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宗教学是什么

2010-03-10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7301056648 ·条形码:97873010566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丛书名: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宗教学是什么 去商家看看
宗教学是什么 去商家看看

 宗教学是什么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7301056648
·条形码:978730105664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丛书名: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

内容简介 《宗教学是什么》是丛书中的一本,如果您是中学生,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扩大你的知识面,这有助于提高您的写作能力,无论写人、写事,还是写景都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展开,从而加深文章的思想性,避免空洞无物或内容浅薄的华丽辞藻的堆砌(尤其近年来高考中话题作文的出现对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及知识面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与自然科学知识可提供给人们生存本领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它帮助您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给您做人的道理。
作者简介 张志刚,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宗教文化学导论》、《猫头鹰与上帝的对话——基督教哲学问题举要》、《走向神圣——现代宗教学的问题与方法》、《理性的彷徨——现代西方宗教哲学理性观比较》等。


媒体推荐 总序
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事业既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也同样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是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要顺利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就是如何设法使我们每一个人都获得全面的发展。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学习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也得学习、掌握人文科学知识。
江泽民主席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人文氛围,正如有些学者提出的那样,因为人文和艺术的教育能够培养人的感悟能力和形象思维,这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科学的知识对于我们来说要显得更为重要。我们迄今所能掌握的知识都是人的知识。正因为有了人。所以才使知识的形成有了可能。那些看似与人或人文学科毫无关系的学科,其实都与人休戚相关。比如我们一谈到数学,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点、线、面及其相互间的数量关系和表达这些关系的公理、定理等。这样的看法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却是不准确的。因为它恰恰忘记了数学知识是人类的知识,没有人类的富于创造性的理性活动。我们是不可能形成包括数学知识在內的知识系统的,所以爱因斯坦才说: “比如整数系,显然是人类头脑的一种发明,一种自己创造自己的工具,它使某些感觉经验的整理简单化了。”数学如此,逻辑学知识也这样。谈到逻辑,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枯燥乏味的推导原理或公式。其实逻辑知识的惟一目的在于说明人类的推理能力的原理和作用,以及人类所具有的观念的性质。总之,一切知识都是人的产物,离开了人,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都将得不到说明。
因此我们要真正地掌握、了解并且能够准确地运用科学知识,就必须首先要知道人或关于人的科学。人文科学就是关于人的科学,她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具有什么样的本质。
现在越来越得到重视的管理科学在本质上也是“以人为本”的学科。被管理者是由人组成的群体,管理者也是由人组成的群体。管理者如果不具备人文科学的知识。就绝对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但恰恰如此重要的人文科学的教育在过去没有得到重视。我们单方面地强调技术教育或职业教育。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素质的教育,这样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某一门学科的知识。充其量能够脚踏实地完成某一项工作。但他们却不可能知道人究竟为何物。社会具有什么样的性质。他们既缺乏高远的理想。也没有宽阔的胸怀,既无智者的机智,也乏仁人的儒雅。当然人生的意义或价值也必然在他们的视城之外。这样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青年”。
编辑推荐 作者张志刚,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宗教文化学导论》、《猫头鹰与上帝的对话:基督教哲学问题举要》、《走向神圣:现代宗教学的问题与方法》、《理性的彷徨:现代西方宗教哲学理性观比较》、《宗教学是什么》等。
目录
阅读说明
总 序
引 论 只知其一,一无所知
O.1 倡导者如是说
0.2 百年历程,少年气象
上篇:学术纵横
1.宗教人类学
l.1 弗雷泽
1.1.1 巨制美文《金枝》
l.1.2 削析巫术原理
1.1.3 从巫术到宗教
1.2 马林诺夫斯基
1.2.1 考察生命历程
1.2.2 成年礼和丧礼
1.2.3 原始宗教启示
2.宗教社会学
2.1 杜尔克姆
2.1.1 天壤:神圣与世俗
2.1.2 宗教:社会的神化
2.1.3 方法:社会本题论
2.2 韦伯
2.2.2 治本主义精神根基
2.2.3 世俗化的宗教伦理
……
文摘 书摘
2.2.2 资本主义精神根基
何谓“资本主义精神”呢?这是韦伯首先阐明的一个概念。如果“资本主义精神”一词有所指的话,那么,对象只能是“历史的个体” (a historical individual)。显然,对于历
史个体,不能按“种加属差”的一般公式来加以规定,必须先从历史实在中逐一析取要素,再依据这些要素的文化意义来构成概念。
为此,韦伯选了一份史料,即著名美国作家、政治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的两篇文章, (给一位年轻商人的忠告》和《给希望发财致富者的必要提示》。这份史料不但如实记录厂资本主义精神,更难得的是,跟宗教信仰没有直按关系,可使研究者摆脱先人之见。下面节录几段:
记住,时间就是金钱,一个人靠自己的劳动一天能挣10先令.而他却跑出去或闲呆着半天,尽管花了5便士。也不该只算这些;他实际上花了或不如说仍了另外5先令。
记住,俏瞥就是金钱。要是一个债主到期后还把钱放在我手咀,他便把利息给我了,或者说,把这期间利用这笔钱所能挣到的全给我了。
记住,金钱有繁殖且多产的本能。钱能生钱,生出的钱还能生出更多,以致生生不已。影响信誉的事,哪怕很小也要留心。要是债主清晨5点或晚上8点听到了你的锤声,那会使他半年都觉得宽心;可工作时间,如果他在台球房或小酒馆听到了你的声音,那他
第二天就会派人讨债。
小心,莫以为你拥有的统统是自己的,这是债权人常犯的错误。要避免这个过错。就要坚 持记帐,每天过后逐笔记下你的收入……①
就资本主义精神而言,上述格言式的忠告或许没有概括无遗,但表达得很地道。.它们不仅传授了从商的精明,发迹的路数,而且道出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一种新的伦理观。从核心内容来看,富兰克林所主张的“至善”一一尽力赢利,祛除了享乐主义成分,使赢利不再是满足物质欲望的手段,而直接成厂人生的目的。因而,在现代经济制度下,只要挣得合法,便是精于“天职” (calling)。
其实,人负着天职的责任.这种我们今天很熟悉、却并非理所当然的特殊观念,正是资本主义文化的社会伦理中最富有特点的东 西,而且在某种意义上, 也就是资本主义文化的根基所在。
韦伯指出,从西方文化传统来看,上述“显著特点”或“文化根基”有着深远的宗教背景。那么,资本主义与宗教信仰的关系何在呢?主要在于,资本主义精神与新教禁欲主义的“亲和性” (affinity)。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