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华尔街飓风2:百年一遇的经济大危机?

2010-03-11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 ·页码:26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545400925 ·条形码:9787545400922 ·版本:第1版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华尔街飓风2:百年一遇的经济大危机? 去商家看看
华尔街飓风2:百年一遇的经济大危机? 去商家看看

 华尔街飓风2:百年一遇的经济大危机?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经济出版社
·页码:26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7545400925
·条形码:978754540092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2009年,放眼神州和全球,我们感到:经济形势——异常严峻;面对挑战——前所未有;寻求对策——迫在眉睫;稍有闪失——万劫不复。
在华尔街飓风已经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的紧急关头,在中国发展与改革面临一系列重大而关键决策的危情时分,为中华民族的成功崛起和持久繁荣,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冷静分析;仔细权衡:沉着应对;化危为机。
《华尔街飓风Ⅱ-百年一遇的经济大危机?》深刻思考和详细记录中国冲破全球经济危机惊涛骇浪的方略!
危机链条的梳理与根源发掘;凯恩斯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PK;巧合还是阴谋,上世纪的庞齐与当今的显赫徒弟麦道夫;花旗的无奈解体与汽车三巨头的垂死挣扎;两头在外战略与两头在内战略;投资启动还是消费启动;启动股市还是产业;启动车市还是房市;靠政府还是靠民营企业;加薪刺激消费还是减薪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面对一系列的热点事件,一系列的激烈争辩,一系列的艰难取舍和权衡决策,《华尔街飓风Ⅱ-百年一遇的经济大危机?》用翔实的数据,严密的逻辑,为你一一条分缕析!
作者简介 王学武  广东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投融资理论与方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国家理财规划师考试命题专家组成员。出版专著《当代美国投资研究》,译著《地下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典选读》等2部,编著《道破K线天机》等8部。
目录
第一章 美国仍陷危机之中
一、危机蔓延的机制解析
二、蔓延的过程
三、典型案例解析

第二章 英国会是下一个冰岛吗
一、昔日的日不落帝国
二、英国究竟怎么啦
三、英国会破产吗
四、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五、已经采取了哪些救助措施
六、未来还需要做什么

第三章 日本陷入深度衰退
一、刚出苦海又入泥潭
二、曾经的辉煌
三、为何危机中受重伤
四、关于日本经济的两个争议性问题
五、日本经济未来面临严峻挑战

第四章 危机漩涡中的世界
一、美国伤风,全球感冒——华尔街飓风已经酿成全球经济危机
二、美国的危机怎么会蔓延到全世界
三、风雨飘摇中的各国经济

第五章 危机顽症:原发抑或感染
一、宏观视角的透视
二、微观视角的诊断

第六章 当前的经济危机——从比较的视角分析
一、“大萧条”与当前经济危机比较
二、与亚洲金融危机比较
三、与日本20世纪90年代的危机比较

第七章 全球大拯救
一、全方位的大拯救行动
二、未来还有什么招:战争救市论是否空穴来风
三、救市大辩论
四、全球大拯救背景下的世界经济未来走势

第八章 中国的对策
一、飓风冲击下的中国经济审视
二、政府已经采取的应对危机的政策
三、可供政府进一步选择的政策分析
四、企业应对危机的策略
五、银行业应对危机的策略

第九章 个人应对危机的策略
一、危机应对之守与攻——工作策略
二、危机应对之守与攻——生活策略
三、危机应对之守与攻——理财策略

第十章 我国现行政策评价
一、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内需毛病不少
二、缓交社保资金留下后患
三、缓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个坏主意
四、刺激内需背景下看“三农”问题
五、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中国外向经济战略思维
六、现行征地制度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危害严重
七、给国民派发国企红利和外汇储备只能算是应急主意
八、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要适当加快
九、共同富裕是可持续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础

附录一 全球经济危机名词解释
附录二 经济危机大事记(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
……
文摘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先生认为,眼下的这次全球经济危机很可能是百年未遇的大危机。
我们知道,1929-1933年的大危机距今只有80年,百年一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次危机可能超过“大萧条”?!
我了解1929-1933年大危机的惨烈!我在书中把今次的危机与“大萧条”作了比较分析。
一开始我不认为,直至现在我也不愿意相信今次的危机会超过80年前那场危机!
毕竟,经济学家和各国政府已经从那场危机中吸取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就本次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的所作所为来看,政府对经济危机的干预措施丰富了许多,对危机的干预态度总的来说也积极了许多,政府反应的速度也迅速了许多。
危机还在发展、蔓延和进一步深化,数百年历史的投行巨头倒了,传统的华尔街已经消失,花旗也已经瓦解,底特律已经摇摇欲坠……
一些名家如前述的格林斯潘以及著名投资家罗杰斯等纷纷加入悲观者行列。
我内心开始动摇!
毕竟,在这个魔幻般变化的世界里,面对瞬息万变的危机,有谁说得准呢?
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在危机之初不是也出手援救过别的银行么?哪里想得到,没过多久,它们自己也落到若非政府援手说不定早已经倾覆灭顶的地步!它们想得到么?
危机之初,日本的央行行长和财政大臣不也是满怀信心地说,日本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的泡沫经济中吸取了教训,日本的金融体系很稳健。可是,没有多久,日本内阁府2009年年初发表的统计速报显示,与上季度相比,2008年第4季度日本出口下降了13.9%,创下历史最大跌幅。而扣除物价变动因素,2008年第4季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按年率计算实际下降12.7%,是自1974年以来的最大季度降幅。日本也陷入了衰退的深渊!
危机之初,大英帝国的主流财经报纸《金融时报》还在唱衰韩国经济,预测韩国可能是亚洲的冰岛。这甚至引起了韩国媒体的不满!时间也没有过多久,英国人现在不用替别人担心了!进入到2008年9月后,随着美国金融危机加深,英国的金融危机也变得更加严重,以至于在国际媒体上伦敦获得了一个新绰号:泰晤士河畔的“雷克雅未克”(2008年10月陷入国家破产危机的国家冰岛的首都)。
深陷危机泥潭的,在欧洲,还有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匈牙利、乌克兰,亚洲的巴基斯坦、韩国等也岌岌可危……
中国的大部分经济学家和官员一开始也认为此次危机不会对中国造成多大的冲击,认为对中国来说,机会大于风险!
今天谁再这样讲就是睁眼说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