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页码:46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BN:7806769250 ·条形码:978780676925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危机门:传媒飓风与40品牌成败 |
 |
|
 |
危机门:传媒飓风与40品牌成败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页码:46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BN:7806769250
·条形码:978780676925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中国企业危机管理丛书
内容简介 中国人古语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即使是跨国公司,即使是全球500强,即使是一直倍受信赖的知名品牌,依然会碰到信誉危机,无论是因为什么因素导致这样的危机,预防是最重要的。但如果实在不能避免,就要学会处理,怎样处理才是最合适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方法都是想出来,经验都是可以借鉴的。
看看2003年到2005年内发生的40余件知名品牌的危机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吧,或许将来可以派上用场哦!
本书由案例点解、事件概述、媒体报道、报道摘录等四部分构成,每篇案例后标明了百度关键字搜索出的新闻数和网页数以作补充。本书独特之处在于:不在书中对事件作任何评点,但列出了事件背后的故事、危机深层的复杂因素、公司管理与管理者的决策过程等等……相信通读完这些案例后,读者会对媒体在企业的危机事件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与担当的角色有个大致的了解,也能体会到危机的普遍性与破坏力,更能明白危机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作者简介 Nina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国际新闻专业。1990年赴美深造,并获得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国际关系硕士和新泽西帅州立大学兰普学院MBA学位。
Nina女士曾担任新闻集团上海办事处政府公关经理、上海广播电视报业集团总经理、上海东方明珠移动多媒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编了《实用英汉汉英传媒词典》,策划出版了《走向成功——跨国公司在上海》。
现任申尼邦德公关策划(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媒体推荐 书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都是如此。因
此,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是一位优秀企业家必备的素质。实践出真知,《危
机门》精选了近年来商界注目的40个企业危机案例,应是企业家和有志做企
业家的青年必读专著。
——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刘吉
只有居安思危,才能做到转危为安、生机盎然!优秀的商业管理者都应
当时刻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熟练的化解技巧。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郑祖康
机会往往产生于对危机的化解之中。所以,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
知道危机的来临,不懂得危机的应对。打开危机门,里面都是宝。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院长王方华
编辑推荐 中国人古语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即使是跨国公司,即使是全球500强,即使是一直倍受信赖的知名品牌,依然会碰到信誉危机,无论是因为什么因素导致这样的危机,预防是最重要的。但如果实在不能避免,就要学会处理,怎样处理才是最合适的?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方法都是想出来,经验都是可以借鉴的。
看看2003年到2005年内发生的40余件知名品牌的危机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吧,或许将来可以派上用场哦!
本书由案例点解、事件概述、媒体报道、报道摘录等四部分构成,每篇案例后标明了百度关键字搜索出的新闻数和网页数以作补充。本书独特之处在于:不在书中对事件作任何评点,但列出了事件背后的故事、危机深层的复杂因素、公司管理与管理者的决策过程等等……相信通读完这些案例后,读者会对媒体在企业的危机事件中所能起到的作用与担当的角色有个大致的了解,也能体会到危机的普遍性与破坏力,更能明白危机管理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
目录 序
2003年危机案例
富士胶卷走私事件
罗氏达菲“非典”风波
鲁抗医药业绩造假事件
CECT“中国狗”手机事件
……
文摘 书摘
起因:
2005年4月17日,《法制晚报》刊出一篇题为《英报称高露洁等牙膏含
间接致癌物》的报道,怀疑长期使用高露洁可能致癌,这消息一经发出,立
即引起众多媒体的转载。
经过:
2005年4月1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法规司有关负责人表示,
目前质检总局正在密切关注此事,各有关业务部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正在着手展开相关研究。
同一天,高露洁公司表示其产品不会导致致癌,请消费者安心使用。
4月19日,高露洁公司发表一份正式声明,该声明称“高露洁全效牙膏
已经由全球各相关权威机构审查与批准,其中包括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英
国药品及健康管理法规署以及多家政府管理机构,世界各地没有任何政府有
关机构要求回收高露洁全效牙膏。大量的科学依据及长达十几年全球消费者
的使用,充分证明了高露洁全效牙膏的有效、有益及安全性。有关近期个别
外国媒体报道中提及的实验室研究报告,该报告中并无涉及牙膏或提出任何
针对高露洁全效牙膏使用安全性的内容。”这篇声明对于引起危机的美国科
学家实验报告是否对牙膏产品提出安全性问题进行了质疑,认为那份报告“
并无涉及牙膏”。
4月20日开始,情况逐步朝高露洁公司有利的方向发展,不止一个媒体
开始质疑“肇事,,的试验报告的准确性,媒体通过追踪消息源头发现国外
类似的报道仅有一篇,且来源于英国某个三流小报。美国弗吉尼亚工学院的
科学家彼得。威克斯兰公开澄清,他从未说过高露洁牙膏有致癌危险,“致
癌说”的始作俑者、英国的小报《旗帜晚报》显然夸大了他的研究工作,至
于超市将高露洁牙膏下架则是一种“过度反应”,并且彼得·威克斯宣称他
本人就是高露洁牙膏的使用者。至此,我们大体了解到,高露洁致癌风波是
一起以讹传讹、最后由公众心理共鸣而上演的误伤事件。
而备受“牙膏致癌”传言困扰的国际知名的高露洁公司,终于在2005年
4月27日正式对外界做出回应。高露洁在中国的制造商广州高露洁棕榄有限
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公司董事长方宝惠表示,“高露洁全效”牙膏是全
世界经过最广泛测试和评估的牙膏,全世界超过30家独立的牙医协会都盖章
认证了该品牌牙膏的安全性,消费者完全可以放心使用,并出示了“三氯生
”研究者的录音以证明高露洁牙膏的安全性。
至此,高露洁“致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