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电子与通信 >

信号与线性系统

2010-03-12 
基本信息·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38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560615589 ·条形码:9787560615585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信号与线性系统 去商家看看
信号与线性系统 去商家看看

 信号与线性系统


基本信息·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387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560615589
·条形码:978756061558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21世纪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信号与线性系统”是高等学校本科电子、信息、控制及通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不仅是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必修课,而且也是不少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
《信号与线性系统》是专门针对高等学校电子、信息、控制及通信类专业而编著的本科生教材,共分11章,主要内容包括信号、系统、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系统周期信号的实频域分析、连续系统非周期信号的实频域分析、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连续系统的模拟与稳定性分析、离散信号与离散系统分析、连续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双端口网络和系统综合概述。全书共有例题140余道。
从内容的广度上看,《信号与线性系统》不但基本涵盖了当前国内外一些经典教材的所有内容,而且还略有补充; 从内容的深度上看,《信号与线性系统》与当前国内外一些经典教材大致相当。就风格而言,《信号与线性系统》在内容的编排、叙述和插图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经过教师适当摘选,《信号与线性系统》也适用于大专学生的教学,同时也可作为研究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信号
1.1 信号的概念
1.2 信号的分类
1.2.1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
1.2.2 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1.2.3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1.2.4 确定信号与随机信号
1.3 基本连续时间信号
1.3.1 直流信号
1.3.2 正弦型信号
1.3.3 指数信号
1.3.4 符号信号
1.3.5 单位斜坡信号
1.3.6 单位阶跃信号
1.3.7 单位冲激信号
1.4 基本连续时间信号运算
1.4.1 算术运算
1.4.2 时移变换
1.4.3 翻转变换
1.4.4 尺度变换
1.4.5 信号作图
习题

第2章 系统
2.1 系统的概念
2.2 系统的状态
2.3 系统的分类
2.3.1 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2.3.2 常参数系统和时变参数系统
2.3.3 动态系统和非动态系统
2.3.4 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
2.3.5 因果系统和非因果系统
2.3.6 稳定系统和非稳定系统
2.3.7 集中参数系统和分布参数系统
2.4 系统模型
2.4.1 系统模型的概念
2.4.2 系统基本运算模型框图
习题

第3章 连续系统的时域分析
3.1 系统时域分析方法
3.1.1 经典解法
3.1.2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解法
3.1.3 微分算子与传输算子
3.2 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
3.2.1 冲激响应
3.2.2 阶跃响应
3.3 卷积积分及其应用
3.3.1 卷积积分的概念
3.3.2 卷积积分的性质
3.3.3 卷积积分在LTI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习题

第4章 连续系统周期信号的实频域分析
4.1 正交函数的概念
4.1.1 正交函数集
4.1.2 三角函数集
4.1.3 复指数函数集
4.2 傅里叶级数
4.2.1 函数的对称性与傅里叶系数的关系
4.2.2 傅里叶级数的指数形式
4.2.3 傅里叶级数的性质
4.3 频谱的概念与典型周期信号的频谱
4.3.1 频谱的概念
4.3.2 典型周期信号的频谱
4.4 周期信号作用下的系统分析
4.4.1 系统函数
4.4.2 周期信号激励下的系统响应
习题

第5章 连续系统非周期信号的实频域分析
5.1 傅里叶变换
5.1.1 傅里叶变换的概念
5.1.2 典型非周期信号的频谱
5.2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5.3 非周期信号作用下的系统分析
5.4 希尔伯特变换
习题

第6章 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6.1 拉普拉斯变换
6.1.1 拉普拉斯变换的引入
6.1.2 常用信号的拉普拉斯变换
6.1.3 拉普拉斯变换的性质
6.1.4 拉普拉斯逆变换
6.2 系统函数与复频域分析法
6.2.1 系统函数
6.2.2 复频域分析方法
6.3 采用拉氏变换解微分方程
6.4 电路的s域模型
习题

第7章 连续系统的模拟与稳定性分析
7.1 系统模拟
7.1.1 基本运算器
7.1.2 系统的框图模拟
7.1.3 系统的流图模拟
7.2 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7.2.1 系统的自然频率
7.2.2 系统的稳定性
7.2.3 系统函数H(s)的零、极点分析
7.2.4 系统稳定性的判定
习题

第8章 离散信号与离散系统分析
8.1 离散时间信号与基本离散时间信号
8.1.1 正弦序列
8.1.2 复指数序列
8.1.3 指数序列
8.1.4 单位阶跃序列
8.1.5 单位脉冲序列
8.2 离散信号的运算
8.2.1 四则运算
8.2.2 时移变换
8.2.3 翻转变换
8.2.4 累加和
8.2.5 差分
8.2.6 卷积和
8.3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
8.3.1 离散系统的描述
8.3.2 离散系统的时域经典分析法
8.3.3 离散系统的单位响应
8.3.4 离散系统的响应分解分析法
8.4 z变换
8.4.1 z变换的概念
8.4.2 z变换的性质
8.4.3 逆z变换
8.4.4 s域和z域之间的关系一
8.5 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
8.5.1 差分方程的z域解法
8.5.2 系统函数
8.6 离散系统的模拟与稳定性分析
8.6.1 离散系统的模拟
8.6.2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8.7 离散系统的频率特性
习题

第9章 连续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
第10章 双端口网络
第11章 系统综合概述
附录
参考文献
……
序言 “信号与线性系统”(以下简称“信号与系统”)是高等学校本科电子、信息、控制及通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不仅是本科生培养计划中的必修课,而且也是不少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因此,了解、掌握这门课程对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从课程内容上看,“信号与系统”与其说是一门专业课,不如说是一门具有专业特色的数学课更准确。所谓“信号”,实际上就是数学中的函数,不过赋予了“电压”、“电流”等物理意义罢了。而“系统”则可以看作为一个对信号(函数)具有某种变换(处理或运算)作用的“变换”(运算)模块。
  “信号与系统”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研究信号被一个给定系统变换前后之间的关系,或者说一个函数(也可能是多个函数)被一个运算模块处理前后之间的关系。在这里,变换前的信号被称为“输入”或“激励”,经过系统变换处理后的信号被称为“输出”或“响应”,或者说“激励”是原因,“响应”是结果。用数学概念描述的话,就是自变量(输入函数)通过模块(系统)运算,得到因变量(响应)。
文摘 插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