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23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121069180/9787121069185 ·条形码:9787121069185 ·版本:第2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2版) |
 |
|
 |
电子测量与仪器(第2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页码:23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2月
·ISBN:7121069180/9787121069185
·条形码:9787121069185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贯通制教材·电子技术专业
内容简介 《电子测量与仪器》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或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类、电气类、自动化类、机电类和其他相近专业的教材。《电子测量与仪器》分为9章,第1章主要介绍电子测量方法、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与发展,电子测量数据处理与测量结果的表示;第2章主要介绍常用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与应用;第3~8章主要介绍电压、频率、时间、相位、电子元器件参数、频域信号、数据域信号等的测量方法,以及测试仪表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与应用;第9章主要介绍独立智能仪器的基本组成、典型处理功能与应用,以及自动测试系统、个人仪器、虚拟仪器的基本组成等。
《电子测量与仪器》还配有教学指南、电子教案及习题答案(电子版),以方便教学使用,详见前言。
目录 第1章 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基础知识
1.1 电子测量概述
1.1.1 电子测量的意义及内容
1.1.2 电子测量方法
1.2 测量误差的基本概念
1.2.1 测量误差的表示方法
1.2.2 测量误差的来源
1.2.3 测量误差的分类
1.3 电子测量仪器的基础知识
1.3.1 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
1.3.2 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
1.3.3 电子测量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3.4 电子测量仪器的误差
1.4 测量结果的表示及测量数据的处理
1.4.1 测量结果的表示
1.4.2 有效数字的处理
1.4.3 测量数据的处理
本章小结
习题1
第2章 测量用信号发生器
2.1 概述
2.1.1 信号发生器的分类
2.1.2 信号发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2.1.3 信号发生器的一般组成
2.2 正弦信号发生器
2.2.1 低频信号发生器
2.2.2 高频信号发生器
2.2.3 合成信号发生器
2.3 函数信号发生器
2.3.1 工作原理及结构
2.3.2 AS101D型函数信号发生器简介
2.4 脉冲信号发生器
2.4.1 分类
2.4.2 工作原理与主要性能指标
2.4.3 脉冲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本章小结
习题2
第3章 电压测量与电压表
3.1 概述
3.1.1 电压测量的基本要求
3.1.2 交流电压的表征
3.1.3 电子电压表的分类
3.2 直流电流、直流电压的测量
3.2.1 直流电流的测量
3.2.2 直流电压的测量
3.3 模拟式交流电压表
3.3.1 均值电压表
3.3.2 峰值电压表
3.3.3 有效值电压表
3.3.4 模拟式电压表实例
3.3.5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4 数字电压表
3.4.1 主要性能指标
3.4.2 A/D变换器
3.4.3 直流数字电压表实例
本章小结
习题3
第4章 波形测试与仪器
4.1 概述
4.2 波形测试的基本原理
4.2.1 阴极射线示波管
4.2.2 波形显示原理
4.3 通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及性能指标
4.3.1 基本组成
4.3.2 主要性能指标
4.4 通用示波器Y通道(垂直系统)
4.4.1 输入电路
4.4.2 前置放大器
4.4.3 延迟级
4.4.4 输出放大器
4.5 通用示波器X通道(水平系统)
4.5.1 触发电路
4.5.2 扫描电路
4.5.3 X放大器
4.6 示波器的多波形显示
4.6.1 双踪显示
4.6.2 双扫描显示
4.7 示波器的选择使用
4.7.1 示波器的选用
4.7.2 示波器的正确使用
4.8 示波器的应用
4.8.1 测量电压
4.8.2 测量时间
4.8.3 测量相位差
4.8.4 测量频率
4.8.5 测量调幅系数
4.9 取样示波器
4.9.1 工作原理
4.9.2 组成
4.9.3 主要性能指标
4.10 数字存储示波器
4.10.1 工作原理
4.10.2 工作方式
4.10.3 显示方式
本章小结
习题4
第5章 频域测量与仪器
5.1 扫频仪的工作原理与主要性能指标
5.1.1 频率特性测量方法
5.1.2 扫频仪工作原理
5.1.3 产生扫频信号的方法
5.1.4 频标产生电路
5.1.5 扫频仪的主要性能指标
5.2 AH1254B型宽频带扫频仪
5.2.1 性能指标
5.2.2 工作原理
5.2.3 面板结构图
5.2.4 扫频仪的检查、校正及使用
5.2.5 扫频仪的应用
5.2.6 高频阻抗的测量
5.3 频谱仪
5.3.1 工作原理
5.3.2 组成实例
5.3.3 主要性能指标解析
5.4 频谱仪的使用
5.4.1 使用注意事项
5.4.2 频谱仪的操作与使用
5.4.3 频谱仪的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5
第6章 电子元器件测量与仪器
6.1 概述
6.2 伏安法及数字化测量
6.2.1 伏安法
6.2.2 阻抗的数字化测量
6.3 电桥法测量集中参数元件
6.3.1 交流电桥
6.3.2 不平衡电桥
6.4 谐振法测量集中参数元件
6.4.1 Q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6.4.2 测量电感
6.4.3 测量电容
6.4.4 Q表实例及使用方法
6.5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及应用
6.5.1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组成
6.5.2 阶梯波信号源
6.5.3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的使用
6.5.4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特性曲线测试举例
本章小结
习题6
第7章 频率和时间测量与仪器
7.1 概述
7.1.1 无源测频法
7.1.2 比较测频法
7.2 电子计数器概述
7.2.1 分类
7.2.2 基本组成
7.2.3 主要性能指标
7.3 通用电子计数器的测量功能
7.3.1 测量频率
7.3.2 测量周期
7.3.3 测量频率比
7.3.4 测量累加计数
7.3.5 测量时间间隔
7.3.6 自检(自校)
7.4 电子计数器的测量误差
7.4.1 测量误差的来源
7.4.2 测量误差的分析
7.4.3 频率扩展技术
7.5 通用计数器实例
7.5.1 性能指标
7.5.2 工作原理
7.5.3 电子计数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7.6 数字相位计
7.6.1 瞬时值数字相位计
7.6.2 平均值数字相位计
本章小结
习题7
第8章 数据域测量与仪器
8.1 数据域测量的基本概念
8.1.1 数据域测量的特点
8.1.2 数字信号与数字系统的特点
8.1.3 数据域测试仪器设备
8.1.4 逻辑笔和逻辑夹
8.2 数据域测试技术
8.2.1 数字电路的简易测试
8.2.2 数据域测试方法
8.2.3 故障类型、故障测试及故障定位
8.3 逻辑分析仪
8.3.1 逻辑分析仪的分类
8.3.2 逻辑分析仪的组成
8.3.3 逻辑分析仪的触发方式
8.3.4 逻辑分析仪的显示方式
8.3.5 逻辑分析仪的主要性能指标与应用
本章小结
习题8
第9章 智能测试仪器与系统
9.1 智能仪器概述
9.1.1 智能仪器的组成
9.1.2 GPIB接口
9.1.3 智能仪器的特点
9.2 智能仪器的典型处理功能
9.2.1 硬件故障的自检功能
9.2.2 自动测量功能
9.3 智能仪器实例——智能化DVM简介
9.3.1 概述
9.3.2 典型智能DVM介绍
9.4 自动测试系统、个人仪器与虚拟仪器
9.4.1 自动测试系统
9.4.2 个人仪器及系统
9.4.3 虚拟仪器
本章小结
习题9
附录
附录A 实验指导书
附录B 课程设计指导书——数字电压表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是在第1版的基础上,根据目前职业教育的特点,从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实际应用出发,通过对内容的总结提高、修改增删而成的,使本书内容更加合理实用、更加符合教学规律、更加突出职教特色。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修订。
(1)从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出发,对内容精心提炼,删除了电子测量特点介绍等内容,增加了AT6011型频谱仪实例、示波器双扫描显示等内容。
(2)根据目前职业教育的特点,对内容进行了更加合理的编排,例如第l章,使之更加符合教学规律。
(3)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增加了电子测量术语实际称呼说明,使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践,避免引起概念混淆,例如,增加了对示波器V/DIV称呼等的说明。
(4)为了方便教学,增加了参考实验与课程设计,更有利于组织教学与自学。
(5)为了增强学生岗位竞争力,提高工作适应能力,对教材中引用的英文缩写均给出英文全称。
参加本书修订的有宋悦孝(第l、3、4章)、韩敬东(第2、5章)、李耀明(第8、9章)、陈兆梅(第6章、附录)、张文(第7章)。本书由宋悦孝担任主编,由张伟教授主审。在修订过程中得到了李克教授和部分生产厂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本书第1版使用期问,不少兄弟院校师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深表谢意!
为了方便教师教学,本书还配有教学指南、电子教案及习题答案(电子版),请有此需要的教师登录华信教育资源网(http://www.huaxin.edu,cn或http://www.hxedu,com.c11)免费注册后再进行下载,如有问题,请在网站留言板留言或与电子工业出版社联系(E-mail:hxedu@phei.com.cn)。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错误或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逻辑分析仪将被测信号用数字形式写入存储器后,测量者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控制电路将内存中的部分或全部数据稳定地显示在荧光屏上。逻辑分析仪具有以下几种显示方式。
(1)波形显示
波形显示方式是定时分析最基本的显示方式,它将各通道采集的数据按通道以伪方波形式显示在荧光屏上,如果某一采样时刻采得的数据为“1”,则显示为高,为“0”则显示为低,多个通道的波形可以同时显示,如图8.12所示。由于显示的不是被测点信号的实际波形,而只是代表采样时刻信号的状态,故称之为伪方波。波形显示方式可以很方便地显示出信号的时序关系,并可以将存储器内容按顺序或改变顺序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