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教材 >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

2010-03-13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60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ISBN:9787532547548 ·条形码:978753254754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 去商家看看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 去商家看看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页码:60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4月
·ISBN:9787532547548
·条形码:978753254754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初版于一九六二年,全书由朱束润主编。初版上编由朱东润负编辑总责,并与王运熙看过全稿;分任注释工作的有下列诸同志:先秦部份:《诗经》,章培恒;《尚书》,蒋天枢;《左传》、《国语》,朱东润;《战国策》,朱东润、章培恒、韩兆琦;先秦诸子,王欣夫、顾易生、李庆甲;屈原赋,顾易生;宋玉赋,章培恒、李庆甲;神话,丁锡根。秦汉部份:辞赋,王运熙、顾易生;诗歌,李庆甲;《过秦论》、《论贵粟疏》、《报任少卿书》,蒋天枢;《史记》,郑权中、顾易生;其它秦汉散文,顾易生、章培恒、韩兆琦。三国两晋南北朝部份:辞赋、散文,徐鹏、顾易生;诗歌,徐鹏;小说,李庆甲、梅运生。这次再版对全书作了修订,由主编朱东润主持,并由陈谦豫协助主编工作。参加上编修订的有上海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学院和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的黄立新、骆正深、郑畏民、王培焯、丁锡根、陈怀良、施绍文、叶盼云、骆玉明、倪长康等同志。朱束润、王运熙、陈谦豫看过上编修订稿的全文。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目录
再版说明
先秦部份
一、诗歌
诗经(二十五首)
国风(十六首)
关雎(1)
卷耳(2)
芣苜(3)
谷风(3)
载驰(5)
氓(6)
伯兮(8)
黍离(9)君
子于役(10)
伐檀(10)
硕鼠(11)
蒹葭(12)
无衣(13)
月出(13)
七月(14)
东山(17)
小雅(五首)
采薇(18)
黄乌(20)
节南山(20)
雨无正(23)
何草不黄(25)
大雅(二首)
绵(25)
生民(27)
周颂(二首)
噫嘻(30)
丰年(31)

二、散文
(一)历史散文
尚书(二篇)
无逸(32)
秦誓(35)
左传(十篇)
曹蒯论战(38)
齐伐楚盟于召陵(39)
宫之奇谏假道(41)
晋公子重耳之亡(43)
晋楚城濮之战(49)
烛之武退秦师(56)
秦晋壳之战(57)
郑败宋师获华元(61)
知偿对楚王间(63)
郑子产相国(64)
国语(二篇)
邵公谏弭谤(67)
勾践灭吴(68)
战国策(八篇)
苏秦始将连横(74)
邹忌讽齐威王纳谏(77)
冯谖客孟尝君(78)
赵威后间齐使(81)
庄辛说楚襄王(82)
鲁仲连义不帝秦(85)
触聋说赵太后(88)
唐且为安陵君劫秦王(91)

(二)诸子散文
论语(四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93)
楚狂接舆章(95)
艮沮桀溺耦而耕章(95)
子路从而后章(96)
孟子(五篇)
齐桓晋文之事章(98)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102)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103)
鱼我所欲也章(108)
民为贵章(109)
荀子(一篇)
劝学篇(111)
墨子(三篇)
兼爱上(118)
非攻上(119)
公输(120)
庄子(三篇)
逍遥游(123)
养生主[节录](129)
肚箧(130)
韩非子(五篇)
内储说上[节录](135)
外储说左上[节录](135)
外储说右上[节录](137)
难一[节录](138)
五蠹(138)
吕氏春秋(一篇)
察今(148)

三、辞赋和古代神话
(一)辞赋
屈原赋(七篇)
离骚(151)
九歌[湘君](165)
[湘夫人](166)
[山鬼](168)
[国殇](169)
九章[涉江](170)
[哀郢](172)
宋玉赋(三篇)
九辩[节录](175)
风赋(178)
对楚王问(181)
苟卿赋(二篇)
成相篇[节录](183)
赋篇[节录](184)

(二)古代神话
山海经(四则)
精卫填海(186)
夸父逐曰(186)
鲧禹治水(187)
黄帝擒蚩尤(187)
[附]淮南子(三则)[女娲补天](188)
[后羿射曰](188)
[共工怒触不周山](189)

秦汉部份(一)
一、辞赋
买谊赋(一篇)
鹏乌赋(190)
枚乘赋(一篇)
七发(194)
司马相如赋(二篇)
子虚赋(208)
上林赋(215)
班彪赋(一篇)
北征赋(231)
张衡赋(一篇)
归田赋(235)
趟壹赋(一篇)
刺世嫉邪赋(237)

二、诗歌
乐府民歌(十四首)
战城南(240)
有所思(241)
上邪(241)
江南(242)
平陵东(242)
陌上桑(242)
东门行(244)
饮马长城窟行(245)
妇病行(246)
孤儿行(247)
白头吟(248)
十五从军征(249)
上山采蘼芜(249)
焦仲卿妻[并序](250)
梁鸿诗(一首)
五噫歌(258)
张衡诗(一首)
四愁诗(259)
辛延年诗(一首)
羽林郎(261)
古诗十九首(十二首)
行行重行行(263)
今日良宴会(263)
西北有高楼(264)
涉江采芙蓉(265)
明月皎夜光(265)
冉冉孤生竹(266)
庭中右奇树(266)
迢迢牵牛星(267)
回车驾言迈(267)
孟冬寒气至(268)
客从远方来(268)
明月何皎皎(269)
古诗(九首)
步出城东门(270)
长歌行(270)
旧题《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良时不再至](271)
[嘉会难再遇](271)
[携手亡河梁](271)
旧题《苏子卿诗》四首[骨肉缘枝叶](272)
[黄鹄一远别](272)
[结发为夫妻](273)
[烛烛晨明月](273)

秦汉部份(二)
三、散文
李斯文(一篇)
谏逐客书(275)

贾谊文(三篇)
过秦论[上、中、下](279、283、286)
鼌错文(一篇)
论贵粟疏(289)

司马迁文(七篇)
项羽本纪[节录](293)
陈涉世家(312)
留侯世家(319)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录](329)
魏其武安侯列传(335)
李将军列传[节录](349)
报任少卿书(357)

班固文(二篇)
苏武传(367)
杨胡朱梅云传[节录](376)

王符文(一篇)
实边(384)

仲长统文(一篇)
理乱篇(389)

三国两晋南北朝部份
一、辞赋
王粲赋(一篇)
登楼赋(394)
曹植赋(一篇)
洛神赋(397)
陶渊明辞(一篇)
归去来兮辞[并序](403)
鲍照赋(一篇)
芜城赋(406)
江淹赋(一篇)
别赋(409)
庾信赋(二篇)
小园赋(413)哀江南赋[序](419)

二、诗歌
孔融诗(一首)
杂诗(424)
曹操诗(五首)
蒿里行(425)
短歌行(426)
苦寒行(426)
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427)
[神龟虽寿](428)
……
三、散文
四、小说
……
文摘 【解题】这是写怀人而愁思的诗,共分四章。《文选》录此诗,前有序文云:“张衡不乐久处机密(当时做太史令,掌管天文玄象,所以称机密),阳嘉(汉顺帝年号)中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法度,又多豪右并兼之家。衡下车(到任),治威严,能内察属县,奸猾行巧劫,皆密知名,下吏收捅,尽服擒。诸豪侠游客悉惶惧逃出境。郡中大治,争讼息,狱无系囚。时天下渐弊,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依(“依”字据胡克家《文选考异》增入)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雾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据(后汉书.张衡传),衡曾受宦官的谗毁)。”这序文不是张衡所作,而是后人编集张衡诗文时依据有关历史资料写成的。其中认为本诗是寄托作者伤时忧世的看法,大致上是可信的。
我所思兮在太山[1],欲往从之梁父艰[2]。侧身东望涕沾翰[3]。美人赠我金错刀[4],何以报之英琼瑶[5]。路远莫致倚逍遥[6],何为怀忧心烦劳[7]?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