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金刚经新解

2010-03-11 
基本信息·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页码:15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 ·ISBN:9787806054574 ·条形码:978780605457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金刚经新解 去商家看看
金刚经新解 去商家看看

 金刚经新解


基本信息·出版社:太白文艺出版社
·页码:156 页
·出版日期:2007年09月
·ISBN:9787806054574
·条形码:978780605457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三隆讲经堂

内容简介 传统的治学方法无外乎两种,一是我注六经,二是六经注我。《金刚经新解》也可以说是属于前者,和过去的注释相比,认为它有如下一些特色:
一、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学风,实事求是的方法来进行注解。作者摆脱了以往各家出于各种信仰或目的而进行的就事论事的形式,将整部经典纳入佛教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加以详细的考察,找出其在印度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发展线索,在主述佛教的同时还注意兼顾了其它印度哲学的派别,对佛教以外的数论派、胜论派、婆罗门教、耆那教等哲学和宗教思想,以及《吠陀》、《奥义书》等印度的古典经典也做了相应的解释或说明,力图从印度文化的总体来揭开《金刚经》的历史地位。这种横向比较、纵向探究,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众多的译本中,除隋笈多本属于直译,文字艰涩难解外,其它译本实无大的差别。罗什的译本翻译最早,文笔流畅,简明扼要,广为流传。《金刚经新解》选用了罗什的译本为底本,也就更接近原著,资料也较为可靠,可信性强。
三、《金刚经新解》释文内容广泛,所有叙述详细具体,对词义的解释基本准确、明了。对一些佛教的重要理论和教义,注者不搞人云亦云,而是仔细求证,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有一定新意和启发。对《金刚经》中的每一个重要名词,注者尤其注意其历史的变化,指出最早的出处词义的衍化,一词多义,异经别指,诸派别说等各种不同的形式。而且还附有梵语,巴利语原文,揭不了汉译名词的源头,既有助于准确地掌握词义,而且还便于读者查找利用。可以看出,此书不仅是一部佛经注疏,而且还具有一部小型佛教辞书的功能,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作者简介 荆三隆,1955年出生于西安市。1979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师事高杨先生研习印度哲学。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安佛教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宗教学理事兼副秘书长。撰著、合著十三部(不包括两本台湾修订本),参撰、参编著述、教材数十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高杨(1925-1988)原名荆又新,山西安邑人。1945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曾任北师大第一届学生会总理事、新讲坛社社长。1950年由中央教育部调西北大学,任历史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熟悉俄、英、日、德、巴利、梵等多种文字,指导过印度佛教史、哲学史,古籍整理等学科的研究生,参加过中华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宗教卷的撰写工作。已出版的遗著有《佛教起源论》、《金刚经新注》、《印度哲学与佛学》。
目录

前言
罗什译《金刚经》全文
《金刚经》新注
《金刚经》全译
……
序言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名《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或《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是佛教史上一部极为著名、影响最大的大乘佛教经典。
大乘佛教产生于公元一世界纪前后,它是古印度社会、政治发生变革后,原有的部派佛教内部分化的结果。早期大乘佛教提倡般若学说。《般若》是梵语prajna的音译,亦译“波若”、“钵罗若”等,意译“智慧”。佛教认为这种智慧是用以成佛的特殊知识,佛教修行之人通过闻思修持,掌握了这种智慧,也就能到达涅架的彼岸。它也是“六度”(六种过渡到达涅架的道路或方法)之一。般若的内涵有两种意义:(1)把世界上万事万物或现象都视为实体,称为“诸法实相”;(2)诸事诸物皆为因缘和合而生,无固定不变之自性,名为“缘起性空”,大乘佛教据此还提出了“性空幻有”的理论,他们认为,世俗认识以及认识对象都是虚幻不实的,只有否定或摆脱了世俗的认识,从而把握了“般若性空”之理,才能证悟佛教的真谛。对破除世俗认识的办法,则以方便说法为手段,所以性空和方便两大部分构成了般若智慧。般若思想是大乘佛教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在所有大乘经典中,般若类经典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金刚经》则是其中之一。“金刚”是梵语Vajra的意译,转为锐利、摧毁一切之意。般若如同金刚,可以横扫一切虚妄之法,牢固树立佛法之权威。顾名思义,《金刚经》就是阐述摧毁一切不实之法,获得般若智慧的经典。
文摘 插图: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