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虚卜辞综述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674 页 ·出版日期:1988年01月 ·ISBN:9787101001631 ·条形码:9787101001631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殷虚卜辞综述 |
 |
|
 |
殷虚卜辞综述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华书局
·页码:674 页
·出版日期:1988年01月
·ISBN:9787101001631
·条形码:9787101001631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陈梦家著作集
内容简介 《殷虚卜辞综述》将前人可以成立之说加以整理,根据现有的新材料加以补充和修正,按照今日的理解对于甲骨刻辞的某些类别的材料加以解释。我们称此書是为“综述”,是综合了前人近人的各种可采取的说法,综合地叙述甲骨刻辞中的各种内容。
作者简介 陈梦家,(1991-1966)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古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浙江上虞人。1932年于中央大学毕业后,先后在青岛大学、燕京大学、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4-1947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讲授中国古文字学,并搜集流散在欧美的商周青铜器资料。归国后,担任清华大学教授,1952年调至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员。
陈梦家先生因研究古代宗教、神话、礼俗而治古文字,再由研究古文字而转入研究古史及考古学。在甲风学、西周铜器断代及简牍研究方面,均卓有建树,为国内外学术界所推重。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甲骨的发现、鉴定与蒐集
第二节 甲骨的种属及采用的部分
第三节 甲骨的整治与書刻
第四节 甲骨的出土地的确定与展延
第五节 “殷墟”所在和甲骨包含的年代
第六节 安阳发掘与甲骨铜器出土地区
第七节 甲骨刻辞的内容与其它铭辞
第八节 甲骨刻辞研究的经过
第二章 文字
第一节 甲骨文字的初期審释
第二节 甲骨字彙的编制及其内容
第三节 考释甲骨文字的方法
第四节 甲骨文字和汉构造
第三章 文法
第一节 卜雨之辞
第二节 词位的分析——名词
第三节 单位词
第四节 代词
第五节 动词
第六节 状词
第七节 数词
第八节 指词
第九节 关系词
第十节 助动词
第十一节 句形
第十二节 结语
第四章 断代 上
第一节 断代的分期及其标准
第二节 坑位对于甲骨断代的限度
第三节 村中出土的康、武、文卜辞
第四节 ×组卜辞
第五节 ×16坑×组的时代
第六节 賓组卜辞
第七节 子组卜辞
第八节 午组卜辞
第七节 结语
第五章 断代下
第一节 武丁賓组卜人
第二节 武丁特殊词刻辞
第三节 武丁不系聊的卜人
第四节 祖康、祖甲出组卜人
第五节 出组分羣及其相当的朝代
第六节 廩辛何组卜人
第七节 何组卜人早晚的分别
第八节 武乙和帝乙、帝辛卜人
第九节 结语
第六章 年代
第七章 历法天象
第八章 万国地理
第九章 政治区域
第十章先公劐臣
第十一章先王先妣
第十二章庙号 上
第十三章庙号 下
第十四章亲属
第十五章百官
第十六章农业及其他
第十七章宗教
第十八章身份
第十九章总结
第二十章附录
……
序言 本書從一九五三年開始寫起,至一九五四年底寫完,共經二年。本來想要作的,是一個稍加評論的“總結”,叙述五十年來有關甲骨刻辭研究的成績,並且稍加j)(去取與估定其貢獻。這樣的做法,免不了許多無謂的繁瑣的引述與爭辯。因此,在試作數章以後,改變了原來的計劃,將前人可以成立之說加以<整理,根據現有的新材料加以補充和修正,按照我們今日的理解對於甲骨刻辭的某些類別的材料加以解釋。我們稱此書為“綜述”者,是綜合了前人近人的各種可采取的說法,綜合地叙述甲骨刻辭中的各種內容。希望它對於研究甲骨學的和研究古代歷史社會的,可以有一些參考和檢查的用處。
作此書時,曾時常注意到兩件事:一是卜辭、文獻記載和考古材料的互相結合;一是卜辭本身內部的聯系。為了使卜辭所反映的殷代社會更為顯著起見,在某些地方特別引述了西周的材料以資對照。
作者在一九三二年起從事甲骨研究之時,曾經片面的注重於文字的分析與尋求卜辭中的禮俗。後來因為作完了銅器斷代的工作,才覺得應從斷代着手、圣面的研究卜辭。遼於19斗9年起寫了甲骨斷代學四篇。這四篇已經發表,其大部分稍經删改後併入於本書之內。過去所已發表的一些單篇,有很多不成熟與錯誤之處,均因本書的印行而作廢。
作者在此敬致謝於3(下各位先生:郭沫若、唐蘭、于省吾、楊樹達、胡厚宣,他們的著作、通訊、討論對於本書的作咙有很大的幫助;鄭振鐸、尹達、梁思永、夏鼐、徐炳昶、郭竇鉤、張政娘、唐蘭、于省吾,或者審定了本計劃的進行,或者審閱了本書的一部分,提供了寶貴白驢見:徐森玉、王獻唐對於我經常不斷的鼓勵和關懷;張長壽、陳公柔、周永珍曾有過部分的協助;我在清華大學寫作甲骨斷代學時也曾獲得朱德熙和馬漠麟的協助,這些工作也是構成本書的一小部分。
限於個人的能力和時間,有許多地方未能作詳細的核對。其中一定有許多錯誤和遺漏,希望讀者多加指正。
文摘 1920年華北大旱,村民相約挖掘。羅振玉早期的收藏,有些出於此處。
(3)小屯付中小廟西南及村南地 1909年春袭民在村南部村口張學獻地中因掘山药溝發现甲骨甚多,地主之母與農民大事爭鬥。1923年春張學獻自己在共菜園內挖掘。192斗年小屯村人築牆發現一坑甲骨,為明義士所得。1925年村人在村南大路旁挎则,一部分歸於劉禮智。1926年春張學獻被綁,村人在張家菜園內大舉挖掘,多歸明義上。1924年春秋之交因軍事廢農,農民與地主相約於村南大路旁及麥場前樹林中挖狈。抗戰期間,村中也出了一大批甲骨。
(4)張家十八畝地 此在付東北高地,西界張家地,東即沙丘地带,前中央研究院發掘大連坑即在此中段。大連坑多麋辛時代卜骨,而此期卜骨在早期收藏中也很多,大約也被挖掘過。
(5)何家七畝地 此在朱家與張家十八畝之間,西端臨河,前中央研究院發掘的圓井E16和圓坑E57,59,60在七畝地的南半。
(6)張家七畝地 此在劉家二十畝之南,張家十八畝北端之西,前中央研究院發掘得甲最多的YHl27坑即在此處。
(7)霍家九畝地 此在張家七畝之南,靠近村子北邊,村人亦往往於此挖到字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