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注解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出版集团,齐鲁书社 ·页码:40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9787533321697 ·条形码:9787533321697 ·版本:第1版 ·装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晏子春秋注解 |
 |
|
 |
晏子春秋注解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出版集团,齐鲁书社
·页码:40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9787533321697
·条形码:978753332169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齐鲁文化经典文库
内容简介 《晏子春秋注解》讲述了:晏子和《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录晏子言行的著作。刘歆《七略》、班固《汉书·艺文志》,列之于《诸子略》中的《儒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列之于《史部》中的《传记类》。它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历史散文,又是一部以传人为中心的轶事小说。
编辑推荐 《晏子春秋注解》为齐鲁书社出版。
目录 前言
刘向叙录
内篇谏上第一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
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谏第三
景公饮酒七日不纳弦章之言晏子谏第四
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第五
景公夜听新乐而不朝晏子谏第六
景公燕赏无功而罪有司晏子谏第七
景公信用谗佞赏罚失中晏子谏第八
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子谏第九
景公敕五子之傅而失言晏子谏第十
景公欲废适子阳生而立荼晏子谏第十一
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第十二
景公怒封人之祝不逊晏子谏第十三
景公欲使楚巫致五帝以明德晏子谏第十四
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晏子谏第十五
景公贪长有国之乐晏子谏第十六
景公登牛山悲去国而死晏子谏第十七
景公游公阜一日有三过言晏子谏第十八
景公游寒涂不恤死胔晏子谏第十九
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谏第二十
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第二十一
景公将伐宋瞢二丈夫立而怒晏子谏第二十二
景公从畋十八日不返国晏子谏第二十三
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晏子谏第二十四
景公所爱马死欲诛圉人晏子谏第二十五
内篇谏下第二
景公藉重而狱多欲托晏子晏子谏第一
景公欲杀犯所爱之槐者晏子谏第二
景公逐得斩竹者囚之晏子谏第三
景公以抟治之兵未成功将杀之晏子谏第四
景公冬起大台之役晏子谏第五
景公为长廉欲美之晏子谏第六
景公为邹之长涂晏子谏第七
景公春夏游猎兴役晏子谏第八
景公猎休坐地晏子席而谏第九
景公猎逢蛇虎以为不祥晏子谏第十
景公为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第十一
景公为泰吕成将以燕飨晏子谏第十二
景公为履而饰以金玉晏子谏第十三
景公欲以圣王之居服而致诸侯晏子谏第十四
景公自矜冠裳游处之贵晏子谏第十五
景公为巨冠长衣以听朝晏子谏第十六
景公朝居严下不言晏子谏第十七
景公登路寝台不终不悦晏子谏第十八
景公登路寝台望国而叹晏子谏第十九
景公路寝台成逢于何愿合葬晏子谏而许第二十
景公嬖妾死守之三日不敛晏子谏第二十一
景公欲厚葬梁丘据晏子谏第二十二
景公欲以人礼葬走狗晏子谏第二十三
景公养勇士三人无君臣之义晏子谏第二十四
景公登射思得勇力士与之图国晏子谏第二十五
内篇问上第三
庄公问威当世服天下时耶晏子对以行也第一
庄公问伐晋晏子对以不可若不济国之福第二
景公问伐鲁晏子对以不若修政待其乱第三
景公伐胜之问所当赏晏子对以谋胜禄臣第四
景公问圣王其行若何晏子对以衰世而讽第五
景公问欲善齐国之政以干霸王晏子对以官未具第六
景公问欲如桓公用管仲以成霸业晏子对以不能第七
景公问莒鲁孰先亡晏子对以鲁后莒先第八
景公问治国何患晏子对以社鼠猛狗第九
景公问欲令祝史求福晏子对以当辞罪而无求第十
景公问古之盛君其行如何晏子对以问道者更正第十
景公问谋必得事必成何术晏子对以度义因民第十二
景公问善为国家者何如晏子对以举贤官能第十三
景公问君臣身尊而荣难乎晏子对以易第十四
景公问天下之所以存亡晏子对以六说第十五
景公问君子常行曷若晏子对以三者第十六
景公问贤君治国若何晏子对以任贤爱民第十七
景公问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对以先行义第十八
景公问忠臣之事君何若晏子对以不与君陷于难第十九
景公问忠臣之行何如晏子对以不与君行邪第二十
景公问佞人之事君何如晏子对以愚君所信也第二十一
景公问圣人之不得意何如晏子对以不与世陷乎邪第二十二
景公问古者君民用国不危弱晏子对以文王第二十三
景公问古之莅国者任人如何晏子对以人不同能第二十四
景公问古者离散其民如何晏子对以今闻公令如寇仇第二十五
景公欲和臣亲下晏子对以信顺俭节第二十六
景公问得贤之道晏子对以举之以语考之以事第二十七
景公问臣之报君何以晏子对报以德第二十八
景公问临国莅民所患何也晏子对以患者三第二十九
景公问为政何患晏子对以善恶不分第三十
内篇问下第四
景公问何修则夫先王之游晏子对以省耕实第一
景公问桓公何以致霸晏子对以下贤以身第二
景公问欲逮桓公之后晏子对以任非其人第三
景公问廉政而长久晏子对以其行水也第四
景公问为臣之道晏子对以九节第五
景公问贤不肖可学乎晏子对以勉强为上第六
景公问富民安众晏子对以节欲中听第七
景公问国如何则谓安晏子对以内安政外归义第八
景公问诸侯孰危晏子对以莒其先亡第九
晏子使吴吴王问可处可去晏子对以视国治乱第十
吴王问保威强不失之道晏子对以先民后身第十一
晏子使鲁鲁君问何事回曲之君晏子对以庇族第十二
鲁昭公问鲁一国迷何也晏子对以化为一心第十三
鲁昭公问安国众民晏子对以事大养小谨听节(俭)[敛]第十四
晏子使晋晋平公问先君得众若何晏子对以如美渊泽第十五
晋平公问齐君德行高下晏子对以小善第十六
晋叔向问齐国若何晏子对以齐德衰民归田氏第十七
叔向问齐德衰子若何晏子对以进不失忠退不失行第十八
叔向问正士邪人之行如何晏子对以使下顺逆第十九
……
内篇杂上第五
内篇杂下第六
外篇第七
外篇第八
附录
……
序言 一、晏子和《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录晏子言行的著作。刘歆《七略》、班固《汉书·艺文志》,列之于《诸子略》中的《儒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列之于《史部》中的《传记类》。它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历史散文,又是一部以传人为中心的轶事小说。
《史记·管晏列传》说:“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司马贞《索隐》日:“名婴,平谥,仲字。父桓子名弱也。”据张守节《正义》:“齐城三百里有夷安,即晏平仲之邑。汉为夷安县,属高密国。”据《史记·齐太公世家》,晏子卒于景公四十八年(公元前500年);其生年不可考。《太公世家》云:“灵公二十七年,晋使中行献子伐齐。齐师败,灵公走入临苔。晏子止灵公,灵公弗从。”灵公二十七年为公元前555年。如果晏子25岁从政,卒年当在80岁左右。他的卒年,先于齐景公10年,早于孔子21年。
刘向《晏子春秋叙录》云:“其书六篇,皆忠谏其君,文章可观,义理可法,皆合《六经》之义。”班固《汉书·艺文志》录“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而将《晏子》八篇,列于儒家之首。柳宗元《辩晏子春秋》,则以《晏子春秋》属墨家,其言日:“墨好俭,晏子以俭名于世,故墨子之徒,尊著其事,以增高为己术者。且其旨多尚同、兼爱、非乐、节用、非厚葬久丧者,是皆出墨子。又非孔子,好言鬼神事,非儒明鬼,又出墨子。……又往往言墨子闻其道而称之,此甚显白者。自刘向、歆,班彪、固父子,皆录之儒家中,甚矣,数子之不详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同意柳宗元的说法,又增加了两条证据:(一)“薛季宣《浪语集》又以为《孔丛子·诘墨》诸条,今皆见《晏子》书中”;(二)“婴虽略在墨子前,而史角止鲁实在惠公时,见《吕氏春秋·仲春纪·当染篇》,故婴能先宗其说也。”
文摘 景公问君臣身尊而荣难乎晏子对以易第
十四
景公问晏子日:“为君,身尊民安;为臣,事治身荣:难乎,易乎?”晏子对日:“易。”公日:“何若?”对日:“为君节养其余以顾民,则(君)[身]尊而民安②;为臣忠信而无逾职业③,则事治而身荣。”公又问:“为君何行则危?为臣何行则废?”晏子对日:“为君,厚藉敛而托之为民,进谗谀而托之用贤,远公正而托之不顺,君行此三者则危;为臣,比周以求进,逾职业,防下隐利而求多,从君,不陈过而求亲⑦,人臣行此三者则废。故明君不以邪观民⑨,守则而不亏⑩,立法仪而不犯⑩,苟有所求于民,(而)不以身害之,是故刑政安于下,民心固于上⑩。故察士不比周而进,不为苟而求,言无阴阳⑩,行无内外,顺则进,否则退,不与上行邪⑩,是以进不失廉,退不失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