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周姓史话

2010-03-11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210 页 ·出版日期:2000年11月 ·ISBN:7210023232 ·条形码:978721002323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周姓史话 去商家看看
周姓史话 去商家看看

 周姓史话


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页码:210 页
·出版日期:2000年11月
·ISBN:7210023232
·条形码:978721002323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本书的价值,首先在于对周姓源流在历史上第一次作了全面辨正。其次,对周姓历史作了比较完整而又通俗的介绍,本书第一次将古书史料集中归纳,基本上用白话阐述,使本书既具有系统性,又具有可读性,初中文化水平的读者都可以看懂。
媒体推荐
周姓,是中华民族中的大姓之一。在北宋初年编的《百家姓》中,周姓列第五。据当代人口统计,周姓在全国列第九(见1995年12月13日《光明日报》)。
清代龚自珍说过,中华各姓氏,“大本大原炎黄”(《怀宁王氏族谱序》)。这就是说,最大的根本与最大的渊源来自炎帝黄帝。周姓也不例外。周族的始祖后稷,他的母亲姜螈是炎帝的裔孙,他的父亲帝喾是黄帝的裔孙。周族,这支建立了周国与周朝的从黄帝姬姓分出的部族,后来又多次与炎帝的后代姜姓联姻,如古公亶父(太王)娶太姜,武王取邑姜。所以,从姬姓分出的周姓,寻根溯源,是炎黄子孙。
在周姓源流史上,有三座里程碑。
第一座里程碑在岐山。岐山位于陕西关中西部,主峰为两峰岐山,故名。商朝末年,古公亶父(太王)率部族迁徙到岐山南麓的周原,建立了周国。后来文王迁都丰邑,武王迁都镐京(二地均在今西安市西南),仍以岐邑作为故都。姬姓在前,周姓在后,当时周姓还是姬姓的一部分。这个时候,可以说是周姓的前身时期。岐山,是周国与周朝的发源地,也是周姓前身的发源地。
第二座里程碑在汝南。汝水位于现今河南省中部偏南,介于黄河与淮河之间。东周初年,周平王将汝川封给少子烈作采邑,其子孙遂姓周。西汉初,其地置汝南郡,周姓成为该郡最著名的姓。汝南周氏,是古代全国著名的望族。这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方面,源远流长,世系完整。《后汉书》、《新唐书》对它的源流世系,有完整正确的记载。第二方面,子孙繁衍,分布全国。像两汉六朝的陈留、临川、庐江、泰山、淮南等郡的周氏,唐朝的临汝、永安(今湖北黄冈)等郡的周氏,都是它的分支。第三方面,名人辈出,绵延千载。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周举一家,六代人都是知名人士;据《南史》记载,周顗、周颐、周弘正一家,九代人都是六朝的文化名人。汝南周氏,从西汉初到晚唐,这支家族兴旺发达一千多年。其原因,正如《南史》卷34传论所说:“文雅不坠”,崇尚“德门”,即崇尚道德,没有丢掉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因此,汝南周氏,也就成为古代周姓的主要代表。
第三座里程碑在濂溪。濂溪是潇湘之畔的一条清澈小溪,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以它为号。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在明清两代思想意识领域内具有崇高地位。因此,明清许多周姓族谱奉他为本族始祖,其中不免附会。今天,我们对古代姓氏作科学研究,应当实事求是,而不宜照抄这些附会。不过,我们也不必去挑剔苛责这些族谱编修者,他们攀引周敦颐,是出于尊崇文化名人的好心。正像有些人士的祖籍并不在黄河长江之滨,但他们奉黄河长江为祖河,不必非议。如果能像新加坡琼崖周氏公会那样,既奉祀宋代周仁浚公、周秀梅公为渡琼始祖,又奉祀濂溪周元公为先贤,那样就很正确了。
濂溪之外,周姓人物名垂青史者,星罗棋布。著名的军事家,有西汉的周勃、周亚夫,三国的周瑜;著名的经济家,有明代的周忱;著名画家,有唐代的周防;著名的词学家,有北宋的周邦彦,南宋末的周密,清中叶的周济;著名的音韵学家,有六朝的周颐,元代的周德清。他们都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
编辑推荐 本书的价值,首先在于对周姓源流在历史上第一次作了全面辨正。其次,对周姓历史作了比较完整而又通俗的介绍,本书第一次将古书史料集中归纳,基本上用白话阐述,使本书既具有系统性,又具有可读性,初中文化水平的读者都可以看懂。
目录

第一章 周姓寻根
周族
周国与周朝
第二章 周姓源起
用公旦次子采邑在用
……
文摘 书摘
陈 留
陈留,汉郡名,郡治在今河南省陈留县(开封市南)。陈留周氏与汝南周氏均以西汉初年周仁为祖,前者是后者的分支。陈留周氏惟一见之于史传的人物是晋朝周震,生平经历不详。
浔 阳
浔阳,今江西省九江市。汉朝,设置寻阳县,属庐江郡,所以有些史传称“庐江寻阳”。晋朝,新置寻阳郡,又置寻阳县(郡治、县治均在今江西九江)。唐朝时,郡名县名均改为浔阳。
浔阳周氏,以东晋梁州刺史周访为开派的祖先。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成人。在东汉末年以前,他的祖先属汝南周氏。但是,他的祖先不是西汉初年周仁的后裔,而是汝南周姓其他人的后裔。从周访的曾祖起,周访的先世迁居江南。周访的祖父周纂,为三国吴国威远将军;父亲周敏,为吴国左中郎将。虽然周访的祖父与父亲均在三国吴国做过武官,但迁居江南的这支周氏家族不属于士族而属于寒族。周访子二人:周抚,周光。
周抚,字道和,周访长子。周抚任益州刺史有30多年。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卒,赠征西将军。
周楚,字元孙,为周抚之子。少年跟从父亲入四川,任鹰扬将军、犍为太守。父死后,周楚监梁州、益州。他家世世代代在梁州益州,很了解四川、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地区的情况。
周琼,为周楚之子,有将略,任梁州刺史、建武将军、领西戎校尉。
周虓(xiāo消),字孟威,周琼之子。东晋孝武帝宁康初年(373),任梓植郡(郡治在今四川涪县)太守。
周光,为周访的次子,东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在平定苏峻叛乱中立有战功,赐爵曲江男,卒于官。
周仲孙,周光之子,东晋哀帝兴宁初年(363),督宁州军事,任振武将军、宁州(治所在今云南宁晋东北晋城镇)刺史。又调至梁州、益州,监益、豫、梁州之三郡,一度免官。后征召为光禄勋,卒于官。
综上所述,晋朝的“浔阳周氏”,是以周访及其子孙为代表。东晋“浔阳周氏”是汉代“汝南周氏”的分支。周访的高祖以上,属汝南望族。从曾祖到周访本人,这支家族由望族变为寒族。但是,在周访成为东晋中兴名将后,他的家族又成为望族,成为周姓“八望”之一。浔阳周氏只是原籍寻阳(晋代称寻阳,唐代改称浔阳),活动地区主要是在梁州、益州(今四川省与湖北省西北部、陕西省南部)。周访长子周抚,周访之孙周楚,周访之玄孙周虓三世分别任益州刺吏,监、梁、益三州,益州梓植郡太守。这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