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页码:29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9787221083944 ·条形码:9787221083944 ·版本: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刘少奇军事画传(精) |
 |
|
 |
刘少奇军事画传(精)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页码:299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9787221083944
·条形码:978722108394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刘少奇军事画传(精)》大革命的洪流,使少奇同志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严酷的斗争现实,特别是“二七惨案”血的教训,使他较早地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他在安源、广州、上海、武汉等地领导的工人运动中,积极组织和扩大工人纠察队,以武装手段来维护工人阶级的合法权益。这些工人武装的建立和发展。成为后来参加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武装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充实了力量。大革命失败后,他冒着生命危险,坚持战斗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天津、北平、哈尔滨等地,积极开展兵运工作,不断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成为党在白区工作的杰出代表。
编辑推荐 《刘少奇军事画传(精)》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部编著的,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立志救国救民
投笔从戎
赴俄“取经”
武装工农
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坚决反对冒险暴动
积极支援第19路军抗战
创建工人师
临危受命
担任红8、红5军团中共中央代表
支持毛泽东回到党中央和红军领导岗位
坚决贯彻党的北上抗日战略方针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坚持“以各派军队为第一位”的统战工作
积极支持张学良、杨虎城的义举
重组中共北方局领导机关
“深夜之争
论述抗日游击战争的最早力作
建立特殊形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开辟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
领导创建敌后抗日民主政权
巩固和发展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
“更大发展河北平原的游击战争
冀东暴动
主政中原
首赴华中,组建中共中原局
再赴华中,确定正确的战略发展方向
亲自指挥半塔集战斗
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
曹甸战役
七天七夜没合眼
重建新四军
建立一支党领导的铁军
苏北第一次反“扫荡”
临别交代
奉命回延安
大力倡导地道战
积极推广地雷战
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核心
在全党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
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代理中共中央主席
实行“纠缠扭打”的战法
“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巩固和平,发展民主
坚决打退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主持中央工作委员会工作
妥善解决“晋察冀军事问题”
“夺取大城市之创例”
“收、发、来、去”的紧张工作
要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
心系国防,情注长城
“建设国防,保卫祖国”
必须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
必须加强尖端武器的发展
要加强政治工作和战备训练
刘少奇永远活在中国各族人民的心中
刘少奇主要军事活动大事记
后记
……
序言 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之际,《刘少奇军事画传》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刘源同志邀我为该书作个序,做为曾经在少奇同志领导下成长的一名老战士,打开这本画传,倍感亲切,思绪万千,深深地怀念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
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刘少奇同志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繁荣的新中国,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事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献出了自己的毕生精力,赢得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崇敬。作为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刘少奇同志为建设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夺取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刘少奇同志在青少年时期,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勇于追求真理,立志救国救民,从一个真诚的爱国主义青年成长为一名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曾投身于反对袁世凯签订卖国“二十一条”的斗争,参加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爱国运动,后赴苏俄学习十月革命经验,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大革命的洪流,使少奇同志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严酷的斗争现实,特别是“二七惨案”血的教训,使他较早地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他在安源、广州、上海、武汉等地领导的工人运动中,积极组织和扩大工人纠察队,以武装手段来维护工人阶级的合法权益。这些工人武装的建立和发展。成为后来参加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武装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新型人民军队的建立和发展充实了力量。大革命失败后,他冒着生命危险,坚持战斗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天津、北平、哈尔滨等地,积极开展兵运工作,不断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成为党在白区工作的杰出代表。
文摘 插图:


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事件。1917年11月7曰,在列宁的领导下,俄罗斯彼得格勒的工人群众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反动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翌日,全俄工农兵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列宁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以及其他一系列维护工农利益的决议案。随后,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各地相继建立。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它不仅唤醒了西方的无产阶级,也唤醒了东方的被压迫民族。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被压迫人民,为争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民族的解放,迅速掀起革命斗争新高潮。由于中国直接毗邻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更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多有识之士纷纷要求留俄,学习十月革命胜利的经验,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寻求拯救中国的道路。刘少奇成为这个潮流中的一员.
1920年10月,刘少奇经长沙船山学社社长贺民范介绍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由贺民范和长沙俄罗斯研究会介绍,进入上海外同语学社留俄预备班学习。外国语学社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9月创办的,主要为输送革命青年赴俄学习做准备。刘少奇在这里学习了俄文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也阅读了《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和《觉悟》等报刊,并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一些社会活动,为他留俄奠定了基础。
后记 值纪念刘少奇诞辰110周年,为缅怀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发展和壮大,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建立的丰功伟绩,我们编辑出版了《刘少奇军事画传》一书,以飨读者。
在编辑《刘少奇军事画传》的过程中,我们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刘少奇的军事思想和军事实践活动,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故选用了不少文献资料和刘少奇的手迹,还选用了700余幅历史照片。为此,我们要衷心感谢老一辈摄影师所给予的大力支持。他们中,有的在刘少奇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边工作,有的跟随八路军、新四军和各大野战军马不停蹄地南征北战,有的跟随中国人民志愿军活跃在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有的奔走在边防海防,给人们留下丫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影像,为我们编辑的《刘少奇军事画传》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和生动的可读性。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人员分布广泛、所在单位和家庭住址不详,虽经种种努力,仍有不少作者或权益人未能联系上,我们只能在这里列出一部分姓名,一则向他们以及未能列出姓名的摄影者表达真诚的谢意,一则表达我们的深深歉意。同时也希望未能列出姓名的作者或权益人,在见到《刘少奇军事画传》一书后,与列出姓名者一并同我们联系,以便我们支付薄酬和赠送样书。现将我们已经查找到的摄影作者以姓氏笔划为序列出,他们是:马济彬、王平、王辉、王玉强、王光美、王传国、牛畏予、包旭东、孙忠站、齐观山、齐铁砚、齐宝龙、吕厚民、刘敏、刘东鳌、刘庆瑞、刘长忠、汤孟宗、宋克章、安康、李学增、李基禄、李洪武、杜修贤、杜铁柯、杨震河、邹健东、吴化学、吴元柳、吴振英、纳一、何炳富、孟庆彪、张彬、张丰琪、张刘仁、张宗尧、张桂玉、张家骅、陈铿、陈正青、陈石林、陈岳峰、陈娟美、苗明、周浩荣、岳国芳、郑小箴、侯波、赵黄岗、段铁安、胥志成、袁苓、顾镇安、徐肖冰、钱嗣杰、郭仁、高风、高粮、唐理奎、陶明、程默、傅光辉、彭红、楚英、冀连波、魏德忠、李书良、周军、高帆、孟昭瑞、杨明辉、袁克忠、孙永学、武齐、徐洁,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编审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图集》编辑委员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等单位和个人编辑出版的《八路军图片》、《新四军图片》、《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图集》、《长征.丰碑永存》、《中国人民解放军》等等。
在这部书即将付梓的时刻,我们还要感谢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出版集团公司和贵州人民出版社,感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办公厅秘书处、科研部、综合处等的大力支持。
由于时间紧迫,书中也许还存在不少差错,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