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

2010-03-12 
市场价:¥15.00卓越价:¥13.00为您节省:2.00元 (87折) VIP 价:¥12.61 SVIP价:¥12.35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 去商家看看
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 去商家看看

 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

  • 市场价:¥15.00
  • 卓越价:¥13.00为您节省:2.00元 (87折)
  • VIP 价:¥12.61 SVIP价:¥12.35
  •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
    共计价钱:¥37.00
    同时购买共计:¥29.5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页码:190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
    ·ISBN:7214003163
    ·条形码:978721400316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是美国著名汉学家史华兹研究近代中国哲学、政治思想史的一部具有较高声誉和广泛影响的著作。作者以其独具特色的角度和方法,使人们重新认识了作为一位迷人的西方思想评论家的严复。作者指出,严复站在未经历近代化变革的中国传统文化立场上,一下子就发现并抓住了欧洲著作中阐述的“集体的能力”这一主题,并在欧洲思想中至少发现了两方面的秘密,即充分发挥人们全部能力和将其导向为集体目的服务的公心。作者揭示严复思想的秘密及其得失的思路,对于我们深入研究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机制和渠道,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作者简介 本杰明·史华兹,生于1916年12月12日,卒于1999年11月14日。1960年起任哈佛大学教授,并以其博雅和睿智,在核校东亚中被尊称为“学者的学者”。除了作为其扛鼎之作的本书,还写有《中国的共产主义和毛的兴起》、《共产主义和中国:变动中的思想意识》、《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中国及其他》等。
    编辑推荐 《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为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之一。
    目录
    第一章 背景
    第二章 早年时代
    第三章 原则宣言
    一 思想领域
    二 行动领域
    第四章 西方智慧的源泉——《进化论与伦理学》
    一 媒介
    二 《天演论》
    第五章 《原富》
    第六章 《群己权界论》
    第七章 《法意》
    第八章 《社会通诠》
    第九章 《穆勒名学》
    第十章 对道家学说的沉思
    第十一章 晚年时代
    第十二章 结语
    注释
    后记
    ……
    序言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
    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文摘 事实上,我们在严复身上看到了一种现象的端倪,这种现象在随后的一代代留学生中一再发生。在被送出国去学习某些专业知识的留学生中,那些最富天才的,很少能够始终保持毫不旁鹜地研读既定专业的心态。与富强的东道国相比,中国那极其不能令人满意的整个现状不可避免地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向专业之外的普遍问题。他们对中国整个灾难现状的忧虑,常随个人前程的渺茫而进一步加强,这在下一代留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至于严复的情况,没有理由猜想他已预料到自己将来的个人前程必定多蹇,但他对全局问题的关注则是很明显的。他在朴次茅斯及29尔后在格林威治学航海学的成绩显然相当好,但并非为人们常说的那样,是那批人当中的翘楚。
    严复似乎是带着一个已使他入迷的问题到达英国的,这个问题构成了他所有观察、思索的基础。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个问题不是由他自己提出的,而早已是“洋务”派人士头脑里的一个大问号,严复也是这派人中的一分子。这个问题就是西方富强的秘密是什么,首先是英国富强的秘密何在?因为在1877年,英国已远远超过了富强的早期典型。正是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而不是闲逸的好奇心,引导严复热切地考察英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并且最终导致他全神贯注于当时英国的思想。
    也许是严复为了求得解答而热切探索的精神吸引了中国的第一个公使郭嵩焘。我们了解到,不管他们之间在地位上和年龄上相差多么悬殊,他们却经常在一起“论析中西学术异同,穷日夕勿休”。许多年后,严复在他的译著《法意》的按语中回忆道,经过几天旁听英国法庭的难忘日子后,他对郭说:“英国与诸欧之所以富强,公理日伸,其端在此一事”,并说公使对此深表赞同。
    后记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史华兹是当代知名的美国汉学家,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研究,先后出版有《严复与西方》(1964年),《中国共产主义与毛的兴起》(1964年)、《共产主义和中国——变动中的意识形态》(1968年)、《论五四运动》(1972年)等专著。《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是作者研究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一部力作。作者依据大量的中英文资料,阐述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严复的思想发展脉络,特别是将严复的思思想与以斯宾塞、赫胥黎、亚当·斯密、穆勒、孟德斯鸠等为代表的四方思想进行了认真的比较,具体地阐述了西方政治思想对19世纪末中国知识界的影响,论述了中西文化的复杂关系。
    本书出版后,曾几次再版,在欧美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认为对西方“了解中国近代史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对“一种文化影响另一种文化的渠道这一令人迷惑的复杂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该书早已受到我国学术界的注意,李泽厚等知名学者在著述、中都曾提到过。为了使我国读者及早得窥全豹,现据该书哈佛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3版全文译出。
    为了方便我国读者,译者增加了一些注释,为了便于读者查对,对书中引用的严复译著与诗文,大部分改以近年来王杭主编的《严复集》注明出处。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