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营销 >

广告心理学

2010-03-11 
基本信息·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页码:33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561521007 ·条形码:9787561521007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广告心理学 去商家看看
广告心理学 去商家看看

 广告心理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页码:33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561521007
·条形码:9787561521007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厦门大学广告学丛书

内容简介 《广告心理学》是高校广告专业基础课教材。介绍广告心理学基本原理,除介绍广告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发展简史外,着重介绍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如各种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消费者的品牌选择策略、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广告策划的心理依据和方法,如界定广告诉求对象的方法、确定广告目标的心理依据、品牌定位决策;广告说明的原理和方法,如广告的说服机制、塑造企业形象的基本方法、广告诉求方法的评价;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如广告创意的构思方法、广告表现的心理原则、广告引入注意的原理和方法等;媒体策划的心理依据,如四大广告媒体特点、消费者对主要广告媒体的接触心态、广告媒体的心理特点等;广告要素如色彩、画面、语言等的心理效应;广告效果测量等内容。
目录
《厦门大学广告学丛书》序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第二节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广告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广告策略的心理基础
第一节 各种消费群体的心理特征
第二节 消费者的品牌选择策略
第三节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第四节 各类商品的购买心理
第五节 消费者对广告的反应

第三章 广告策划的心理依据和方法
第一节 界定广告诉求对象的方法
第二节 确定广告目标的心理依据
第三节 品牌定位决策
第四节 广告诉求决策及其心理依据

第四章 广告说服的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态度
第二节 广告的说明机制
第三节 广告的说服技巧
第四节 塑造企业形象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 广告诉求方法的评价

第五章 广告表现的心理规律
第一节 广告创意的构思方法
第二节 广告表现的心理原则
第三节 广告引人注意的原理和方法
第四节 广告的视知觉原理及运用
第五节 影响广告语言感知的因素
第六节 影响广告语言理解的因素
第七节 提高广告信息记忆效果的基本方法
第八节 提高和巩固品牌知名度的策略

第六章 媒体策划心理
第一节 四大广告媒体的比较
第二节 主要广告媒体的接触心态
第三节 广告媒体的心理特点
第四节 媒体中广告的位置效应
第五节 广告重复的效果及方法

第七章 广告要素及其心理效应
第一节 广告构成成分的心理效应及创作原则
第二节 广告中画面和语言的配合
第三节 广告颜色的心理效应
第四节 广告中人物模特的作用及运用
第五节 广告大小的心理效应
……
序言 《厦门大学广告学丛书》是在《21世纪广告丛书》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修订并增加选题而来的。
自1993年出版以来,《21世纪广告丛书》得到了国内广告教育界和实务界的欢迎与厚爱,众多院校的广告教育以此作为本科、大专及各类培训教材。1999年以后,在厦门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本套教材陆续进行了修订和改版,作为迈向21世纪的献礼。
2006年,中国和世界的广告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WTO加速了中国与世界的接轨,中国的广告业和广告教育在“量”和“质”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在此情况下,我们认为,经过十多年的使用,《21世纪广告丛书》已完成了它的使命。在高校广告教材一片荒原的情况下,《21世纪广告丛书》作为破土的幼苗催生了广告教育的燎原大火,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广告人才培养模式,向广告界输送了大批栋梁之才。由其改版而来的《厦门大学广告学丛书》,在保留原有体系与特色的基础上,注意接受新的养分,意图为中国广告培养国际化人才。
1983年6月,厦门大学建立国内第一个广告学专业,至2005年8月,我国开办广告学专业的院校已发展到232所,其发展速度之快是新闻传播类其他专业无法比拟的。广告教育发展的成绩令人振奋,这不仅表现为办学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展,还表现为办学模式的科学化以及办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广告教育发展正从“高速”走向“高质”,这是广告学科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必然趋势,是广告业界大发展推动的结果,是媒介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适应市场化办学的改革要求。
文摘 第一章 绪论
在这开门见山的第一章,按照惯例,我们将简要地介绍一下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分析广告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回顾广告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节 广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广告活动是广告人组织、策划的,广告作品是广告人制作设计出来的。广告人策划的广告活动、设计的广告作品,目的是要对消费者的思想、情感、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但是,消费者受到广告的影响及其程度因广告活动不同而异。柯达胶卷系列电视广告的幽默和人情味让人久久难以忘怀,万宝路广告气势磅礴的场面虽然过去了许多年,却仍然历历在目。恒源祥广告那“发羊财”、“羊羊羊”烦人的叫声还在耳边,而类似恒源祥的产品广告,叫声虽然同样烦人,却早已
消雾散。20世纪90年代铺天盖地的“脑黄金”葬送了史玉柱以及他的“巨人”帝国,而今铺天盖地的“脑白金”却又奇迹般地救活了史玉柱。也就是说,有的广告活动对人产生了深刻的正面影响,有的影响不大,有的甚至产生负面影响;有的广告只对人的认识产生影响,有的却对人的认识、情感和语言都产生了影响。广告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影响程度是大还是小,都与广告活动的组织策划水平、广告设计制作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使广告产生预期的影响力,就需要对广告活动与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的实质做深入的探讨。广告心理学就是探索广告活动与消费者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学现象及其存在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