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科学与自然 >

技术哲学讲演录

2010-03-11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24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300107109/9787300107103 ·条形码:9787300107103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技术哲学讲演录 去商家看看
技术哲学讲演录 去商家看看

 技术哲学讲演录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页码:24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300107109/9787300107103
·条形码:978730010710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人文大讲堂

内容简介 《技术哲学讲演录》讲述了:2007-2008年间,作者在东南大学等地的讲堂上以技术哲学为主题做了多次讲演,《技术哲学讲演录》是其中七次讲演的录音整理稿结集。在这些“当场发生”的哲学运思中,作者试图把技术阐释成人的存在方式或“存在论差异”,阐释成人类文明活跃而又实际的构成要素,从而构建一种非本质主义的技术存在论框架。在这种新的技术存在论框架下,技术中性论、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受到了批判,技术与人性的自我构造、技术之中渗透着的政治要素以及现代技术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则得到了新鲜而生动的说明。
作者简介 吴国盛,1964年9月生于湖北广济。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哲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理学学士(1 983)、哲学硕士(1986),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1 998)。曾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1986-1999),1997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近著有《时间的观念》(2006)、《反思科学》(2004)、《让科学回归人文》(2003)、《自由的科学》(2002)等。
编辑推荐 《技术哲学讲演录》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技术的人文本质
什么是技术
对现代技术的一种理解
问答

技术与人性
生物本能贫乏论
心理能量冗余论
技术的三个类别
问答

技术与政治
技术有政治吗
技术的政治批判
三种技术观

技术与哲学
技术哲学的历史性缺席
技术哲学的兴起
技术作为存在论差异
问答

技术作为存在论差异
准备性的说明
技术作为存在论差异
问答

什么是科学
希腊理性科学
现代求力科学

近代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督教背景
世界的图景化
……
序言 2007年4月,我应东南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陆挺先生邀请,在东南大学讲过一次“技术的人文本质”;次年,他进一步邀请我就技术哲学的同一主题连续做了三次讲演。正是这四次讲演的内容,构成了本书的主体。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技术的时代,技术对于今日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惊人的、不可思议的决定性影响,但技术却不是传统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因而从未得到深入而全面的反思。人们对于技术的看法,相当程度上仍然囿于技术中性论和人类中心论,认为技术只是人手中随意摆弄的工具;技术的后果很严重,但根子仍然在人。然而,人又是什么?人性何以构成?简单地把技术问题归为人的问题,实际上掩盖了问题。
文摘 我们每个人都有意向性——你想干嘛呀,你想到哪儿去啊,这都是目的论的讲法。动物也有目的性,一只小狗就想把那个骨头叼过来,你让它叼,那就符合它的目的;不让它叼,就阻止了它实现自己的目的。植物也有目的,一棵小树苗意欲成为一棵参天大树,这就是它的目的。对亚里士多德来说,甚至一块石头从天上往地下掉这件事情,也是目的论的。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物理学》那本书里,给出了一整套关于地面上物体运动目的的解释。简单说来,他有一个“天然处所”的概念,认为每一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天然处所”。世界由四种元素构成:土、水、气、火。土的天然位置在底下,火在上面,气在火的底下,水在土的上面。一块石头,它的主要元素是土构成的,所以它的“天然处所”是在地面上,它之所以从高处往下掉,原因是它必须回到自己的天然处所,也就是要“回家”。重物下落的过程,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本质上是一个回到天然处所的目的论过程。
近代以来韵科学彻底地否弃了希腊人的目的论。从伽利略开始,科学从研究这个why转向了那个how。目的论是关于why的学问:你为什么要往那边走啊,因为那是我家呀;你为什么到食堂去啊,因为我要吃饭啊;这个石头为什么掉下来呀,它也要回家啊,它家在地上。这是目的论解释。近代科学不承认有why的问题——why的问题或者是个伪问题,或者是不可解的问题——他要研究那个how,怎么样运动,如何运动,而不研究为什么。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