置段落文本的首字下沉和缩进
7.3.6 对齐文本
7.3.7 简单编辑文本
7.3.8 为段落文本添加项目符号
7.3.9 创建文本分栏
7.4 文本的特殊编辑
7.4.1 使文本适合路径
7.4.2 将文本填入框架
7.4.3 使段落文本环绕图形
7.4.4 给文本添加封套效果
7.4.5 给文本添加立体化效果
7.4.6 在文本中添加特殊符号
7.4.7 对文本应用样式
7.4.8 不同文本间的相互转换
7.5 文本的链接
7.5.1 文本链接
7.5.2 将段落文本框链接到对象上
7.5.3 链接不同页面上的段落文本框
习题
第8章 编辑位图
8.1 位图处理
8.1.1 导入位图
8.1.2 转换为位图
8.1.3 编辑位图
8.1.4 颜色模式
8.1.5 膨胀位图
8.1.6 位图颜色遮罩
8.2 位图特效
8.2.1 三维效果滤镜
8.2.2 艺术笔触滤镜
8.2.3 模糊滤镜
8.2.4 相机滤镜
8.2.5 颜色变换滤镜
8.2.6 轮廓图滤镜
8.2.7 创造性滤镜
8.2.8 扭曲化滤镜
8.2.9 杂点滤镜
8.2.10 鲜明化滤镜
8.2.11 外挂滤镜
习题
第9章 页面设置及打印输出
9.1 页面设置
9.1.1 设置页面大小
9.1.2 设置标签
9.1.3 设置版面
9.1.4 设置背景
9.1.5 添加页面框架
9.1.6 隐藏或显示页面边界
9.1.7 对开页面
9.2 页面辅助工具的设置
9.2.1 设置标尺
9.2.2 设置网格
9.2.3 设置辅助线
9.3 选择视图模式
9.3.1 简单线框模式
9.3.2 线框模式
9.3.3 草稿模式
9.3.4.普通模式
9.3.5 增强模式
9.4 打印预览
9.4.1 在预览窗口中移动和缩放对象
9.4.2 使用缩放工具预览图形
9.4.3 选择图形的预览颜色
9.4.4 预览颜色分色
9.5 打印前的准备
9.5.1 打印设置
9.5.2 在对象管理器中控制图形的打印
9.6 打印选项的设置
9.6.1 打印文件
9.6.2 打印平铺图像
9.6.3 以灰度形式打印
9.6.4 以数据块的形式打印位图
9.7 多页面文档的管理
9.7.1 选择页面
9.7.2 给页面重新命名
9.8 创建颜色分色
9.8.1 选择颜色选项
9.8.2 设置图像的底片和镜像图像
9.8.3 应用颜色捕捉
9.8.4 选择打印其他信息
习题
第10章 综合实例制作
10.1 倒影字
10.2 珍珠字
10.3 茸毛字
10.4 动感文字
10.5 水彩效果
10.6 查找边缘效果
10.7 果汁盒
10.8 台灯
10.9 草莓
10.10 商标设计
习题
……
序言 计算机高职高专教育发展非常迅速,在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对本科人才的需求。高职高专这个层次有自己的特殊性,学习时间较短,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在教学要求上,既要有相当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能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在培养这个层次人才过程中,突出的矛盾之一是缺乏合适的教材,合适的教材既要高于中专层次,又不同于本科教材。
根据高职计算机专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特点,这套教材在注重系统性、科学性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了实用性和操作性,将重点讲述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方法。按照由浅人深的教学原则,把各册教材的内容分割成若干个模块,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力求通俗而不肤浅,深入而不玄奥。对重点概念、重要的操作技能,力争讲深讲透。
本教材在内容安排上,以培养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线,构造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从计算机应用需求出发,进行理论教学,强调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密切结合,尤其突出实践体系与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训环节的教学;教材编写力求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概念清楚、实用性强、通俗易懂、前后相关课程有较好的衔接。与本科教材相比,本套教材在培养学生的应用技能上更有特色。和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本系列教材具有如下优势:
1.自成体系:本系列教材覆盖了计算机基础教学各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其中既包括所有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也包括适用于各专业的软、硬件基础知识;既包括基本概念、方法与规范,也包括计算机应用开发的工具与环境。
2.内容先进:注重将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适当地引入教学中来,保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3.讲解到位:讲透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在写法上力求叙述详细,算法具体,通俗易懂,便于自学。
4.理论结合实际: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本套教材贯彻从实际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许多技术理论结合实例讲,以便于学习和理解。
文摘 2.使用3点椭圆工具
使用3点椭圆工具可以通过确定3个点的位置,来绘制任意大小的椭圆形,绘制椭圆形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单击工具箱中的“3点椭圆工具”按钮,当光标变成十字形附带椭圆工具图标的标志时在适当的位置按下鼠标左键。
②在绘图工作区中选定一个位置,单击鼠标左键确定一个点,再按住鼠标任意拖动。这时绘图界面上将会出现一条倾斜直线可以确定椭圆形的方向,确定好方向后松开鼠标固定椭圆形的第2个点,如图2-17所示。
③以这两个点确定的一条直线为对称轴可以绘制任意大小的椭圆形,大小适合后,单击鼠标左键确定,将得到所要绘制的椭圆形,如图2.18所示。
利用属性栏可以对椭圆形进行各种编辑,如将圆形变成扇形、弧形,或者任意调整扇形或弧形的角度,修改其轮廓的粗细、样式等。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