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文学 >

陌上香锦蔷薇织

2010-03-10 
基本信息·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页码:21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38284317 ·条形码:978753828431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陌上香锦蔷薇织 去商家看看
陌上香锦蔷薇织 去商家看看

 陌上香锦蔷薇织


基本信息·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
·页码:21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9787538284317
·条形码:978753828431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12-45岁读者。
·外文书名:Flowers opened on the road
·图书品牌:北京磨铁文化,磨铁图书

内容简介 《陌上香锦蔷薇织》内容简介: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她生命的光渐次盛大起来,然后变成极致翎羽。这个世界的艰深与荒芜不过只是衬托。她生之绚烂,充满光芒。她是迷人的,亦是蛊惑人心的。而对她,这世界上有这么多的人,孜孜去爱。并是如此甘愿。时间记得,曾有一名女子,视爱如生命。
作者简介 王臣,男。五月生。自由写作者。于这仅有的一世,无念生。行为欲寡淡,表达欲盛烈。与时间为伴,和自己生活。荣记忆之深,承冀望之美。对时光敬重,向生死诚坦。主要作品:
2008年2月,长篇小说,《浮光》。2008年10月,长篇小说,《柢年》。私享笔记:2009年06月,国学笔记《陌上香锦蔷薇织》。即将推出国学笔记系列二《荼蘼花间惹尘埃》。
媒体推荐 时光,它非常神奇。某一时,你觉得它温顺。某一时,你又觉得它疯癫。某一时,你觉它善意。某一时,你又觉得它黑暗。一个细节的更易,整个的命盘都将发生转动,直到与原本的样子迥然。一次,又一次,再一次,然后所有的变动都成为你生活里的隐结,但这不妨碍你生命的轨迹看过去依旧是一条清晰明朗的线索。
于是,你必定会知道,时光是如此美好。因为它始终充满了寓意,充满了微物之神的指引。人生如旅,我是行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君共勉。
  ——王臣
关于[王臣,私享笔记]书系:这是一系娟致小书,入眼华丽亦苍凉。内容足丰富的,是有条理的,亦是缓慢的、不断被完善的。题材有一个大致的选择倾向。比如,让我觉得美的,美好的,但并不一定大众。被判断的依据仅是我个人的审美趣味和文艺知觉。会涉及文学,会涉及电影和音乐,以及中国悠久深蕴的传统文化。也许还会有其他。[私事]的意思是[私人的分享],分享私人的,是我用写作的方式来将它们记录下来,然后分享给更多的人。因此,这一系书有一些特性,比如,是非学术的,是不刻板的,比如,是主观的,是感性的。
  ——王臣
编辑推荐 《陌上香锦蔷薇织》:《城市画报》与豆瓣网联合评选最具争议作者王臣繁艳转身,超越安意如的青年才俊,江湖夜雨倾情作序。
“漫漫古典情”作家,群体激赏力荐,“王臣·私享笔记”书系开卷之作,掀起最美的“古典情结”阅读风潮,承上香锦蔷薇织:曾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全面解读“‘一代词宗’”李清照一生的爱恨情仇。
李清照:曾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漱玉词:多少事欲说还休。
专业书评 白锦无纹香烂漫
——读王臣的《陌上香锦蔷薇织》
文 江湖夜雨
很早就喜欢李清照的词,曾专门买过《重辑李清照集》,对于这位惊才绝艳的不世才女的诗和词每一篇都爱极,然而,我除了在《惊才绝艳录——咏絮女儿评传》中简述过李清照的生平外,却从来没有细评过她的诗词。
前几日,王臣在网上跟我说起话来。他说他想请我为他的新书写篇小文。其实原来对他已有了解,但不多,后来得知,他实在是年纪轻得很,还在读大学。把他的书稿拿过来一打眼,文章体例工整严谨,看上去十分清朗也十分寻常。当时内心并没有预计到太多惊喜。
然而,细细一读,发现这部书稿绝非是功力浮浅、简单随意的粗砺之作。若非对才女李清照的生平烂熟于心,若非对于《潄玉词》的全集痴爱如狂,哪里能写出这等如数家珍,娓娓动情的好文字?
王臣此书名为《陌上香锦蔷薇织》,其中的文字确实就像一篇篇华美的锦缎,金针密缕,多少功夫织得成,给人以华美、温厚、绮艳的感觉。前人有词“白锦无纹香烂漫”,借来形容本书中的文字给我们的感觉,亦无不可。这种感觉,和易安词的风味相映相融,十分得当。让我们选取一段书中的文字:
时已深秋,天渐转寒。这一日,她身边空无一人,忽觉心意寒凉。隐隐带着一种流离失所的悲怆。大家不见当初,小家也难成气候。纵使已经日上琐窗,她依然觉得这天地之间无丝毫温存的暖,只觉秋意凉凉,疏剪萧索。梧桐早凋,婆娑隐隐,叶上秋霜,阑珊绰绰。举目所及,再添悲凉。这个女子心里的愁怨渗进了骨子里。再一点一点的从她的视线里流淌开。
这样的文字,如同清脆明亮的琴音作响,拥有着精致、婉转、流丽的韵致。当然,时下不少诗词鉴赏类书中,华美的词藻并不算多稀奇,难得是王臣的文字不矫情,不做作,不堆砌,资料的剪裁也恰到好处,读来但觉充实,不觉繁冗。在鉴赏易安词的同时,又旁征博引,随心所欲地役使诸般典故,却并无“獭祭诗书”之生硬,行文但觉多少自在。
如此功力,出于一个年方弱冠的少年,实在令人惊叹!
如今的时代,不少人食有鱼、出有车,物质上的生活享受要比古人强了不知多少倍。然而,却有很多人忽略了精神的享受,古人云:“节义傲青云,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熔之,终为血气之私,技能之末”。也就是说,在注意学习本领,赚得生活资本的同时,还是不要忘了陶治情操的。而古典诗词,正是让我们澄怀涤虑的无价珍宝。
可喜的是,古典文化的火种并非随着现代生活的泛滥而湮灭,有很多的年轻朋友越来越喜欢古典诗词,就连流行歌曲中也越来越沾上“中国风”的古雅味道。王臣,他的年轻、他的才华足以代表80年代甚至90年代的年轻人的美好,而他们的感触应该代表了这一代人的思想。所谓“薪火相传”,古典文化的生命力就寄托在他们身上,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王臣小弟恳言相托,嘱我作序。江湖夜雨不过痴长了几岁,出过几本诗词点评的书而已,实在愧不敢当。然而深感王臣弟青眼有加,故厚颜为之。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期待王臣的这本才力担当的书能捧在更多人的手中,在静谧闲雅的雨夜里,细细地读,一起领略李清照这位名门才女的绝代风华。

目录
(序一)白锦无纹香烂漫
(序二)蔷薇风细一帘香
(引文)多少事欲说还休
[词话一]湖上风来波浩渺
忘归路[如梦令]
卷帘人[如梦令]
波浩渺[怨王孙]
影沈沈[浣溪沙]
隐花钿[浣溪沙]
掩流苏[浣溪沙]
琥珀浓[浣溪沙]
[词话二]自是花中第一流
嗅青梅[点绛唇]
愁千缕[点绛唇]
偏有意[渔家傲]
风休住[渔家傲]
继芳尘[庆清朝慢]
只香留[鹧鸪天]
更凄凉[鹧鸪天]
比并看[减字木兰花]
两家新[瑞鹧鸪]
[词话三]此情无计可消除
锦书来[一剪梅]
黄花瘦[醉花阴]
愁不倚[玉楼春]
不相逢[行香子]
好黄昏[小重山]
尚风流[满庭芳]
度芳姿[多丽]
凝眸处[凤凰台上忆吹箫]
[词话四]花光月影宜相照
闲滋味[念奴娇]
谁与共[蝶恋花]
方寸乱[蝶恋花]
花莫笑[蝶恋花]
更凋零[临江仙]
清梦好[临江仙]
撚余香[诉衷情]
[词话五]风住尘香花已尽
残云碧[菩萨蛮]
春犹旱[菩萨蛮]
旧家时[南歌子]
烟光薄[忆秦娥]
落花深[好事近]
莫分茶[摊破浣溪沙]
却无情[摊破浣溪沙]
泪先流[武陵春]
[词话六一藤床纸帐朝眠起
客来吵[转调满庭芳]
无好意[清平乐]
无佳思[孤雁儿]
祝千龄[长寿乐]
知几许[永遇乐]
有馀情[添字采桑子]
冷冷清[声声慢]
[词话七]相逢各自伤迟暮
寄幽怀[浣溪沙]
枕簟凉[丑奴儿]
清唇[永一瞒人娇]
醉醒中[浪淘沙]
何样似[浪淘沙]
留连处[青玉案]
夜来风[怨王孙]
人静了[怨王孙]
[附录]绝代风华绝代词
……
序言 总序
关于“王臣·私享笔记”书系,关于记录的意义,关于生涯之美
写作伊始,便酝酿着为自己生命路途岔开的那一些神秘写一些字。写给陌生的但又对我充满吸引力甚至产生毁亡力的那一世。于是有了2008年创作完成的两部长篇小说。《浮光》和《柢年》。它们分别成为自己逝去的短暂生涯里两个阶段的重要标记。是我赠予那两段时光的礼物,寄托了两枚陈旧的愿景。
于是,纵然它们是青涩又虚妄的,纵然它们看上去热烈、残酷,或者隐忍、纯真,但又都是质朴的。并且至少,它们此刻已从庸常的土壤里开出了一些花朵来。所以,此刻的我依然是内心满足并内怀感恩之心。
但当它们被完成之后,自己思想当中被按捺的、蓄势的,看上去严肃又隆重的某一些意念终于浮上水面汹涌而出,开始指引我要做一些更具备力量的事情。让我的写作向内而生。
得到一句话:写作需要具备意义。于是被震动。然后沉默。思索的时间里是反复的波浪、是剧烈的颤抖、是漂移的虚空。最终,我明白并且确定它的重要性。写作的意义。也许是在写作者心中,也许是在阅读者心中,也许是在时间深处。但它一定是存在的。
写作这件事情,从最初就被注定将成为我生命当中的沉默重事。而我这一辈子做过的和所能做的最具力量的事情也许将只有这一件。所以,它是郑重的、严肃的。它需要态度。
为一群孤独的人写作,这是我不会改变的写作初衷。从第一本书到正在写作的第三本书,以及以后的书。都将保持这个原则。而我写作第三本书的时候,有一个衍生的念头蹿进自己的意识里。它指引我需要做一件事。即妄图作下关于我所遇的令我觉得美并且使我内心欢悦的人与事物的记录。念头是一瞬间的事情,却是刻不容缓的。于是催生了自己这一个“私享笔记”书系的问世。
它是一个系列书。内容是丰富的,但一定是有条理的。它亦是缓慢的,不断被完善的。它自然有一个大致的选择倾向。比如,它一定是让我觉得美的,美好的。它并不一定是大众的。它被判断的依据仅是我个人的审美趣味和文艺知觉。它会涉及到文学,会涉及到电影、音乐,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应当被知道被记得被传播的东西。也许还会有其他。
另外,有一些话也是十分需要我来说明的。比如,它是不专业的,非学术性的,不刻板的。比如,它是私人的,主观的,感性的。“私享”的意思“私人的分享”、“分享私人的”,是我用写作的方式来将它们记录下来,然后分享给更多的人。
作是一个人的事情。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它们都变成了自己的。然后当我将它们呈现到读者的面前的时候,它们又变成了读者的。但是这之间一定有一种差异。因为我的,与读者的不会是完全一样的。它们会有区别,并且这中间又会一种彼此吸引的隐力,在中间形成一种类似于羁绊的东西。而这,正是“私享笔记”的趣致所在。
时光,它非常的神奇。某一时,你觉得它温顺。某一时,你又觉得它疯癫。某一时,你觉得它善意。某一时,你又觉得它黑暗。一个细节的更易,整个的命盘都将发生转动,直到与原本的样子迥然。一次,又一次,再一次,然后所有的变动都成为你生涯里的隐结,但这不妨碍你生命的轨迹看过去依旧是一条清晰明朗的线索。
于是,你必定会知道,时光是如此的美好。因为它始终充满了寓意,充满了微物之神的指引。人生如旅,我是行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君共勉。
王臣
写于“王臣·私享笔记”书系
出版之前
文摘 [词话一]湖上风来波浩渺
忘归路[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那是几岁的年纪我已经记不得,但是我依然还是隐约可以看得见那个白衣少年手里捧着那一册边页泛黄的书时的荧荧流景。他在最单纯的年纪读到了最澄净的一首词。这是多么的幸运。读词许多年,追忆源头之处,是再一次地听见了它的琅琅上口。
摊开这首《如梦令》的时侯,那一些旧时情景跃然纸上,仿佛能够看得见那时候李清照的活泼欢快和明丽艳艳。李清照的少女时光是一条欢悦的溪,充满着粉嫩光阴里的不可思议。那时,她还住在山东章丘明水镇的老家里。那时,她的人生还只是一面尚未盛放的旌帜。只是摇曳出多丽的微微生姿,带着最朴素的生活理想。
她说,她常常会忆起少女时代的自己。在溪边的亭子里游玩,直到太阳落山才有番醒的意识。只是,那心里积攒下的快乐仿佛是一口一口的清酒,饮时清爽却是后劲十足。身体、精神连同目光一起微醺。游兴满足的时候已是天黑时分,往回划船荡在溪里,不知不觉中就划进了荷花荡里。少女游荡在水泊之上,看着惊起的满滩水鸟。那时候的她,心里是极为干净的:清澈通透,未经世事的一尘不染。
这首词的词牌有一些说头。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书写过这样的话:“东坡言《如梦令》曲名,本唐庄宗制。一名《忆仙姿》。嫌其不雅,改名《如梦令》。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取之以为词名。”《如梦令》的原名叫做《忆仙姿》,相传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所作,因嫌其名不雅遂取尾句“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中的“如梦”得名。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
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在李存勖的这首《如梦令》所营造的意境当中,是一个迷蒙孤寂的场景。那一回的欢宴之上,他瞥见了丛烟里嫣然泰定的她。那一对望,仿佛穿透了彼此几生几世,那些命里的债似乎注定要在这一刻清算完毕。他知道自己这一生都不会忘了这一日的聚首。和泪相送的痛,不是求不得,是不能求。所以他说:“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情事里的孽债向来都是不分公允的,肆意折难那些痴男怨女。后唐庄宗也不能例外。于是这首小令,读来让人觉得细腻忧伤,婉丽多姿。
但因着作者心里的情太浓重,于是这首词作起来总不会那么顺畅。它需要雕琢,那也是一个对自己内心情感做出评断的过程。
……
后记 这本书写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才女李清照。作品名是《陌上香锦蔷薇织》,副标题是:曾有一个人,爱你如生命。主题是:全面解读“一代词宗”李清照一生的爱恨情愁。市场宣传语:“王臣·私享笔记”书系开卷之作
掀起最美的“古典情结”阅读风潮。江湖夜雨作序 “漫漫古典情”作家群体激赏力荐。
王臣的文字不矫情,不做作,不堆砌,资料的剪裁也恰到好处,读来但觉充实,不觉繁冗。在鉴赏易安词的同时,又旁征博引,随心所欲地役使诸般典故,却并无“獭祭诗书”之生硬,行文但觉多少自在。
这本书的出众应该就是王臣用很精致的文字,恰如其分的写出了一个活生生的李清照。从一首词的背后挖掘出迷失了千年的爱恨情仇。
说的是一首古词,讲的是一段传奇,留下的是一串叹息。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