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306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6月 ·ISBN:7801377443 ·条形码:978780137744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与时俱进建基层 |
 |
|
 |
与时俱进建基层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科学出版社
·页码:306 页
·出版日期:2004年06月
·ISBN:7801377443
·条形码:978780137744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去年以来,我在下部队检查工作、蹲点调研的过程中,旅团领导、机关的同志和基层干部向我谈起了当前基层建设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希望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对策予以解决,确保基层建设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后来,我在旅团级单位又陆续召开了各职各类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就如何贯彻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的问题与基层官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谈,并作了一些探索、研究和思考。
作者简介 刘学理,湖南津市市人,现为兰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少将军衔。
历任战士、排长、副指导员、宣传干事、宣传处副处长、宣传处处长、师副政委、旅政委、集团军政治部副主任、兰州军区组织部部长、集团军副政委等职,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有丰富的基层和机关工作经验,曾被中组部、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国、全军优秀党务工作者。多年来,先后在军内外各类报刊发表数十篇政治工作论文,主编或与他人合著有《部队基层工作研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书。
目录 前言
一、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基层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基层建设的根本指针
(二)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基层官兵头脑
(三)立足本职岗位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四)加强对基层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领导
二、全面学习贯彻《军队基层建设纲要》
(一)充分认识颁发新《纲要》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
(二)认真抓好新《纲要》的深入学习,不断增强按纲抓建的意识
(三)牢牢把握新《纲要》的标准要求,不断提升基层建设的质量
(四)重点抓好“三个一线”、“四个基本”,不断推动基层建设的全面发展
(五)坚持把贯彻《纲要》当日子过,不断抓好经常性工作的落实
三、围绕提高打赢能力抓好基层军事训练工作
(一)科学调控训练进程
(二)着力提高训练起点
(三)切实规范训练秩序
(四)积极开发练兵动力
(五)不断规范考核机制
(六)逐步改善训保条件
四、基层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体现时代特色
(一)立足时代变化,正确认识基层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
(二)适应时代要求,科学确定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改进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四)把握时代特点,加强对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领导
五、以先进文化为指导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一)加强先进文化的教育灌输,大力弘扬主旋律
(二)落实军人道德规范,培养官兵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基层官兵文化生活
(四)抓好基层文化建设,优化军营文化环境
六、切实增强基层经常性思想工作的预见性和有效性
(一)搞好分析,掌握经常性思想工作的主动权
(二)依靠骨干,形成经常性思想工作的群众性网络
(三)坚持制度,确保经常性思想工作的经常性落实
(四)着眼实效,不断创新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形式
七、适应青年战士成才需求抓好人才培养
(一)深刻体察青年战士学习成才的迫切需求
(二)着力提高青年战士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引导青年战士把成才的需求同部队建设的需要统一起来
(四)立足基层实际拓宽青年战士的成才渠道
八、把依法从严治军的方针落实到基层
(一)科学认识依法从严治军的重要性
(二)深刻理解依法从严治军的基本精神
(三)严格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
(四)把严格要求与科学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九、扎实抓好基层预防案件事故的工作
(一)把握基层预防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明确基层预防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落实基层预防工作的基本制度
(四)掌握基层预防工作的重要时机
(五)突出基层预防工作的重点部位
(六)拓宽基层预防工作的途径方法
十、大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一)切实提高发扬民主的认识
(二)大力开展“三大民主
(三)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四)不断拓宽发扬民主的渠道
十一、以增强基层的凝聚力为目标努力端正基层风气
(一)端正对士兵的根本态度,形成团结友爱的风气
(二)妥善处理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问题,形成公道正派的风气
(三)引导基层官兵走正确的发展道路,形成靠素质谋求进步的风气
(四)严禁插手基层敏感事务,形成由基层自主决定问题的风气
(五)把握特点规律,增强基层风气建设的实际效果
十二、围绕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基层后勤建设
(一)提高后勤人员队伍的管理能力
(二)加强生活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三)加强伙食、经费和物资的管理
(四)加强卫生防病防疫工作
十三、加强基层武器装备的经常性管理
(一)武器装备保障能力在现代信息化战争中的地位作用
(二)不断提高基层武器装备管理水平
(三)努力提高基层武器装备保障人员的综合素质
(四)围绕落实“两成两力”建设任务提高基层武器装备保障能力
十四、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
(一)着眼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下大力提高党支部的“三个能力
(二)积极适应时代要求,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三)坚持先进性标准,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培养
(四)规范基层党组织生活,提高落实基本制度的质量
(五)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增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战斗性
(六)实行联建联创,充分发挥团支部、军人委员会作用
十五、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
(一)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基层干部建功军营的思想
(二)采取多种途径方法,着力提高基层干部的能力素质
(三)健全考评机制,公道正派使用基层干部
(四)解决现实问题,激发基层干部建设基层的内在动力
十六、充分发挥士官队伍在基层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一)严格标准条件,把好士官选取关
(二)革新培训方式,提高士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士官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倾注关心和爱护,积极为士官排忧解难
十七、开展“双争”活动调动基层官兵的积极性创造性
(一)明确“双争”活动的基本条件
(二)掌握“双争”活动的组织实施程序
(三)把握开展“双争”活动的基本原则
(四)充分发挥“双争”活动对基层建设的推动作用
十八、按照职责要求改进领导机关对基层建设的工作指导
(一)明确各级的职责要求,实行层次领导
(二)端正工作指导思想,把握抓基层的着力点
(三)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保证基层建设的正规秩序
(四)依据法规指导工作,切实解决“五多”现象
(五)改进领导作风和方法,提高抓基层的整体效益
后记
……
序言 去年以来,我在下部队检查工作、蹲点调研的过程中,旅团领导、机关的同志和基层干部向我谈起了当前基层建设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希望引起各级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对策予以解决,确保基层建设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后来,我在旅团级单位又陆续召开了各职各类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就如何贯彻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的问题与基层官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谈,并作了一些探索、研究和思考。
部队基层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并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官兵的思想日趋活跃,基层建设又呈现出许多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在思想政治建设方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并写进了新颁发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那么,如何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向基层延伸、向实践拓展,真正进入官兵思想、进入连队工作,引导官兵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
文摘 有一些计划是由团以上机关下达,有一些则要由基层营连来拟制,如,月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要确保拟制的训练计划周密科学,就必须认真把握四个方面的原则。一是要把握计划的针对性原则。就是制定的计划要符合提高战斗力的训练标准,符合部队当前的实际情况,符合训练的基本原则和规律,符合基层官兵的承受能力,同时还要符合部队的训练保障条件。要做到这些,切实增强训练计划的针对性,就要在拟制计划前,认真、详细、广泛地进行调查摸底,针对训练涉及的工作难易程度、人员素质状况、装备种类数量、财物保障条件等,全面收集与军事训练有关的各种材料,分析预测影响训练任务完成的所有因素,把对训练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找准、分析透,为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提供依据。只有对基层的各种情况了然于胸,全盘把握,军事训练计划才会切合基层实际。二是要把握计划的科学性原则。制定计划除了要增强针对性以外,还要注意增强科学性。在内容安排上,要按照战斗力生成的基本规律,对那些需要连续训练的课目,要相对集中安排;而对那些需要反复巩固的训练课目,则应该用相对分散的方法组织训练。同时,要看到,解决任何问题,客观上都存在着多种途径和办法,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军事训练也不例外,要想完成训练任务,训练的方法和途径绝非一条。那么,在实践中,就要注意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提出多种方案,拿出多种训练对策。比如,既可以从完成的速度上考虑,也可以从完成的质量上思考;既可以从一般标准上筹划,也可以从更高层次上着眼等等。这样,有了多种方案,就可以进行比较、进行鉴别,并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从中选出最适合的方案,或者从这几种方案中优化组合成一种更加完善的方案,最后形成单位的军事训练计划。
后记 基层建设是军队建设的一个永恒课题。在回答和解决这个课题中,砺炼和锻造了一批又一批的带兵人,其中不乏优秀的基层指挥员和治军带兵的领导干部。他们在基层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忘我工作,创造了新思路,探索了新方法,推出了一批新成果。这些,不仅极大地启迪和丰富了作者的思想,而且在成书的过程中,注意借鉴、吸纳了一些领导同志的讲话精神、机关部门的相关资料以及先进单位的新鲜经验,在此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为了使本书所阐述的内容更具有准确性、规范性,初稿形成后,又分别送兰州军区军训和兵种部、军务部、政治部办公室、组织部、干部部、宣传部、卫生部等职能部门及部分师旅领导同志进行审改,其中赵景瑞、邵存恭、倪永盛、陈尧、周小平、吴远坤、成宝西、王世华、孙蓉珍等同志,对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特别是朱永裁同志在资料收集和书稿的整理、打印、校对方面做了大量而艰苦的工作,在此也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
基层建设始终处于动态、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只要有军队的存在,这个过程就永远不会完结,新情况新问题及新对策也将层出不穷。尽管本书参照《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内容体系和问题次序,从十八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但仍无法囊括其全部内容,加之作者水平所限,其中偏颇、遗漏、错误和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