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投资 >

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中国与世界

2010-03-11 
基本信息·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页码:33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02256917/9787802256910 ·条形码:9787802256910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中国与世界 去商家看看
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中国与世界 去商家看看

 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中国与世界


基本信息·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页码:33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02256917/9787802256910
·条形码:978780225691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鹏飞一力

内容简介 《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中国与世界》的内容包括了对于危机的进程(主要事件)的记述,综合了许多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经济统计资料以及对于本次金融危机的一些理论性分析与模型构造。在描述的内容方面,包括美国房地产市场简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政治中对于住宅政策的一贯主张,美国房地产按揭贷款流程以及相关的金融衍生品创新,美国金融监管的历史沿革简介等。
在说明性内容方面,包括次贷产生的过程,次贷如何借助金融衍生工具扩散到全球,世界经济环流如何实现,金融危机的(明斯基)结构模型以及美国次贷危机对于世界经济的冲击等。
特别地,《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中国与世界》亦从开放经济的视角,利用了尼尔?弗格森提出的“中美国”关联体模型,“中美国”经济关联体中的不平衡贸易—盯住汇率模型等,对于经济学中的“泡沫”分析,亦有涉及。
在分析危机的传导机制时,《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中国与世界》给出了多重紧缩的说明:VaR盯市管理紧缩、流动性错配紧缩、伯南克信贷中介成本型紧缩,费雪紧缩以及辜朝明提出的资产—负债表紧缩。
其他方面的内容包括对于美元和石油(价格)问题亦有分析,说明自金融危机以来,美元汇率相对走强与石油价格相对走低是最符合美国利益的组合。
《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中国与世界》仅在个别地方使用了少量数学工具,对此,阅读有困难的读者完全可以跳过去。这不会影响对于全书的理解。
这是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内第一部系统地分析、解读危机的理论性著作。
作者简介 朱小平,独立经济家,现居上海。
编辑推荐 《金融危机中的美国、中国与世界》由新星出版社出版。
目录
1.前言——几点说明
2.作为一系列事件的美国金融危机——回顾与评述
附录:9~10月全球其他救市行动一览袁
美国救市措施要点
3.美国房地产市场简介以及次级按揭贷款问题
4.房贷流程与金融衍生品市场
附录1:对CDS产品的两个说明
附录2:花旗集团的困境与CDOs产品的相关性
附录3: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与CDS
附录4:巴菲特与CDS
附录5:次贷金融衍生品创新与评级责任风险
附录6:“两房”与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的早期情形简介
5.投资银行的房贷投资冲动——SIVs结构金融机构、VaR盯市管理与杠杆化
附录1:关于VaR盯市管理技术的补充说明
附录2:分业还是混业——美国金融监管的沿革简介
附录3:美国银行业内部的结构简介
6.房产财富效应——次贷膨胀的市场条件:美国的利率变动趋势
附录1:居民资产一负债账户与财富效应
附录2:金融危机中的欺诈行为
附录3:资产定价简介
7.实际次贷膨胀一收缩过程的若干统计图表汇总
8.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危机演变的进程
附录:伯南克的债务型通货紧缩,信贷中介成本提高
9.明斯基危机演化模型——2008年与1929年危机的异同简评
附录1:金本位制与危机
附录2:泡沫的经济学描述——资产定价的短期模型
10.美国政府对于金融危机的处置——保尔森方案与布朗方案的比较
附录1:美国信用卡债务抵押证券化
附录2:没收一信托一出售,克鲁格曼关于处置问题银行的新构想
11.次贷泡沫化的全球扩散与世界经济环流图
附录:金融危机与G20会议简介
12.“中美国”(Chimerica)-G2:中国与美国的对偶——理论分析
附录:中国居民资产一负债表的变动示意
13.“中美国”(Chimerica)-G2:经济性质的对偶——危机的对偶
附录1:中国经济总体状况——统计数据问题
附录2:亚洲出口型国家通过中国对美国的间接出口
附录3:马来西亚消费倍率——中国国内总消费能力的国际比较
附录4:“中美国”关联体带动下近年国际通胀状况的相似性
附录5:中国、美国失业状况的对偶性
附录6:关于全球经济失衡与生产能力过剩、人民币汇率的其他论述简介
附录7:美国政府对外国持有大额美国国债抛售的管理事例
14.美元与石油
附录1:原料商品的价格波动——中国对于部分原料商品的长期进口格局
附录2:美元等同于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如何被确立的?
附录3:近年来美国美元现钞发行量状况
15.资产-负债表衰退——评辜朝明对日本、美国经济衰退的新诠释
附录1:欧文·费雪债务型通货紧缩(及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比较)
附录2:资产-负债表衰退模型的一个改进
16.几个其他问题
17.增补:需求决定论中的两缺口模型
后记
……
序言 自去年开始,于今年①9月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是一个历史性的当下。它已影响到了世界各个角落的每一个人。因此,对于这场金融危机的解读突然就具有了紧迫性。本书即是一次这样的尝试。
对于当代经济现象——就其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现象而言——的解释,只能使用三个范式(规范经济学),它们是马克思主义、新古典综合(边际效用学派)以及熊彼特经济学范式。当然,相对于其他两种范式,熊彼特范式尚处于规范建构之完善的过程中。
三个范式的重要差异在于对利润这一现象的解释。在马克思那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源于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成为资本,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商品并投入生产,从而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超过其自身价格(工资)的剩余价值(并归属于资本所有者,所以就是剥削),这就是利润的来源。在新古典综合范式中,生产是劳动及货币化度量的总称为资本的其他资源,即生产要素的运用组合,而产出品的价格由各个市场上的卖方(生产者)与买方(消费者)按生产者利益最大化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方式最终确定。这种在各个市场(包括生产要素市场)上。
文摘 插图:


4.房贷流程与金融衍生品市场
由于金融机构发放出去的贷款,就是放贷人的一项资产,所以,放贷人按一定的价格(即贷款资产定价),是可以将这项资产即贷款卖出的。贷款的买卖关系就构成了美国房地产信贷市场的一个流程。在这个流程中,由于运用了金融衍生品创新工具,最终导致了次贷泡沫的全球化。
本节的内容主要予以对房贷市场的贷款及其证券化衍生产品的买卖流程加以描述,而将贷款资产的定价方法的介绍留待下一节说明。
图给出了第一层级的房贷流程图。
图中,按箭头线的顺序编号,约略地表示了作为直接贷款人的贷款经纪人向购买者发放购房按揭贷款,并代购房者向房产商支付房价款(1),房产商将房产移交给购房者(2),购房者既承担按一定年限与利率分期偿还的房价贷款负债,从而,向贷款经纪人按期支付本息(3),作为二级贷款人的有储蓄机构、两房、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向贷款经纪人按购房者逐期还本付息流量序列的(风险)贴现价值购买该项贷款(4),贷款经纪人负责将收到的购房者逐期归还的本息转付给二级贷款人(5)。为保证二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安全性,符合条件的房产抵押贷款还可由保险机构予以保险(6)。二级贷款人与直接贷款人之间的房贷交易就构成了二级抵押贷款市场。直接贷款人卖出贷款后,就可以收回贷款本金还外加一笔佣金。这样,直接贷款人便可开始再次向其他购房者放贷。二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存在保证了直接贷款人资金的流动性,而大量的、自负盈亏的贷款经纪人(小型公司)的存在,又可以大大节约二级贷款人向房贷市场发放贷款的业务成本。
后记 本书开始写作的时间是2008年11初,初稿完成于2009年1月上旬,前后基本上就是两个月时间①。所以,本书是一个“急就章”。急就章一般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本书也一样。这就有待读者予以指正。
如果本书内容只限于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的新闻事件与资料汇编——这类资讯在书中已有收录——那就将只具有短暂的时效性。但由于本书还包括许多分析、模型的思想性内容,我相信,本书的价值应可以更为持久。
就本书所引用的资料而言,有部分资料因在原先收集时的疏懒,所以,未能注明时间,特别还要指出,许多从外文报刊引用的资料,系转引自新华社编的《参考消息》、《参考资料》以及海外华文报刊,同此原因,未能一一注明。
整天紧张地关注、收集各方面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信息、报道,令人异常疲劳。这样的工作、写作方式完全不符合我一贯以来的研究风格。但这件事(写作本书)仍值得去做。因为,美国金融危机对于世界所有经济学者而言,都是一个重大的挑战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