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359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 ·ISBN:7030128753 ·条形码:9787030128751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
 |
|
 |
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359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
·ISBN:7030128753
·条形码:9787030128751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黑山峡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是黄河上游尚未开发的重要河段。《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采用大陆动力学和系统工程地质学的观念,以活动断裂带内岩体的地震动力破坏为主线,用大量勘测资料对比了大柳树和小观音两坝址的区域构造稳定性和岩体质量;并从松动岩体和潜在震源区内建高坝大库的地震安全方面系统地研究了黑山峡河段开发中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
《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研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不仅是有关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重大工程地质问题的学术专著,而且提出了岩体地震动力破坏和潜在震源区内重大工程地震安全问题,可供工程地质、岩石力学、地震工程等多学科的科技人员、高校师生和相关部门人士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黄河黑山峡河段工程地质勘察研究简况
1.1 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方式论证历史沿革
1.1.1 黄河黑山峡概况
1.1.2 黑山峡河段开发任务与开发方案
1.1.3 黑山峡河段开发方案论证历史沿革
1.2 小观音坝址工程地质
1.2.1 2工程地质勘察
1.2.2 工程地质研究
1.2.3 工程地质条件概要
1.3 大柳树坝址工程地质
1.3.1 工程地质勘察
1.3.2 2工程地质科研
1.3.3 工程地质条件概要
1.4 黑山峡河段开发方式论证的焦点与重大地质问题
1.4.1 黑山峡河段开发方式争论的焦点
1.4.2 对大柳树坝址地质问题的不同认识
1.4.3 黑山峡河段开发方式论证中的重大地质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小观音和大柳树两坝址区域构造稳定性对比
2.1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概述
2.1.1 引言
2.1.2 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内容
2.1.3 黑山峡两坝址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概况
2.2 黑山峡河段区域构造背景
2.2.1 黑山峡河段区域构造背景
2.2.2 小观音坝址外围区域构造稳定性环境
2.2.3 大柳树坝址外围区域构造稳定性环境
2.3 小观音坝址区域构造稳定性
2.3.1 小观音坝址区域构造特征
2.3.2 小观音坝址区域断层活动性
2.4 黑山峡出口段第四纪地质
2.4.1 南山台子第四纪地层划分
2.4.2 孟家湾一供水二所之间洪积台地形成时代
2.4.3 黄河阶地的划分及时代确定
2.5 大柳树坝址区域构造稳定性
2.5.1 古浪一中卫一同心活动逆冲推覆断裂带结构
2.5.2 大柳树坝址区域断层活动性
2.6 小观音和大柳树两坝址区域构造稳定性对比
2.6.1 小观音和大柳树两坝址区域构造稳定性对比
2.6.2 小浪底与大柳树两坝址区域构造稳定性对比
附:大柳树坝址区断层年龄测定结果汇总
参考文献
第3章 小观音和大柳树两坝址岩体质量对比
3.1 概述
3.1.1 水电工程岩体质量评价
3.1.2 两坝址岩体质量对比可行性
3.1.3 岩体质量对比的原则和方法
3.2 大柳树坝址的岩体质量
3.2.1 岩体结构
3.2.2 岩体弹性波特征
3.2.3 岩体变形性质
3.2.4 工程岩体分级与地下洞室围岩分类
3.3 小观音坝址的岩体质量
3.3.1 岩体结构
3.3.2 岩体弹性波特征
3.3.3 岩体变形性质
3.3.4 工程岩体分级与地下洞室围岩分类
3.4 大柳树与小观音两坝址的岩体质量对比
3.4.1 勘探平硐宏观变形破坏特征
3.4.2 两坝址岩体质量统计资料比较
3.4.3 大柳树与小浪底岩体质量对比
3.5 结语
参考文献
第4章 大柳树松动岩体的区域分布
4.1 大柳树松动岩体特征
4.1.1 大柳树松动岩体的提出
4.1.2 大柳树松动岩体的基本特征
4.1.3 对大柳树松动岩体的再认识
4.2 大柳树坝址区松动岩体分布
4.2.1 大柳树枢纽区左岸的松动岩体分布
4.2.2 大柳树枢纽区右岸的松动岩体分布
4.2.3 大柳树枢纽河床区的岩体松动情况
4.2.4 大柳树坝址Ⅳ线、Ⅶ线两岸的松动岩体
4.3 米粮营坝址的松动岩体
4.3.1 米粮营坝址工程地质条件概要
4.3.2 米粮营坝址岩体松动特征
4.3.3 松动岩体分布范围
4.4 烟洞梁地裂缝与松动岩体
4.4.1 烟洞梁地裂缝的基本特征
4.4.2 烟洞梁北侧采空区电阻率测试
4.4.3 地裂缝成因简要分析
4.4.4 烟洞梁地裂缝研究的启示
4.5 大柳树松动岩体的区域分布特点
4.5.1 松动岩体区域分布的判别标志
4.5.2 大柳树松动岩体分布特点
4.5.3 大柳树松动岩体分布与其成因
参考文献
第5章 大柳树松动岩体的渗透特性
5.1 大柳树坝址水文地质
5.1.1 水文地质
5.1.2 钻孔压水试验
5.2 灌浆试验
5.2.1 1场地灌浆试验
5.2.2 2场地灌浆试验
5.2.3 灌浆试验的启示
5.2.4 松动岩体的渗透性评价
5.3 松动岩体中软弱层带的渗透特性
5.3.1 软弱层带的分布规律与特征
5.3.2 室内渗透试验
5.3.3 软弱层带渗透变形的产生条件
5.3.4 软弱层带渗透变形临界水力坡降
5.3.5 软弱层带的渗透特性评价
5.4 大柳树高坝渗漏问题分析
5.4.1 概述
5.4.2 坝基渗漏条件分析及计算
5.4.3 右岸绕坝渗漏条件分析及计算
5.4.4 右岸邻谷渗漏条件分析及计算
5.5 大柳树高坝渗流数值模拟
5.5.1 渗流分析模型及有限元数值计算
5.5.2 渗流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计算
5.6 大柳树坝区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
5.6.1 渗流与应力的相互作用关系
5.6.2 渗流场与应力场耦合分析的数学模型
5.6.3 计算结果与分析
5.7 大柳树高坝方案渗透和渗漏问题探讨
5.7.1 灌浆试验成果简析
5.7.2 渗漏问题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 强烈地震极震区岩土体破坏与地震动特征
6.1 引言
6.2 强烈地震极震区的岩土体破坏
6.2.1 典型震例
6.2.2 强烈地震极震区现场考察
6.2.3 强烈地震极震区岩体破坏特点及影响因素
6.3 强烈地震极震区地震动实例
6.3.1 概述
6.3.2 典型地震震例简介
6.3.3 脉冲型近场地震动记录
6.4 强烈地震极震区的竖向地震作用与震害
6.4.1 极震区的竖向地震作用现象
6.4.2 竖向地震动记录及相关研究
6.4.3 竖向地震分量的衰减关系
6.5 强烈地震极震区的地震动特征
6.5.1 极震区与近场
6.5.2 强烈地震极震区内的地震动特征
6.5.3 极震区地震动的影响因素
6.6 强烈地震极震区的地下工程震害
6.6.1 通过活断层的隧道破坏
6.6.2 唐山地震开滦煤矿震害
6.6.3 地下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
参考文献
第7章 大柳树松动岩体的成因机制探讨
7.1 对大柳树松动岩体的认识
7.1.1 松动岩体定义与岩体松动的物理本质
7.1.2 关于大柳树坝址不存在大范围松动岩体的认识
7.1.3 关于大柳树坝址不存在大范围松动岩体认识中的问题
7.2 大柳树松动岩体成因的地质分析
7.2.1 大柳树坝址的特殊地质现象
7.2.2 现代强震区岩体破坏与松动
7.3 大柳树松动岩体成因机制探讨
……
第8章 大柳树建高坝大库的安全问题
图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