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论语解读

2010-03-10 
基本信息·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页码:30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221085021/9787221085023 ·条形码:9787221085023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论语解读 去商家看看
论语解读 去商家看看

 论语解读


基本信息·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页码:30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221085021/9787221085023
·条形码:9787221085023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学解读丛书

内容简介 《论语解读》讲述了:打开《论语》,一个群雄逐鹿、百家争鸣的春秋时代已然浮近,翻读《论语》,一个有血有肉的思想先哲展现眼前。他颠沛流离,却锲而不舍,乐观向上;他怀揣理想,崇尚礼教,推行仁义主张。《论语》中是孔子乐观、豁达的普世情怀,学习《论语》,在他的智慧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作者简介 刘宗志,河南南阳人,就职于郑州大学历史与考古系,硕十研究生导师。近年来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
编辑推荐 《论语解读》为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总序 让文化经典开启生命的智慧
序言 任者无敌
学而篇
为政篇
八佾篇
里仁篇
公冶长篇
雍也篇
述而篇
泰伯篇
子罕篇
乡党篇
先进篇
颜渊篇
子路篇
宪问篇
卫灵公篇
季氏篇
阳货篇
微子篇
子张篇
尧曰篇
……
序言 让文化经典开启生命的智慧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知识总量差不多十年就增加一倍,而阅读调查显示青少年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上网的时间越来越多。方便快捷的搜索引擎,更是帮助求知者打开了知识之门,有什么不明白的似乎Google一下就解决了。如此背景下,人们很自然地就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要读的书实在太多了,我首先要选择什么样的书来读?时代发展到今天阅读那些语言难懂、内容古典的著作,还有必要吗?
其实,这里似乎存在一个认知的误区,认为时代变了古典的著作就已经完全过时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经典著作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源泉,蕴藏着人类几千年来灿烂的文明。特别是那些文化元典著作,更是深蕴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命脉,是一个民族存续的文化基因。只要民族血脉延续着,这些著作就不会过时。虽然岁月流逝了几千年,当代人的生活也和古人有着极大的不同,但对生命价值的探讨是亘古未变的,古人的智慧完全可以借用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经典里看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学问,更是古人的永恒智慧和生命精神。
冯友兰曾经这样评价经典阅读:“阅读就是发现可能存在的世界,而这是人所能享受到的最为持久的乐趣。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对于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都刷下去了,把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称谓的'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
“读经典一部,胜杂书万卷”。阅读古代文化经典,就好比是站在文化巨人的肩上,直探人性本源的东西,与伟大的民族心灵实现最真切的交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命智慧,就像润物细无声的绵绵春雨浸润着人的心灵,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胸襟和眼界,修炼了意志和品格。
经典需要读,关键是怎样读。我们之所以策划出版这套《国学解读丛书》,就是要给那些渴望读书的朋友提供一个基本的阅读书目,借助于专家们的“解读”指导,开启一扇通向传统文化的大门,接续起民族文化的血脉,给自己的文化生命带来充盈丰富的体验。名之为“国学”但并不是包含了国学所有的门类,主要选择了包含中国文化元典在内的人文经典。为了起到对阅读者的“导读”作用,方便读者阅读理解,除了包含同类书籍具有的导读、注释、经典原意等栏目之外,出版策划者有针对性地增加了一些特别的栏目。比如:
当代阐释:在经典原意的基础上,从当代人的视域出发,将文化元典的阐释与当代阐释水平相契合,不做纯粹封闭式的自说自话式独语。惟有体现出“经典”的“当代性”,才是找到了重读经典的当下语境以实现其当代价值。这种阐释体现出了多元理解和当代精神,对青少年有励志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以及多元思想。
国学故事、文化常识:“国学故事”与“文化常识”两部分内容,紧紧围绕着经典相关原文内容,或穿插讲述相关具体历史故事,或提炼一定的文化常识进行解释,对读者理解经典内容很有帮助和启发。
所有这些内容都为读者的阅读提供了具体的帮助,也体现了我们这套“解读丛书”的个性生命。文化经典依然鲜活地存在于当代人的文化生存中,与当代人的精神生活和价值追求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找到这个文化的契合点,打破时空界限,在众多作者富有创造的导读、评析、阐释中,古为今用,以今释古,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当代价值,凸显这套丛书的意义所在。
阅读经典才能把深厚的文化沉淀在个体的心灵中,活化在日常生活中,内化在我们的生命中,从而熔炼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文化气质,实现文化生命的自觉,建设自己安身立命的心灵家园。
文摘 【原文】
20·1尧曰:“咨①!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曰:“予小子履②,敢用玄③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④在帝心。朕⑤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谨权⑥量⑦,审法度⑧,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选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所重:民、食、丧、祭。
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注释】
①咨:即“啧”,感叹词,表示赞誉。
②履:这是商汤的名字。
③玄:黑色。
④简:知道。
⑤朕:我。从秦始皇起,专用作帝王自称。
⑥权:秤锤,指量轻重的标准。
⑦量:斗斛,指量容积的标准。
⑧法度:指量长度的标准。
【经典原意】
尧说:“啧啧!你这位舜!上天的使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你要忠诚地遵守中正之道!假如天下百姓都陷于穷困,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了。”舜也这样告诫过禹。
(商汤)说:“我履谨用黑色的公牛做牺牲来祭祀,明明白白地向伟大的天帝祷告:有罪的人我不敢擅自赦免,天帝的臣仆有罪我也不敢庇护,这些都记在天帝您的心里。我本人若有罪,不要牵连天下万方;天下万方若有罪,罪责都在我一人身上。”
周朝大封诸侯,善人因此都富贵起来。(周武王)说:“我虽然有至亲,不如有仁德之人。百姓有过错,责任在我一人身上。”
检验并审定度量衡,重修官制,全国的政令就会畅通无阻。恢复已灭亡的国家,接续已断绝的家族,提拔被遗落的人才,天下百姓就会真心归服。
当政者要重视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
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讲求诚信就能得到民众的信任,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心悦诚服。
【文化常识】
禅让
中国原始社会末期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相传尧年老的时候,举行部落联盟议事会,各部落领袖都推举舜为继承人。尧便对舜进行了3年考核,认为他可以胜任,就命舜摄位行政。尧死后,便由舜继任为首领。舜继位后,也用同样的方式选拔首领。经过治水考验,禹在舜死后便成为首领。禹继位后也先后用同样的方式选拔了皋陶、伯益作继承人。这种经过民主方式推选首领的方法,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传统。禹死后,他的儿子启以父传子的方式继承了王位,以后历代相沿,禅让制遂废。
分封制
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