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码:22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17114657/9787117114653 ·条形码:9787117114653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蔬菜营养健康 |
 |
|
 |
蔬菜营养健康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码:22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17114657/9787117114653
·条形码:978711711465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蔬菜营养健康》论述了我国居民经常食用的蔬菜及其食疗保健功能,讲解了有关蔬菜的基本营养知识,首先介绍了古老而新兴的芽类蔬菜,进而是种类繁多的茎叶类蔬菜,有保健功能的块根类蔬菜,招人喜爱的果实类蔬菜,有抗癌功能的花类蔬菜,食疗价值高的瓜类蔬菜,营养丰富的豆荚类蔬菜,芳香类蔬菜,天然的食疗佳品野菜,以香椿为代表的木本类蔬菜,海洋海藻类蔬菜等。以及近年市场上出现的特色蔬菜,具有抗癌保健功能的蔬菜等常用菜百余种。《蔬菜营养健康》内容丰富,文章深入浅出、结构严谨,科学性强,图文并茂。
中国最早的农耕专著《齐民要术》收集蔬菜20多类,100多个品种(包括豆荚类蔬菜);充分体现了食物原料多样性的原则。中华民族的传统膳食结构具有广杂性、主从性和匹配性,不仅符合人类消化道的组织结构,适应人体生理全面营养的需要;还缩短了人类食物链,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自然农业资源,提高食物资源效益,特别是种类繁多的蔬菜发挥了重要的健康作用!
作者简介 赵霖,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研究员,博导。多年来从事生物化学、微量元素与营养生理学研究,现任全军保健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保健委员会预防保健会诊专家;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常务理事;国家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被国家卫生部聘为“首席健康教育专家”,2007年被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新闻出版署、广电总局联合授予“先进个人泰献奖”。 赵霖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多次赴慕尾黑技术大学营养生理研究所进行客座研究,对食药兼用的“松花粉”营养生理功能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开展了中国绿茶、乌龙茶、花茶、红茶中茶多酚的研究。 先后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多项,所著《中国人怎么吃》获“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二等奖。《首席专家赵霖谈——平衡膳食,健康忠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队饮食营养新说》下发到全军每个连队,《科学饮食防“非典”》等书配合了抗击“非典”的斗争。近年出版了《民以食为天》光盘与书,《食以善入、食亦杀人——我们的孩子该怎么吃?》等书。
编辑推荐 《蔬菜营养健康》: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目录 蔬菜在中华民族传统饮食中的地位
1."菜之于人,补非小也"
2.蔬菜"疏通壅滞",有防病之功
3.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
4."食不可无绿"
5."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食物是"神"造的,食物是最好的药物
1."药片文化"还是饮食文化
2."药补不如食补"
3.药食同源,寓医于食
蔬菜的营养价值
1.蔬菜的食用部位和营养
2."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蔬菜的颜色与营养
3.蔬菜富含"植物营养素"——有抗氧化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4."五果当为助",水果不能代替蔬菜
5.生食蔬菜利弊何在
6.蔬菜生吃不一定最有营养
7.蔬菜的科学烹饪
8.哪些蔬菜有毒,不能吃
古老而新兴的芽类蔬菜
1.人类最早无土栽培的蔬菜——黄豆芽
2.中国的蔬菜大使——绿豆芽
"凡草可食者,通名为蔬"——茎叶类蔬菜
1.中国蔬菜之王——白菜
2.可治胃疾的洋白菜(甘蓝)
3.俗称"起阳草"的韭菜
4.有"药芹"之称的芹菜
5.红嘴绿鹦哥——明目通便的菠菜
6.可消肿化瘀的油菜
7.能暖"元阳"的茴香
8.佛罗伦萨球茎茴香
9.补血佳蔬——苋菜
10."春食荠菜赛仙丹"
11."南方奇蔬"——空心菜
12.人人爱吃的雪里蕻——芥菜
13."春食其苗、夏食其心、秋食其茎、冬食其根"的大头菜
14.道家五荤之一,芳香健胃的香菜
15.可"行肝气",药食兼优的苘蒿
16."补脾健胃"的蒿子秆
17."客来不用茶和酒,紫背天葵酌满情"
18.生食清脆爽口的生菜
19.游子思乡的寄寓——"莼鲈之思"
20.大葱——脑力劳动者的"绿色补品"
21.抗癌蔬菜圣品——芦笋
22."千金菜"——莴笋
23.茭白——"江南三大名菜"之一
24."佳蔬良药"——百合
25.可蔬可药的食疗佳品——洋葱
26.大蒜——地里长出来的青霉素
27."药食兼优"话慈菇
六 具有保健功能的块根类蔬菜
七 招人喜欢的果实类蔬菜
八 抗癌、健康的"花"菜
九 食疗价值高的瓜类蔬菜
十 营养丰富的豆荚类蔬菜
十一 以香椿为代表的木本类蔬菜
十二 芳香类蔬菜
十三 天然生态有机食疗佳品——野菜
十四 海洋蔬菜——海藻类食品
十五 近年市场上出售的特色健康蔬菜
十六 预防癌症不依靠营养素,而是要依靠食物
十七 膳食营养的干预可有效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结语
参考书目
……
序言 古籍《尔雅》称:“凡草可食者,通名为蔬。”中华民族遵循“食不可无绿”的祖训,人均蔬菜摄入量达500克/日;相比之下,西方膳食,特别是“洋快餐”中动物性食物过多,蔬菜摄入量严重不足。《本草纲目》“菜部”前言中指出:“五菜为充,所以辅佐谷气,疏通壅滞也。”古代先贤已认识到蔬菜有“疏通壅滞”之功。正如李时珍所述:“谨和饮食五味,脏腑以通,血气以流,骨正筋柔,寿命可以长久,……菜之于人,补非小也。”蔬菜是人类食物中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生物活性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在维护健康,保证膳食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第一部农耕专著《齐民要术》中收集谷类、豆类植物十多类,两百余种;蔬菜二十多类,一百多个品种;鱼、肉、蛋百余种。形成了以谷物、豆类为主,进食足量蔬菜,以动物性食物作为补充,兼食水果的中华民族传统膳食结构。
本书论述了我国居民经常食用的蔬菜及其食疗保健功能,讲解了有关蔬菜的基本营养知识。首先介绍了古老而新兴的茅类蔬菜;进而是种类繁多的茎叶类蔬菜;具有保健功能的块根类蔬菜;招人喜爱的果实类蔬菜;抗癌、健康的“花”菜;食疗价值高的瓜类蔬菜;营养丰富的豆英类蔬菜;以香椿为代表的木本类蔬菜;芳香类蔬菜;天然生态有机食疗佳品——野菜;海洋蔬菜——海藻类食品;近年市场上出现的特色健康蔬菜;以及具有抗癌保健功能的蔬菜等常用菜百余种。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0)向世界各国推荐:“每日五果蔬”;即要求成年人每日进食至少5种蔬菜水果,而且数量要超过400克,作为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保持膳食平衡的方法。2008年世界著名营养学家戴维斯·赫伯博士在北京指出:'全球都发现中国的营养状况在恶化,居民肥胖、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不健康的饮食方式——如美式快餐等泛滥。中国人摄入的蔬菜水果越来越少,严重影响健康!”
中国传统膳食结构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具有广杂性、主从性和匹配性,内涵丰富,保健养生功效明确,适合人类消化道的生理结构和全面营养的需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度智慧。因此,引导全民族科学合理地进行食物消费,是提高中华民族健康素质的重要举措!
兹以此书献给我们热爱的祖国!
献给伟大的中国人民!
文摘 一 蔬菜在中华民族传统饮食中的地位
中国地大物博,地理气候万千,粮食、蔬菜、果木等作物种类繁多,自古“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一“养助益充循自然”的平衡膳食理论,便成为中国烹饪饮食文化生存的基础。中国传统膳食提倡食物来源多样化,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因此具有广杂性、主从性和匹配性。中华民族伟大的农业文明,为人类选择和生产了极其丰富的食物原料,充分体现了食物来源生物多样性的原则。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态农业的成功实践,为“寓医于食”、利用饮食养生保健,奠定了物质基础。
蔬菜自古便是人类的重要食物。古籍《诗经》里提到的132种植物中,蔬菜有二十余种。战国及秦汉时期食用的主要蔬菜有5种,“葵”.当时被称为“百菜之主”,现在称冬寒葵或冬寒菜,因口感欠佳,唐代以后种植逐渐减少,明代以后不再当蔬菜看待。“藿”是先秦时期的主要蔬菜——就是大豆苗的嫩叶;韭、葱,蒜则是常用的调味品,在蔬菜中独成一属。《汉书?召信臣传》中记载和描述了在温室里生产葱、韭的情况,并把温室里培育出的韭菜称为“韭黄”。萝卜、蔓菁等根菜类蔬菜的许多优良品种在秦,汉时代便已培育出来,《吕氏春秋?本味篇》中“蔓菁”就享有“菜之美者”的盛誉,当时还当粮食食用。茄子、黄瓜、菠菜、扁豆、刀豆等都是在魏,晋至唐、宋时期,陆续从国外引种的。茄子原产印度和泰国,黄瓜最初叫胡瓜;菠菜是唐代贞观年间由尼波罗国(今尼泊尔国)传入我国的,最初叫“波棱菜”,后称菠菜;扁豆原产地是印尼爪哇,南北朝时传入我国;刀豆原产于印度,唐代时传入我国。自宋代以来,国内蔬菜种植地域更加广泛,培育出一些非常重要的蔬菜品种,如茭白和白菜等,种植蔬菜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苏东坡曾有诗云:“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可见,当时在春天就可以吃到新鲜蔬菜了。在元、明、清代,原产于北欧的胡萝卜由波斯国传入;辣椒和番茄等则由欧洲传入我国。到清代末期,现在食用的蔬菜品种基本上都已经出现了。
1.“菜之于人,补非小也”
《说文解字》一书称“莱者,采草也”,古人为了生存采摘果菜为食。古书《尔雅》中记载说:“凡草可食者,通名为蔬。”神农尝百草,把它们分为可食的莱和不可食的草,不宜常食、有药效的称为草药。《辞海》称“菜”为“蔬类植物的总称”。李时珍说:“凡草木可茹者谓之菜,韭、薤、葵、葱、藿,五菜也”。英文中的“素食主义vegeta rian”一词并非来自“蔬菜(veget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