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传记 >

巴拉克·奥巴马

2010-03-10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20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302181209/9787302181200 ·条形码:9787302181200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巴拉克·奥巴马 去商家看看
巴拉克·奥巴马 去商家看看

 巴拉克·奥巴马


基本信息·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页码:20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302181209/9787302181200
·条形码:978730218120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Barack Obama

内容简介 《巴拉克·奥巴马》作者希瑟?莱尔?瓦格纳,2004年7月,巴拉克?奥巴马在民主党全国会议上一鸣惊人,而后闪耀政坛。时隔三年,这位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年轻国会参议员更以排山倒海之势加入到美国总统宝座的有力争夺当中,一段传奇正在上演。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政治家也有自己的美国梦。 巴拉克?奥巴马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的肯尼亚人家庭,2岁那年的父母离异使其辗转夏威夷和印度尼西亚。长大后,他曾经参加社区组织工作,服务选民,帮助社会下层民众,逐步进入政界。凭借在2008年总统预选中的优异表现,奥巴马让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所谓梦想并非遥不可及。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希瑟?莱尔?瓦格纳 (Heather Lehr Wagner) 在社会政治领域出版过30余部著作,主要关注成功人士的生活经历。她在杜克大学获政治学学士,并在威廉与玛丽学院获政府学硕士学位,现与家人生活在美国宾夕法尼亚。

译者简介
米拉 曾为自由职业翻译,为中央电视台、赛迪网、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等多家影视传媒及出版机构翻译作品,涉及美国CBS、日本NHK、英国BBC等进口纪录片、电视剧集、专题片的译制,具体包括音乐、体育、汽车、时尚、IT等各类题材不一而足。已出版的译作有《国际营销策略》、《敏捷项目管理》、《建筑估算基础》、“最新欧美时尚网络小说双语丛书”之《圣诞天使》、《蜘蛛咒》、《赛迪娜在贝尔多星球》、《隐身斗篷》等。现在某世界500强企业任职。

编辑推荐 他是伊利诺伊州最年轻的黑人民主党议员,是美国政坛的一颗新星,是美国希望的象征,现在是美国下一任总统选举的候选人,更有可能成为第一位美国黑人总统。 读《巴拉克·奥巴马》奥巴马帅气的笑脸、复杂的身世、从底层爬起的个人经历,都被认为是“美国梦”的最佳注解。有人将奥巴马比作新一代的肯尼迪,年轻有为,将开启美国一个新的时代。 奥巴马的多元文化背景和他同选民互动的能力,使他成为美国总统竞选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物。以他的多种族出身和平民风采,奥巴马给美国政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他不仅是政坛新秀,更是励志典范。
目录
第一章 竞选伊始
第二章 家族渊源
第三章 别样童年
第四章 跌宕的青年时代
第五章 社区活动组织者
第六章 学习深造
第七章 伊利诺伊州议员
第八章 冲刺美国参议院
第九章 来自伊利诺伊州的参议员
奥巴马大事纪
美国历任总统
基调演讲
今晚,此刻,我们相信
更完善的联邦
……
序言 随着美国总统竞选进行得如火如荼,黑人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在美国政坛迅速蹿红。他受欢迎的程度,绝对可以与明星大腕相媲美。这个草根出身的非裔美国人,用他独特的传奇经历、非凡口才、坚韧毅力和竞选中所取得的不俗战绩,向美国民众全情演绎了一个现实版的美国梦,在他的身上,人们看到了希望的伟大,梦想的力量,而且这一切可以超越宗族与肤色。
奥巴马的身世颇不寻常,他本人是美国黑白混血儿,生于美国夏威夷,父亲是黑人,来自非洲的肯尼亚,母亲则是生长在美国白人社会的堪萨斯女子。父亲于奥巴马2岁时就离开了他, 母亲后来改嫁,带着奥巴马来到印度尼西亚,在那里他度过自己的童年时光。10岁时,奥巴马重返夏威夷,继续学业。后来,他先后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法学院,还曾当选《哈佛法律评论》创刊以来的首位黑人主编,也曾出任民权律师和州参议员。2004年夏天,在波士顿举行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奥巴马发表基调演讲,高潮迭起,异彩纷呈,让人耳目一新,并从此一跃成为政坛新星,甚至当时就有人断言他完全有能力竞选美国总统。
可是少年时代的奥巴马却因如此家庭出身和经历,饱受煎熬。他一直都在为搞清楚自己到底是谁的问题而苦苦挣扎,想要理解对他产生过诸多影响的各种文化,更无法判定究竟该怎样定位自己。他母亲坚信人性本善,对于生命和大自然所创造的奇迹有着深刻领悟。她鼓励奥巴马积极了解各种宗教和文化,并希望他能兼容并蓄,触类旁通,将其中共有的美德为己所用。但小奥巴马却曾一蹶不振,一直为找不到自己的信仰和归属而感到痛苦迷茫,甚至曾一度沉迷于酒精和大麻,试图麻痹失落的自己。
在大学期间,奥巴马逐渐找回了自己。毕业后,奥巴马来到芝加哥的一个穷人社区从事社区工作,这段工作经历让他发现自己身上的宗教情结,最终皈依了基督教,并决心立足公共事业,为普通民众争取更多权益。为此,奥巴马还特意来到哈佛大学法学院继续深造。他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原本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高薪阶层,但奥巴马毕业后,却选择重返芝加哥,到一家小型律师事务所工作,因为它主要关注民权和住房歧视案件,多为低收入群体服务。
这些服务于社区大众的经验,让奥巴马选择了民生的定位,乐于倾听百姓的心声。1996年,他当选伊利诺伊州州参议员,从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继而,2004年,奥巴马入选美国国会,当前还是国会中唯一的黑人参议员。2008年2月,奥巴马正式宣布参加当年美国总统大选角逐。
竞选时至今日,奥巴马的成绩可圈可点,人们对他参选反响强烈。奥巴马参加总统竞选的真正意义并非在于他最终的成败,而是通过他传奇的经历,人们更可以看到自己也可以有着伟大的希望和梦想,自己的家人以及国家都可以有这样伟大的希望和梦想。
文摘 2007年2月10日,在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旧州议会大厦前聚集了约有一万五千人之众。之所以要选在议会大厦举行集会,是因为这里曾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虽然大楼经重建改造,已与当年大相径庭,但就在这里,亚伯拉罕·林肯于1958年发表了其著名的演说《分裂之家》,并大胆提出:“我相信这个半奴隶制半自由的政府不能长存。”这个演说标志着他竞选美国参议员的开始。作为律师和政治家,林肯在议会大厦度过了很多的日日夜夜。1837年他还以州议员的身份参加了伊利诺伊州议会的迁址工作,将议会从万达利亚迁至斯普林菲尔德。在1860年竞选总统期间,林肯曾在这里多次召开过会议。遇刺后,他的遗体就曾停放在大厦众议院厅之中。
然而在2007年2月10日的这一天,人们在零下11摄氏度的严寒中,翘首企盼另一个重要历史性时刻的到来。来自伊利诺伊州的45岁年轻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在众人欢呼和掌声中走上台来,讲到:“就在旧州议会大厦前,林肯曾号召自我分裂的议会团结起来,现在这里依然有我们共同的希望和梦想,今天,站在大家面前,我正式宣布将参加美国总统竞选。”
奥巴马继续将自己的竞选与当年的林肯密切相连。他说:“大家来到这里,是因为相信可以成就一个伟大的国家,可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追逐理想,为力求实现一个更加伟大团结的合众国而做出自己的贡献。”他还讲到自己在竞选中所持的重要政治立场:“就在此时此刻,让我们大声宣布,在新任总统第一任期结束时,美国将拥有最广泛的医疗保障制度。”
奥巴马此番参加总统竞选并不出人意料,但民众对他的热情却是空前高涨,这表明,仅仅几年的公众生活已把奥巴马和选民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选择州议会大楼作为宣言地点,对奥巴马个人而言也是意义非同寻常,因为十年前他就是在斯普林菲尔德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2004年入选参议员之前,他就一直在伊利诺伊州议会供职。
“我承认,宣布参选有些狂妄,有些鲁莽……”
听到这里,人群齐声大喊:“一点儿不。”
--奥巴马2004年首次当选联邦参议员。作为华盛顿政治圈的“新面孔”,奥巴马在演讲中坦率表示,自己的从政经验嫩了一点。
奥巴马在演说中称自己在国家政治方面相对而言缺乏经验,但继而将这种不足称为是自己的某种优势。“我知道自己参加总统竞选有些自以为是,有些冒失鲁莽,”他说,“我知道自己并未花过很多时间认真学习华盛顿政治家的工作方式。但我在那里已工作很久,所以深知华盛顿现有的工作方式必须要改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