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真题分析与实战模拟(2010年新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27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010084815/9787010084817 ·条形码:9787010084817 ·版本:第1版 ·装帧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面试真题分析与实战模拟(2010年新版) |
 |
|
 |
面试真题分析与实战模拟(2010年新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27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010084815/9787010084817
·条形码:978701008481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面试真题分析与实战模拟(2010年新版)》在编写过程中,以“结构化面试”为主,针对面试“能力”测试的特点,通过对近年来中央机关及很多省区市试题的归纳分析,分章详细介绍了“结构化面试”这五类试题答题要求、基本类型、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对面试前的准备和面试的语言技巧和非语言技巧也有专章介绍。
“知识需要学习,能力需要训练”,在做到知己知彼以后,实战模拟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应试者“所想的”和其实际“说出来”的,可能会差异很大。为此,《面试真题分析与实战模拟(2010年新版)》第十二章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9年成套考题及其精解提供了“实战模拟”的平台,第十三章又提供了六套实战模拟试题。应试者在考试前,可根据这些成套试题组成“模拟考场”,实战演练,以提前感知失败,及时予以纠正,取得较好成绩。
编辑推荐 《面试真题分析与实战模拟(2010年新版)》是公务员录用考试实战宝典。
目录 第一章 公务员面试概述
第一节 公务员面试的测评要素及类型
一、公务员面试的测评要素
二、公务员面试的类型
第二节 公务员面试的特点及作用
一、公务员面试的特点
二、公务员面试的作用
三、2009年中央机关公务员面试新特点与发展趋势
第二章 结构化面试概述
第一节 结构化面试测评要素及试题类型
一、公务员通用能力要求
二、结构化面试测评要素
三、测评要素与试题类型
第二节 结构化面试题本结构与评分标准
一、结构化面试题本结构
二、结构化面试评分标准
第三节 结构化面试的流程
一、结构化面试组织流程
二、应试者参试流程
第三章 综合分析能力类试题分析与真题精解
第一节 题型阐释与应对策略
一、题型阐释
二、应对策略
三、解题技巧与答题套路
四、试题分类及备考策略
第二节 历年经典真题分类解析
一、社会热点类
二、格言类
三、故事与漫画类
第三节 历年经典真题巩固训练
第四章 人际交往能力类试题分析与真题精解
第一节 题型阐释与应对策略
一、题型阐释
二、应对策略
三、解题技巧与答题套路
第二节 历年经典真题分类解析
一、与领导相处类
二、与同事相处类
三、与下属相处类
四、与亲朋好友相处类
第三节 历年经典真题巩固训练
第五章 计划、组织、协调能力类试题分析与真题精解
第一节 题型阐释与应对策略
一、题型阐释
二、应对策略
三、解题技巧与答题套路
第二节 历年经典真题分类解析
一、计划组织类
二、人事协调类
第三节 历年经典真题巩固训练
第六章 应对变化与自我控制能力类试题分析与真题精解
第一节 题型阐释与应对策略
一、题型阐释
二、应对策略
三、解题技巧与答题套路
第二节 历年经典真题分类解析
一、突发事件类
二、编故事类
三、现场谈话类
四、即兴演讲类
第三节 历年经典真题巩固训练
第七章 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匹配性试题分析与真题精解
第一节 题型阐释与应对策略
一、题型阐释
二、应对策略
三、解题技巧与答题套路
第二节 历年经典真题分类解析
一、求职动机类
二、工作态度类
三、个人背景类
第三节 历年经典真题巩固训练
第八章 自我介绍类试题分析与真题精解
第一节 题型阐释与应对策略
一、题型阐释
二、应对策略
第二节 历年经典真题分类解析
第三节 历年经典真题巩固训练
第九章 无领导小组讨论概述与真题精解
第一节 无领导小组讨论概述
第二节 无领导小组讨论组织程序及评分规则
第三节 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解题技巧及注意事项
第十章 公务员面试准备与技巧
第一节 公务员面试准备
一、仪表准备
二、资料准备
三、心理准备
第二节 公务员面试技巧
一、言语技巧
二、非言语技巧
三、应变技巧
四、结束面试技巧
五、面试基本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 公务员面试相关政策与规定
材料一国家公务员基本认知与常识
材料二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
材料三国家公务员录用面试暂行办法
材料四国务院工作部门面试考官资格管理暂行细则
材料五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
材料六公务员录用体检表
材料七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检项目和标准
材料八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
材料九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实施规则
材料十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
第十二章 最新面试真题成套演练
一、2009年1月21日外交部面试题
二、2009年2月8日中央机关面试题
三、2009年2月8日安徽省银监分局面试题
四、2009年2月9日中央机关面试题
五、2009年2月10日中央机关面试题
六、2009年2月11日教育部面试题
七、2009年2月11日海关总署面试题
八、2009年2月11日广州海关面试题
九、2009年2月12日中央机关面试题
十、2009年2月12日海关总署面试题
十一、2009年2月12日文化部面试题
十二、2009年2月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银监局面试题
十三、2009年2月13日中央机关面试题
十四、2009年2月14日海关总署面试题
十五、2009年2月14日文化部面试题
十六、2009年2月15日中央宣传部面试题
十七、2009年2月15日民政部面试题
十八、2009年2月22日山东省国家税务局面试题
十九、2009年2月23日吉林省国家税务局面试题
二十、2009年3月6日辽宁省国家税务局面试题
第十三章 公务员录用考试面试成套实战模拟
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二
模拟试题三
模拟试题四
模拟试题五
模拟试题六
……
文摘 插图:

(4)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即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和谐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协调,这是矛盾的同一性第一种情形的体现;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矛盾双方相互渗透以及相互转化的趋势。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的相互贯通性,最深刻地体现了对立面之间的内在的统一性。建设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体现了促进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面转化,这是矛盾统一性第二种情形的体现。
2.认识论
(1)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与理念,表明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是一种理论创新。实践是在认识指导下的实践,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获得良好的效果。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与理念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体现了上述道理。
3.价值观
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在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民各尽其能”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各得其所”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4.唯物史观
(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所以,人类在社会历史进程中应该坚持一切依赖于人,一切为了人,一切以人民群众为本。
(2)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统一的过程。社会进步归根结底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其出发点和立足点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3)地理环境或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它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成为社会存在的构成要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人口生产和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上同时存在并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