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战争的革命
基本信息·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页码:224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4月 ·ISBN:7801514424 ·条形码:9787801514424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导弹:战争的革命 |
 |
|
 |
导弹:战争的革命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海潮出版社
·页码:224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4月
·ISBN:7801514424
·条形码:9787801514424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包括:内容。
作者简介 吴凤明,江苏人,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和国防大学。现为国防大学教务部参谋。著有《幸免的战祸》、《导弹战》、《陆战之王》等书籍。
媒体推荐 引言
在刀枪剑戟拼杀的冷兵器时代,是元帅的战场,在大炮、飞机、坦克对峙的热兵器时代,是将军的战场;而在智能兵器时代,将是校尉官的战场,车长、机长、艇长即可决定战场上的胜负,因为他们操纵着导弹。
2000千米外发射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在伊拉克的通信大楼内爆炸,爱国者导弹准确地截杀“飞毛腿”,斯拉姆空地导弹“百里穿洞”突袭电厂,哈姆反幅射导弹剜去了一只只“千里眼”,响尾蛇和麻雀空空导弹撕毁了一架架米格飞机,狱火反坦克导弹吞噬了一群群铁甲战车……军专家家们惊呼,导弹称雄战场的时代已经到来。
导弹,是现代战争的宠儿,是现代战争武库中高、新科技含量最大的武器。自从1944年6月14日凌晨伦敦上空一阵震耳欲聋的巨响,宣告这个神秘的杀手轰然登上战争舞台之后,导弹便开始了它“上长空缚苍鹰,下深海锁蛟龙”的征战历程。它令以往的“战争之神”——火
炮相形见绌;使“钢铁堡垒”—_坩克、“海上巨无霸”一航空母舰、“蓝天雄鹰”一飞机,以及“深海巨鲸”—潜艇,遭遇到了前所未来的克星,失去了往日那种不可一世的威风。导弹的出现和使用,使战争变得更加奇特、严峻和神秘莫测。导弹已经不仅是战略威慑力量,而且是现代陆、海、空战中的常规武器,在战争中使用越来越频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国军队的重视。
当今世界是“无军不备导”。在20世纪40、50年代,导弹作为一种神秘武器,只有少数几个军事大国才有,而到60年代,导弹已揭开神秘的面纱,开始以尖端武器的面貌,在更多国家的武装力量中装备使用,而且在局部战争中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运用。到70年代,导弹已不再神秘,它已经成为各国军队的常规武器,成为各国武库中的“常备军”。目前,几乎所有国家的军队都程度不同地装备了导弹,大到飞机、军舰,小到单兵都可以携带并发射导弹。导弹武器的拥有及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军事实力大小的重要标志。
现代战场是“无导不成战”。20世纪60年代以来,几乎发生的所有著名的局部战争,包括越南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英阿马岛战争、海湾战争以及科索沃战争,交战双方几乎都程度不同地使用了导弹武器,从地而到天空,从陆地到海洋,甚至到外层空间,到处都有导弹的身影。可以肯定地说,现代战争,可能看不见人员,但不会见不到导弹。
导弹武器的装备和使用,已经改变了战场的形态,使战场的空间更加广阔,作战进程更加快速,战场指挥员更能直接地实现自己的作战意图。我们相信,随着各种导弹的大量装备、使用,必将导致作战样式、作战方法、作战手段的深刻变革,并将使战役战术原则、作战理论和编制体制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使未来战争更加扑朔迷离。
编辑推荐 《导弹:战争的革命》一书系深层军事图文丛书系列之一,作者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和国防大学。现为国防大学教务部参谋。著有《幸免的战祸》、《导弹战》、《陆战之王》等书籍。全文旨在向读者介绍导弹这一现代战争的宠儿。
目录 导弹总动员
兴旺的导弹家族
战场上的“大哥大”——战略弹道导弹
来自水下的神秘杀手——潜地导弹
战场上的生力军——地地战术导弹
蓝天卫士——地空导弹
……
文摘 书摘
第一代舰空导弹,是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服役的导弹。当时,由于反舰导弹刚刚开始发展,还没有对水面舰艇形成真正的威胁,所以水面舰艇防御的主要对手是飞机。由于当时飞机的飞行高度较高,所以第一代舰空导弹射程一般控制在50千米和20千米左右。
第二代舰空导弹,是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服役的导弹。此间,由于埃及用“冥河”导弹击沉了以色列一艘驱逐舰,从而大大刺激了反舰导弹的发展,反舰导弹和飞机相比,目标小、速度快、能在低空或超低空飞行,所以对水面舰艇的威胁相对更大一些。同时,由于第一代舰空导弹主要是中程导弹居多,对飞机已形成了较大威胁,所以这个阶段的飞机行高度也开始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高空飞行,在舰空导弹的射程之外对舰艇实施攻击;二是低空、超低空飞行,在舰载雷达盲区和舰空导弹的最小射高高度之下飞行。为了对付这两种威胁,第二代舰空导弹开始两极分化,舰队区域防御型导弹继续增人射程,以覆盖全空域、全高度,单舰点防空导弹则人批量研制和生产,以对付低空、超低空飞行目标。
第三代舰空导弹,是70年代未以后发展起来的导弹。此间,由于空中目标机动性能有很大提高,飞行速度加快,制导力式多样化,所以要求新一代防空导弹必须具有反应时间短、命中精度高、飞行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和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舰队区域防空导弹方面,美国为配合“宙斯盾”舰载防空武器系统,研制了作战效能很高的“标准”-I导弹的增程型,后来又发展了中程型和增程型的“标准”-Ⅱ型导弹,成为第三代区域防空导弹中的佼佼者。此外,前苏联还发展了SA—N—6“格龙布”和SA-N·7“牛虻”。其中,各项技术指标均居世界之最的是“标准”-Ⅱ、RIM一67B增程型导弹,它最大射程96—110千米,最大射高24-4千米,飞行马赫数2.5-3,弹长8.23米,战斗部重61千克。第三代单舰点防空导弹有:美国、丹麦和德国联合研制的“拉姆”滚动弹体导弹、前苏联的SA—N—9“克里诺克”,瑞典的RBS一70和以色列的“伯拉克”等。此外,还有“海麻雀”的改进型AIM—RIM一7M、“海狼”的改进型GWS一26、法国正在研制的“萨德尔”和意大利的“信天翁”等。第三代点防空导弹中,射程最远的是SA—N—9,15千米;拦截距离最近的是“萨德尔”,300米;飞行速度最快的也是“萨德尔”,马赫数为2.6;弹体最长的是SA—N—9,3.5米。第三代舰空导弹为对付空中饱和攻击,大都采用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来发现和跟踪目标,反应时间已缩短到5-8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