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芝麻与百合:关于男人、女人及生活的艺术

2010-03-11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页码:15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9787505726185 ·条形码:9787505726185 ·版本:第1版 ·装帧:精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芝麻与百合:关于男人、女人及生活的艺术 去商家看看
芝麻与百合:关于男人、女人及生活的艺术 去商家看看

 芝麻与百合:关于男人、女人及生活的艺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页码:15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9787505726185
·条形码:9787505726185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芝麻与百合:关于男人、女人及生活的艺术》内容简介:芝麻,不是一个开启阿里巴巴财富之门的咒语,而是一个隐喻。任何一个追求品位生活的青年(尤其是男青年)都应该掌握通向智慧宝库的钥匙,那便是亲近经典、分享激情。
百合,是圣洁的象征,代表了女性的忠贞与纯洁。首先要培养女性的外在美,但更要注重她的学识、个性和情感的锻造,她的魅力体现在自身、丈夫和孩子的幸福程度上。
生活中有很多悖论,不要让这些谜团破灭我们的憧憬,让希望的光亮不会因为不可抗拒的岁月而暗淡,用艺术来点亮未来。
作者简介 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1819-1900),英国著名作家、艺术史学家,维多利亚朝代最伟大的艺术评论家。毕生推崇艺术之美与社会功用的合二为一,曾深刻影响过王尔德的思想,被尊为“美的使者”长达半个世纪。其代表作除《芝麻与百合》外,还有《近代画家》、《建筑的七盏明灯》、《野橄榄花冠》等。
编辑推荐 《芝麻与百合:关于男人、女人及生活的艺术》:
牛津大学历史上最经典的演讲,再现古典的英伦生活态度和审美风情。
读书不过是打开一扇美的窗子,重要的是用它来关照自己的生活。
目录
新版作者序
第一讲 芝麻开启国王的金库
第二讲 百合装点王后的花园
第三讲 生活之谜及其艺术
……
序言 现在我已是年过半百之人,除非以后老糊涂了,否则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我仍会坚持自己一贯的原则。我打算整理出版我作品中的一部分,因为我觉得它们虽然历经岁月却依然正确,并且会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依然对读者有价值。然而,在出版时,我不打算全部修订,因此做了一些删减。我这样的老者是跟不上现在的潮流的,写作风格上也一定会和现在的年轻作家有一些不同,我认为按照年轻人喜好的语言风格去整理旧作无疑是浪费时间,我并不认为把一些内容省略掉是不明智的决定;另外,在我以往的作品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急就章,虽然它们都是真实的,有的甚至也成了老生常谈,但是也没有保留的必要了;还有一部分有关宗教的作品,我当时的想法是这一类的作品比较有深度,我自己写得也比较认真,尤其是在表现宗教的坦诚和无畏方面,我下了一些功夫。但是现在看来,我是错了,因为我自己所了解的宗教知识是很有限的,不管是教派和教义,都显得很狭隘。
文摘 第一讲 芝麻开启国王的金库
我们每个人都会拥有一块芝麻饼——还有十英镑。——卢安奇《渔夫》
首先我想请求大家谅解,因为今天晚上我要演讲的题目有些泛泛。事实如此,我所说的国王并不是大家知道的哪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我说的金库里也没有任何的金银财宝;我要谈论的是另外一种财富,虽然它也是物质类的,但绝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些。我曾经想过,就像带朋友去名胜古迹游览那样,先拐弯抹角,然后再突然进入妙处,那种感觉才更具冲击力。但是我也知道,要想让一个人耐心听自己毫无兴趣或者不知所云的演讲是很困难的,所以我还是决定开门见山,而不把自己最想让你们知道的隐藏起来。毕竟这是一个公开演讲,我不愿意让我的听众感到疲乏。我今天要说的国王的金库,就是指隐藏在对我们有益的书本中的财富,以及我们怎样发现、积累我们的财富,我们又应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财富。这个话题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同时也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我不想把这个问题讲得面面俱到,我只是把我一些心得体会来与大家分享。现如今,各类科学飞速发展,教育也是如此,不管是在方式上还是方法上,抑或是教育的层面和深度上,较之过去可谓一日千里。文学对人们的影响层面也更加广泛,每当我看见人们对身边的这一切陷入沉思时,心中那种想法的触动就越来越强烈。
作为一名教师,我与很多不同层次的学校都有一点联系,因此我也有机会接触到来自各个阶层的青年,并有幸收到很多家长的来信。这些信件中,包含了很多父母对子女教育问题的见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父母们,尤其是母亲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生活态度”的教育放在了首位。父母们总是把“能胜任某种‘工作’的教育”当成目标,而且会一直如此教育下去。但是在我看来,他们都忽略了一种本身就非常好的教育,他们甚至连“正确的教育方式”这种概念都很少涉及。他们坚信的是,通过教育可以改变子女的命运,改善生活,他们更实际一些,“通过教育可以让我的儿子穿着更体面一些,在他去拜访别人的时候,可以自信地按响别人的双门铃(可能是富裕家庭的一种象征)并最终可以让自己住上有双门铃的房子。总而言之,教育可以使人生进步。我们所祈求的,我们唯一祈求的就是这样。”父母们却从来没有去设想一下,假使有这样一种教育,它本身就是“人生的进步”,而没有了这种教育,那结果只有“毁灭”。如果父母们能正确认识并接受教育本身,那么他们就会发现其实教育的给予和获得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难;相反,如果他们误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