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24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7508617630/9787508617633 ·条形码:9787508617633 ·版本:第1版 ·装帧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越简单,越赚钱 |
 |
|
 |
越简单,越赚钱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页码:24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7508617630/9787508617633
·条形码:978750861763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你是一个投资新手,完全不知从何下手?恭喜你,这意味着你还没有犯那些愚蠢而又代价惨痛的错误。无须体验惨痛的教训,利用《越简单,越赚钱》提供的知识,你完全可以避免失误,将损失降到最低。你有一点投资经验,却常在作出决策时迟疑不决?
没关系,《越简单,越赚钱》会为你规划理财前途,提供一套通俗易懂而又切实可行的投资知识,让你轻松走上致富之路。
你是一个经验老到的投资者,却有不少惨痛的教训?
是作出改变的时候了,忘掉股评人的陈词滥调,忽略理财师的滔滔不绝,合理规划,理性投资,维持简单而长期的投资组合,明天一定会更好!
作者简介 泰勒·拉里莫尔,加拿大劳工联合会委员,被《财富》杂志称为“先锋顽固派长老”。
梅尔·林道尔,金融分析师,是晨星网“先锋顽固派论坛”的领袖。
迈克尔·勒伯夫,博士、作家、职业演讲家。迄今出版的8本书销量超过200万册,被翻译成10多种外语并且被改编成17类广播和电视节目。
媒体推荐 巴菲特不可能告诉你如何成为巴菲特,而博格却可以将自己的投资原则详尽阐述,和盘托出,使我和上百万的投资者能在20年后令别人羡慕不已,并让我们能在这充满着变数的20年中高枕无忧。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
编辑推荐 《越简单,越赚钱》:“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教你轻松理财。投资菜鸟必读,理财傻瓜必备。
★选择过一种稳健的理财生活。我们需要付清信用卡欠款,建立应急基金,将开支置于掌控之中: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过一种比期望值低的生活,因为这是达到理财自由的关键。
★尽早储蓄,定期投资。投资得越早,享受符合投资收益的时间就越长。
★了解我们所能采用的各种投资类型,如股票、债券和信托基金。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信托基金能在同一投资中提供多样化选择。切勿投资自己一无所知的东西。
★资产分配计划要视个人情况、理财目标、时间范围、需求和冒险意愿而定。高收益和高风险相伴相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投资计划要尽可能简单。
★成本至关重要。我们无法控制市场收益,但能控制我们的投资成本。佣金、费用、信托基金开销比例能消耗很大一部分的投资收益。尽可能降低成本。
★追求市场预测和业绩预测是不明智的投资策略。它们能使投资者所选择的基金业绩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并且无法达到预期理财目标。
★切勿听信基金广告的“噪声”,不要被每天的新闻事件干扰。避免热点投资或跟随那些涌向危险边缘的投资者。相信“这次会有不同”的观点会对投资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若想成为成功的投资者,我们需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情绪左右投资决定的做法会危及财富。
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
别信理财的忽悠,忘掉复杂的投资模型,牢记简单的原则,就可以让财富成倍增长。
目录 序
引言
第一部分 成功投资基础篇
第一章 安全理财
第二章 早行动,早赚钱
第三章 股票和债券入门
第四章 基金投资入门
第五章 该存多少?
第六章 越简单越好
第七章 资产配置
第八章 降低成本
第九章 投资多样化
第十章 市场永远无法预测
第十一章 飞来横财
第十二章 不要迷信顾问
第二部分 成功投资进阶篇
第十三章 至关重要的重组
第十四章 相信自己,远离“噪声”
第十五章 控制情绪,挑战自我
第十六章 灵活理财,富足晚年
第十七章 你需要何种保险?
第十八章 遗产规划
第十九章 祝你成功
……
序言 《越简单,越赚钱》是一本非常棒的、诙谐而又充满智慧的书。我成年以后就一直从事投资业务。让我十分欣慰的是,本书的三位作者,博格社团的主要负责人,拉里莫尔先生、林道尔先生和勒伯夫先生对于投资的见解十分明智。正如他们所言,投资行为“与生活中的大部分事情是如此不同”。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金融市场从本质上讲就是一个封闭系统——一个投资者的获益就意味着同一市场上其他投资者的损失。本书的作者认识到了这样一个永恒的事实:作为一个整体,投资者们毫无优势可言,与市场的博弈总是一个零和游戏(如果再算上投资成本,那就成为实实在在的必输游戏)。重要的是,他们认识到,依赖于那些对于生活中大多数挑战都可行的典型的常识方式,“绝对会让你越来越穷”。例如在书中他们提醒大家在投资时不要遵循以下生活准则。
文摘 插图:

美国政治中心的金钱和权力网络施加自己的影响。有的说客因触犯法律而身败名裂,而更多的说客仍在为这个机器提供动力。有人说,游说行业是华盛顿的永动机,一旦开启就不会停止,而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曾经,联想、中海油和中银国际等企业都在华盛顿重金聘用政治说客,试图影响美国有关政府部门和立法机构对这些企业在美国的产品营销、并购和融资方面的政策和决议。联想曾花年薪30万美元请了个说客;中海油在竞购尤尼克的过程中,请说客、公关公司进行政府和媒体公关,短短几个月就花了300万美元。
徐曙光的生意是属于地区性的,尽管不涉及到华盛顿,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地方政府也同样需要“关系学”来打理。如果你“得罪”了某个官员,又需要找他办事,虽然只要是美国法律有相关规定的,他就不敢不办,但在时间和步骤上,却又有快慢之分,一场“太极拳”打下来,足够把你拖得心力交瘁。但如果你赢得了他的“欢心”,则很可能得到更多的“增值服务”。另外,任何法规都有解释的余地,偏差也会很大。
在美国,所有官员都是由民众投票产生。如果你能帮到他,对他的竞选有利,比如给他投票,甚至帮他去拉票或者宣传,对方当然会大为感激。但有一点,假如对方果真竞选成功了,出于避嫌,官员是要回避直接支持你的商业项目的(但也说不定会通过其他渠道“玉成”此事)。而且在美国,假如你请政府官员吃饭,人均超过35美元,这个官员就必须自己埋单。若是你要想以送礼来“打动人心”,这更加不可能,曾经就发生过美国的农业部长因为收了一些总价值2万~3万美元的戏票,被执法机关调查处理的事情。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的关系学可能是一个更高层面的问题。虽然你的选举支持和送礼等直接行为未必能有直接回报,但对方曾经获得过你的支持是不会忘记的,这是一项非常长久的投资。
在放长线钓大鱼方面,美国公司普遍做得比中国公司要好。比如说,他们进入中国市场之后,通常热心于公益事业、各种慈善活动,跟官员、企业家、媒体等常常沟通,帮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这样一来,有什么相关的事情,人们往往是第一个就想起这样的公司,愿意与之开展合作。
比如说,在美国,政府采购是个很大的市场,2004年的采购市场金额达到22 000亿美元。如果你和政府官员的关系好些,有些政府采购项目,他们会直接打电话问你,甚至有时候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会直接选择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