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企管 >

跨文化管理

2010-03-12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2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30220540X/9787302205401 ·条形码:9787302205401 ·版本:第2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跨文化管理 去商家看看
跨文化管理 去商家看看

 跨文化管理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32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30220540X/9787302205401
·条形码:9787302205401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文化治理丛书

内容简介 《跨文化管理》以生动翔实的案例,恬淡幽默的语言,阐述了国家与民族文化差异在个体的工作态度、沟通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显性表现,探讨了文化理念对企业的战略导向、组织架构、制度建立的深刻影响。在充分介绍世界最前沿跨文化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跨文化沟通和谈判中可能出现的陷阱,跨文化团队建设的艰辛,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以及全球化职业旅程的酸甜苦辣。与此同时,《跨文化管理》更着重讨论文化的融合、文化多元的益处和培养全球化经理人的良方。
《跨文化管理》作者有20年的跨文化工作和生活经历。其独到的文化视角和写作风格,给我们平时观察和体验到的文化冲突提供了理性加感性的注解。《跨文化管理》对我们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对企业如何应对全球化挑战具有深刻启示。
作者简介 陈晓萍,美国伊利诺大学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博士,现任美国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终身教授和组织管理系主任。在此之前,她曾是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商学院的教授。陈晓萍教授的学术研究涉及很多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主要的研究课题包括跨文化管理、个体和群体决策、领导学、商业谈判、创业者的激情,及中国人的关系等等。她的学术论文曾发表于全球顶尖的管理学杂志的副主编,也是《跨文化管理》、《平衡——工作和生活的艺术》、《幸福的决定因素》、《组织和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等中文书籍的作者。
媒体推荐 全球化时代,企业的员工来自多元化的文化背景,如何管理多元文化背景的员工队伍,是企业管理者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陈晓萍教授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管理学家,她游学于中西文化之间,在跨文化管理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建树。本书融最新理论与鲜活案例为一体,深入浅出,是我所见到的最适合中国读者的优秀教材。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 张维迎
陈晓萍教授是目前世界上跨文化管理研究领域最杰出的学者之一,在世界一流期刊上发表了很多论文。本书是作者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非常精彩。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名华人学者,本书在严谨的学术研究基础上,融入了作者对中西文化的对比和思考,非常适合中国学生的学习。
  ——南京大学管理学院院长,管理学教授 赵曙明
编辑推荐 《跨文化管理》:透切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文化智商(CQ),预测他人行为,指导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凝聚作者20年跨文化工作和生活经历,像小说一样引人入胜的EMBA教材。
《跨文化管理》内容
1.生动翔实的案例
2.引人入胜的练习和角色模拟
3.电影中的跨文化知识
4.跨文化交往的危险区域
5.跨文化团队建设的艰辛
6.跨文化沟通和谈判中可能出现的陷阱
7.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
8.全球化职业旅程的酸甜苦辣
最前沿跨文化管理理论
文化理念对企业的战略导向,组织架构,制度建立的深刻影响
文化融合、文化多元的益处和培养全球化经理人的良方
《跨文化管理》适合
MBA,EMBA教材
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本科生教材
政府及企业相关培训
希望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高工作和学习的竞争力及适应能力的各类人士
目录
第1部分 文化与管理
第1章 文化的含义,文化如何影响管理
1.1 文化的定义
1.2 关于文化的两个常用比喻
1.2.1 洋葱的比喻:文化层次论
1.2.2 民族社会文化与公司文化
1.2.3 文化的冰山比喻
1.3 文化的正态分布
1.4 文化与管理的关系
1.4.1 文化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关系
1.4.2 文化对组织架构设置的影响
1.4.3 文化对企业制度建立和执行的影响
1.4.4 文化对领导和员工行为的影响
本章结语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跨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践
2.1 克拉克洪和斯乔贝克的6大价值取向理论
2.2 郝夫斯特的文化维度理论
2.2.1 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
2.2.2 权力距离
2.2.3 不确定性规避
2.2.4 事业成功与生活质量
2.2.5 长期一短期导向
2.3 蔡安迪斯的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理论
2.3.1 个体对自我的定义
2.3.2 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的相对重要性
2.3.3 个人态度和社会规范决定个体行为时的相对重要性
2.3.4 完成任务和人际关系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
2.3.5 个体对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区分程度
2.3.6 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理论新进展:水平一垂直个体主义一集体主义
2.4 强皮纳斯的文化架构理论
2.4.1 普遍主义一特殊主义
2.4.2 中性一情绪化
2.4.3 关系特定一关系弥散
2.4.4 注重个人成就一注重社会等级
2.5 舒华兹的十大价值/需要导向理论
本章结语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 用跨文化理论解读中外影片
3.1 新加坡影片《小孩不笨》(2002)
3.1.1 集体主义文化
3.1.2 权力距离
3.1.3 事业成功导向
3.1.4 长期导向
3.2 美国影片《我的肥大希腊婚礼》(2002)
3.2.1 对希腊文化的强烈自豪感和爱国主义
3.2.2 父权主义、男尊女卑
3.2.3 家庭至上、热情洋溢的文化导向
3.3 印度影片《名字的故事》(2007)
3.3.1 人和自然的关系:内控还是外控
3.3.2 长期的事业一成功导向
3.3.3 家族集体主义
3.3.4 权力距离高,崇拜权威
3.4 美、日战争影片《硫磺岛来信》(2006)
3.4.1 文化的正态分布
3.4.2 情绪中性化
3.4.3 搭建文化桥梁
3.5 法国影片《朱古力》(2000)
3.5.1 自主、刺激、享乐主义还是传统、遵从、安全第
3.5.2 规矩和自由
3.6 中国电视连续剧《奋斗》(2007)
3.7 日本影片《让我们起舞?》(1995)
3.8 李安的电影《喜宴》(1993)
3.9 法国影片《天使爱美丽》(2001)
3.10 意大利影片《影院天堂》(1989)
3.11 墨西哥影片《浓情朱古力》(1997)
3.12 印度影片《雨季婚礼》(2002)
本章结语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窘4章 跨文化沟通
4.1 什么是跨文化沟通
4.2 口头语言沟通的跨文化差异
4.2.1 直接与婉转
4.2.2 插嘴与沉默
4.2.3 高语境与低语境
4.2.4 联想与抽象
4.3 用跨文化理论分析跨文化对话
4.3.1 对话一:请病假
4.3.2 对话二:写报告
4.4 非口头语言沟通的跨文化差异
4.4.1 语音语调
4.4.2 目光接触
4.4.3 空间距离.
4.4.4 手势,触摸,身体导向
4.5 跨文化沟通理论的新发展——CSIS
4.5.1 人际关系在沟通中的角色
4.5.2 时间在沟通中的角色
4.5.3 空间在沟通中的角色
4.6 沟通的另一面——倾听的文化差异
4.6.1 倾听文化
4.6.2 对话文化和数据文化
4.7 沟通中的权力差距
4.7.1 电影《椅子的寓言》分析
4.7.2 案例分析:走向地狱之路
本章结语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 跨文化谈判
5.1 跨文化谈判
5.1.1 练习:角色模拟——跨文化商业谈判
5.1.2 模拟谈判的观察和感悟
5.1.3 谈判风格的跨文化差异
5.1.4 谈判过程的跨文化差异
5.1.5 谈判中语言沟通技巧运用的文化差异
5.1.6 谈判中非言语沟通行为的文化差异
5.2 如何取得跨文化谈判的双赢
5.2.1 成功跨文化谈判者的个体特征
5.2.2 成功的跨文化谈判技巧
本章结语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2部分 文化的融合
第6章 打造优秀的跨文化团队
第7章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
第3部分 培养全球化经理人
第8章 全球化经理人的文化底蕴
第9章 全球化经理人的职业旅程
附录 小测验答案
……
序言 一转眼,距离本书的第一次出版已经过去了将近4年的时间。4年来我收到来自全球各地的读者的反馈,特别是一些读者因为看了这本书后,来信说转行专门从事跨文化领域的研究和学习,让我非常感动。出版社编辑也告诉我,这本书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多次重印,看来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如今即使你从不踏出国门,也将难免和来自其他国家的企业或个人进行合作和竞争。
这种趋势势不可挡,使得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在我看来,人类未来的竞争将会从以前的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变成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因为企业的国家属性已经越来越淡薄,而企业的全球性和个性则越来越鲜明。
一个公司(企业)要具有竞争力,在世界市场(包括本国市场和外国市场)上取胜,所需要具备的一个关键能力就是整合协作。仔细观察,在世界经济舞台上长袖善舞的企业,多半靠的不是其核心科技、祖传秘方,甚至雄厚资产,而是一种突破国界、善于与各种公司协作的能力和具备这种协作能力的人才储备。
在全球供应链越伸越长的当今市场,具有跨文化知识和技能成为个体独特的竞争优势。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帮助你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使你成为文化浪尖上的成功舞者,在帮助你所工作的公司(企业、组织)在全球市场上获得竞争力的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摘 插图:


第1部分文化与管理
第1章文化的含义,文化如何影响管理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著名的《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写道:“《圣经》告诉我们上帝用了六天时间创世,在第七天休息。而使世界变平当然用了更长的时间,它是十项重大事件—— 政治、技术创新,以及公司全球化事件……协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在此过程中,我们一天也不得休息。”(2006,p.50)。弗里德曼所指的10大事件包括:①柏林墙的倒塌和Windows的升起;②因特网的诞生;③标准工作程序软件的出现;④图文上传下载的可能;⑤在全球范围内外包的兴起;⑥代工的盛行;⑦全球物流供应链的形成;⑧产品服务内包的萌芽;⑨网上信息搜索的开启;⑩无线、数字化、个人化、虚拟化工具仪器的出现。因为这些事件的发生,今天的世界与昨天的世界已有本质的不同,而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经济事务中壁垒的不断消除,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东欧国家、印度向全世界开放市场以及欧盟的形成等都是典型的例子。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全球信息的共享,以及全球产品和服务供应链的形成,使全人类的命运因此更加息息相关。
在一个变平的世界里要竞争生存、要取胜成功,必须对整个世界范围内各国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这一点对于企业和个人都适用。从企业的角度,如果你在国外拥有分公司,产品和服务销往国外,那么,你就必须对国外的消费者市场和文化品位有相当的认识。反过来,即使你还没有涉足国外市场,但要在本国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也必须对国外产品和品牌有相当的了解。因为,即使你不出国门,国外的企业也已经纷纷在你的家门口开起了工厂,卖起了它们的商品。你若要超越它们,不了解它们的商业战略经又如何可能?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就更是如此。如果你在外国公司工作,熟谙公司的文化传统、人脉关系、交往潜规则是理所应当;但就是你在国内私营企业工作,如果你熟知与你在同一产品服务领域的外国公司的运作策略和营销手段,又何尝不是你能够在职业发展上平步青云的资本?原来在微软工作过的唐骏之所以能被国内的民营企业(盛大、新华都)高价聘请,难道不是他对国际化企业运作有经验和知识的结果?
综上所述,跨文化管理学科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全球化经济迫使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和群体在一起工作和学习,让产品被不同习俗的人群所接受和使用。对许多跨国公司的管理人员来说,跨文化管理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