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职场 >

支柱型员工(让老板器重的5个关键能力)

2010-03-13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科技术出版社 ·页码:18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 ·ISBN:7530434179 ·条形码:978753043417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支柱型员工(让老板器重的5个关键能力) 去商家看看
支柱型员工(让老板器重的5个关键能力) 去商家看看

 支柱型员工(让老板器重的5个关键能力)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科技术出版社
·页码:187 页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
·ISBN:7530434179
·条形码:978753043417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员工因为价值而存在。你对于公司的价值是什么?
  现代化公司不存在不创造价值的员工。不同的员工为公司创造不同的价值,公司才有可能生存。要成为支柱型员工,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自己对公司的价值,失去了这个基础,就基本上没有存在于公司的理由了,人力资源主管会问:你还在这里干吗?
  被问到这个问题很痛苦,是不是?那么,在他问你之前,创造你的价值!
  本书凝聚了各行各业的支柱型员工职场体会;相信读完此书,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成为支柱型员工必须拥有两个基础: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如果说物质基础是你创造了价值,比如说你给公司带来了大笔的收入;那么你通过自己的业绩获得了尊重,这就是精神基础。
  创造了价值,你基本上可以在公司生存下去;获得了尊重,你可以在公司更好地生存。只有具备了这两个基础,你才能真正成为支柱型员工。

媒体推荐 书评
成为支柱型员工必须拥有两个基础: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如果说物质基础是你创造了价值,比如说你给公司带来了大笔的收入;那么你通过自己的业绩获得了尊重,这就是精神基础。 创造了价值,你基本上可以在公司生存下去;获得了尊重,你可以在公司更好地生存。只有具备了这两个基础,你才能真正成为支柱型员工。
成为支柱型员工必须拥有两个基础: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如果说物质基础是你创造了价值,比如说你给公司带来了大笔的收入;那么你通过自己的业绩获得了尊重,这就是精神基础。 创造了价值,你基本上可以在公司生存下去;获得了尊重,你可以在公司更好地生存。只有具备了这两个基础,你才能真正成为支柱型员工。

编辑推荐   员工因为价值而存在。你对于公司的价值是什么?
  现代化公司不存在不创造价值的员工。不同的员工为公司创造不同的价值,公司才有可能生存。要成为支柱型员工,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自己对公司的价值,失去了这个基础,就基本上没有存在于公司的理由了,人力资源主管会问:你还在这里干吗?
  被问到这个问题很痛苦,是不是?那么,在他问你之前,创造你的价值!
  本书凝聚了各行各业的支柱型员工职场体会;相信读完此书,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忠诚能力
第一节 忠诚就是能力
忠于职守
理性对待跳槽
忠诚为成功铺路
第二节 像老板一样思考
理解万岁
与老板同风雨
同情老板
热爱老板
第三节 视服从为天职
服从第一
服从是美德
服从的要领
第四节 让感恩成为动力
心怀感激
感谢工作
感谢老板
积极面对
第五节 做老板眼中的优秀员工
职业化
核心竞争力
少说多做
追求进步
第二章 创造价值能力
第六节 出色的执行力
重视执行力
工作合理化
无条件执行
让执行成为文化
第七节 优秀的协作力
重视团队沟通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不合作必失败
合作要循循善诱
第八节 无限的创造力
创新改善你的工作
日常工作更需创新
让创新成为性格
激发你的创造力
第九节 敬业与热情
表现你的敬业
敬业给你机会
释放你的热情
热情就是力量
第十节 没有任何借口
放弃借口
敢于接球
帮人是帮己
第三章 创造影响力
第十一节 做个受欢迎的人
受欢迎的举止
信赖感赢得人心
宣传自己
第十二节 培养健康心态
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控制自己的情绪
好心态带来成功
第十三节 与公司共同成长
为公司贡献自我
成为实干型员工
第十四节 赢得尊重
用精神赢得尊重
以仁德取得尊重
利人才能利己
工作获得尊重
第十五节 从优秀到卓越
保持自我
积极主动
完美自己
坚忍超越
第四章 发展能力
第十六节 善于突破瓶颈
职业生涯的瓶颈
打破瓶颈超越自己
走出失败的阴影
放眼未来突破瓶颈
第十七节 坚持不断学习
坚持终身学习
在工作中学习
学习是生存之本
学习是一种能力
第十八节 进行自我管理
策划人生方向
真正了解自己
培养责任心
学会自我管理
第十九节 拓宽职业道路
突破障碍
学会放弃
秀出你自己
把握未来
第二十节 养成良好习惯
立即行动
武装自己
积极思考
养成良好习惯
第五章 适应能力
第二十一节 进入工作角色
培养主人翁意识
自动自发地工作
恰当提出你的建议
造就资本不断进取
第二十二节 善于和上司相处
表达你的赞美
批评幽默化
向上司学习
理解上司意图
第二十三节 掌握职业礼仪
学会欣赏
仪态大方
坦诚待人
距离是美
第二十四节 提高工作效率
每天完成预定目标
集中精力高效工作
简化带来高效率
第二十五节 与同事携手共进
适度交往
携手共进
注重细节
放低姿态


……
文摘 书摘
  有人年轻气盛,心态容易不平衡,便生出许多牢骚、抱怨和不满。他们无法专注于工作,也得不到领导的青睐、同事的认同,挫折感油然而生,而这又加剧了心中的不平衡。他们因此愤而跳槽,但换了职业以后,发现并不如原先想的那么中意,不经意间又产生了“对岸的景色很美”的感受,宝贵年华就这样蹉跎而去。
  深思熟虑的职业变换,本无可厚非,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乃人之常情。但如果一个人频繁地跳槽,而每一次跳槽,职业地位、收入、工作乐趣及经验等方面并没有多大改善,那么,就应该考虑一下,是不是因为自己所站的立场不同,产生了“对岸的景色很美”的错觉?
  在许多情况下由于观察者所站的角度不同,经常会产生自己对工作不满,而别人还心生羡慕的这种看似矛盾的情形。这就像那句诗所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自己的工作所牵涉的利害关系非常具体,对工作艰辛的感受是真实的,自己的期望与职业现实的差距往往无意中被夸大……使我们根本没有心思去体会、去热爱眼前的这个平台,而他人的工作距离我们却有足够的“审美空间”;我们所能看见的是他们“成功”的一面,而他人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挫折等对我们来说就不那么真实具体,常常被我们视为挑战、视为美。
  如果到“对岸”的目的是获得更高的薪水(这是大多数情况),那么一定要擦亮眼睛,正如阿尔伯特·哈伯德所讲的那样,工作中有比薪水更重要的。为了薪水而工作,虽然目的非常明确,但是往往到了“对岸”还会有“对岸”的“对岸”,千万提防短期的利益蒙蔽了心智,使我们看不清未来发展的道路,结果使得我们即便日后奋起直追,振作努力,也无法超越。我们更应当注意的是发展自己的技能,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升自己的个人魅力……能力比金钱重要得多。如果一个人总是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资而大伤脑筋的话,他将无法看到或看清工资背后可能获得的成长机会,无法从中得到除了薪水以外更重要的东西。
  如果到“对岸”的目的是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你认为在公司里没有得到自己所期盼的东西,所以对此很是失望。你要做的是两件事,第一,自问一下,你是否曾经付出了?第二,“对岸”的公司在什么条件下为你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一个古老的传说,讲述一位口渴难耐的旅行者来到沙漠中的一口井前。井壁上贴有一张便条,向路人说明附近埋了一个水瓮,可以用来引水。便条上写着:收受之前先付出。于是,摆在旅行者面前有两种选择: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