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宗教
哲学
宗教
艺术
历史
地理
社科
政治
军事
心理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伊朗伊斯兰教史/世界宗教研究所文库
2010-03-10
市场价:¥18.00卓越价:¥14.40为您节省:3.60元 (80折)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伊朗伊斯兰教史/世界宗教研究所文库
伊朗伊斯兰教史/世界宗教研究所文库
市场价:
¥18.00
卓越价:¥14.40为您节省:3.60元 (80折)
全场购物免配送费!
现在有货,登录后根据您所在地址,商品的发货时间会有所不同。 (暂无用户评分、评论 | 写评论)
商品促销和特殊优惠
每购买由卓越亚马逊提供的1件图书产品合格购物商品,另外购买Office 2007 中文家庭和学生版可享受¥20.00 元的优惠。查看详细条款
最佳组合
购买本商品和 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
共计价钱:¥
51.00
元
同时购买共计:
¥42.90元
为该商品打分以改善“为我推荐”
登录为该商品打分
已经有了
基本信息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页码:19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5月
·ISBN:7227031705
·条形码:978722703170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世界宗教研究所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正是想通过对16世纪以来伊朗伊斯兰教历史的追溯,展现其独特面貌背后的内容;并对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观察伊斯兰教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作出解答,即历史上曾经孕育出灿烂的非伊斯兰文化的伊朗,如何转变为今日什叶派穆斯林的精神祖国?原本产生于阿拉伯地区的什叶派,如何在今天常被认为是“伊朗式”的伊斯兰教?在20世纪后期中东地区伊斯兰复兴的浪潮中,为何唯独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体的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并能够在伊玛目隐遁的状态下,在当代建立一个教法学家治理的伊斯兰政府?
本书的导论是对什叶派伊斯兰教所作的一个概述,对什叶派在借助伊朗这个国家发展壮大之前的历史进行了阐述,时间跨度从什叶派传系的第一位伊玛目阿里开始,到15世纪萨法维人在伊朗建立什叶派王朝、以隐遁伊玛目之名进行统治前。同是还对什叶派伊斯兰教的教义、教法学、宗教体制进行了介绍。第一章到第四章基本是按照萨法维王朝、恺加王朝、巴列维王朝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时间顺序展开的,从什叶派在伊朗被确立为国教始,到20世纪后期它再次被确立为国教止,对宗教与伊朗的政治命运之间互相形塑的关系作了梳理。第四章还对同样有什叶派穆斯林的邻国,包括伊拉克、黎巴嫩进行了比较研究。以王朝更迭为主线展开历史陈述,与什叶派伊斯兰教在伊朗奠基、发展、受到贬抑,并再次兴盛的节拍相吻合。结语部分从历史和理论角度出发,对爆发伊斯兰革命并成功建立政教合一政体的原因予以分析,为思考伊斯兰教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提供参考。
附录“十二伊玛目生平”根据作者的资料整理而来,可供研究者和有兴趣的读者参阅。
作者简介
王宇洁,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发表伊斯兰教研究的论文“当代政治伊斯兰的走向”、“教法学家的统治:历史渊源及现实困境”、“伊斯兰教什叶派两大教法学派之争”等十数篇。另有译著三部出版:《当代学术入门:伊斯兰教》(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01年)、《现代世界体系的混沌与治理》(三联书店,2003年)、《世界宗教》(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编辑推荐
本书正是想通过对16世纪以来伊朗伊斯兰教历史的追溯,展现其独特面貌背后的内容;并对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观察伊斯兰教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作出解答,即历史上曾经孕育出灿烂的非伊斯兰文化的伊朗,如何转变为今日什叶派穆斯林的精神祖国?原本产生于阿拉伯地区的什叶派,如何在今天常被认为是“伊朗式”的伊斯兰教?在20世纪后期中东地区伊斯兰复兴的浪潮中,为何唯独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体的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并能够在伊玛目隐遁的状态下,在当代建立一个教法学家治理的伊斯兰政府?
本书的导论是对什叶派伊斯兰教所作的一个概述,对什叶派在借助伊朗这个国家发展壮大之前的历史进行了阐述,时间跨度从什叶派传系的第一位伊玛目阿里开始,到15世纪萨法维人在伊朗建立什叶派王朝、以隐遁伊玛目之名进行统治前。同是还对什叶派伊斯兰教的教义、教法学、宗教体制进行了介绍。第一章到第四章基本是按照萨法维王朝、恺加王朝、巴列维王朝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时间顺序展开的,从什叶派在伊朗被确立为国教始,到20世纪后期它再次被确立为国教止,对宗教与伊朗的政治命运之间互相形塑的关系作了梳理。第四章还对同样有什叶派穆斯林的邻国,包括伊拉克、黎巴嫩进行了比较研究。以王朝更迭为主线展开历史陈述,与什叶派伊斯兰教在伊朗奠基、发展、受到贬抑,并再次兴盛的节拍相吻合。结语部分从历史和理论角度出发,对爆发伊斯兰革命并成功建立政教合一政体的原因予以分析,为思考伊斯兰教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提供参考。
附录“十二伊玛目生平”根据作者的资料整理而来,可供研究者和有兴趣的读者参阅。
目录
序
前言
导论 什叶派概述
第一节 从政治分野到教派分化
……
文摘
书摘
黎巴嫩
黎巴嫩的民族构成较为单一,但宗教结构却非常复杂。1943年黎巴嫩独
立后按照教派主义原则对国家权力予以分配。统一国家的建立对黎巴嫩发展
有利,但教派分权制本身的负面影响也很明显。它强化了教籍高于国籍、宗
派利益高于民族利益的认识,削弱了国家的权威,影响了政治的稳定,成为
日后黎巴嫩政局动荡的主要原因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黎巴嫩国内国外形
势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成为黎巴嫩什叶派有组织的政治斗争的肇端。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什叶派人口增长较快,成为国内第一大社团,要求
改变原有的权力分配体制。但是这一要求遭到处于有利地位的基督教社团的
抵制。同时,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期,黎巴嫩社会和经济发展较快,
贫富差距日益加剧。在国家体制中占优势的基督教马龙派和伊斯兰教逊尼派
,利用政治上的优势为本派谋取利益,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分化。而什叶派社
团聚居的贝卡爷地和黎巴嫩南部仍然是贫瘠、偏远的农业区,政府很少投资
开发。随着社会的变迁,一些原来生活在封闭的小社团中的什叶派穆斯林有
机会接触外面的世界,而他们又只能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可以说,什叶派
社团是所有宗教社团中经济上最落后、政治上最分散的。①他们缺乏参与政
治的传统,没有自己的宗教一政治组织。
但是,黎巴嫩的问题远比其他国家复杂。什叶派穆斯林还要面对随着地
区冲突而来的矛盾和斗争。其中最重要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色列
对黎巴嫩南部的大规模入侵。以色列的入侵。一方面赶走了巴解游击队,使
什叶派如释重负,另一方面又使什叶派感到屈辱,受到威胁。在巴解游击队
和以色列坦克的威胁下,什叶派建立自己政治和武装组织,提高自己政治地
位的愿望日益强烈。内忧外患错综复杂,各种矛盾不断激化,什叶派开始参
与,到政治斗争之中,逐步成为黎巴嫩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阿迈勒
运动(Amal)是黎巴嫩什叶派参与政治斗争的一个标志。1974年,什叶派教职
人员穆萨·萨德尔组建了秘密的群众性组织“被剥夺者运动”。最初这是一
个非军事的政治组织,什叶派社团借此进行合法的斗争。1975年黎巴嫩内战
全面爆发后,该组织以“黎巴嫩抵抗组织”的名称公开活动,并建立武装。
其名称的缩写音译“阿迈勒”,正好构成阿拉伯语“希望”一词,所以又被
称为“希望运动‘阿迈勒运动”。阿
……
查看更多
下一篇
本文网址:
https://www.reader8.net/book/20100310/371591.html
读书人精选
热点排行
宗教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唐和宋的专题研究
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中国
莲华生大士全传·下卷 (全国第一套全面记
闽粤台民间信仰论丛
歌罗西书注释
合众科学译丛:灵魂存在吗
宗教.法治与中国传统 - 俞学明 钱雪松
古典学译丛·想象中的希腊:神话的多重语
星云日记13:法无定法
一日一禅·(2017)(达摩版)(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