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农林 >

农药生态学

2010-03-09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页码:282 页 ·出版日期:1993年07月 ·ISBN:7800934004 ·条形码:780093400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农药生态学 去商家看看
农药生态学 去商家看看

 农药生态学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页码:282 页
·出版日期:1993年07月
·ISBN:7800934004
·条形码:780093400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本书首次将农药作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来认识和研究,分析农药进入生态系统后对系统的结构、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探索农药对生态系统有关要素及相互关系的调控,并分析了同时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环及人类健康损害等问题的生态机制。这样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处于领先地位。
本书适合从事农药研究、植物保护与环保科技工作者及相关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师生阅读。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农药生态学产生的背景
一、人口、农业资源开发与农药
二、生态学的启示
第二节农药生态的研究进展
一、农药在生态系统中运动规律的研究
二、在生态系统中进一步转化的研究
三、有害生物抗药性原理研究
四、对非靶标生物影响的研究
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三节农药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第四节农药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一、科学实验与分析方法
二、调查统计方法
三、系统分析法
四、唯物辩证法

第二章农药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生态系统
一、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二、生态系统的类型
三、人在生态系统的位置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循环
一、生态系统能流的基本途径
二、能量转化效率和生态金字塔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流
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二、几种物质的循环

繁三章农药及其与农业生产
第一节农药
一、农药的概念
二、农药的分类
三、农药的发展
第二节农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一、有害生物的危害
二、农业有害生物的危害性质
三、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第三节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一、化学防治
二、生物防治
三、其他防治方法
四、有害生物防治策略的变革

第四章农药与生物
第一节农药对生物的影响
一、对害虫天敌的影响
二、对农业生物的影响
三、对野生生物的影响
第二节农药对生物的作用机理
一、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二、杀菌剂的作用机理
三、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四、杀线虫剂的作用机理
第三节农药在生物体内的变化
一、农药在动物体内的变化
二、农药在植物体内的变化
第四节生物对农药的反应
一、害虫抗药性
二、植物病原菌的抗药性
三、杂草抗药性

第五章农药与环境
第一节农药在大气中的运动及对大气的污染
一、农药在大气中的扩散
二、农药在大气中的变化
第二节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一、农药进入水体的途径和变化
二、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第三节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一、土壤是生物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农药在土壤中的运动和变化

第六章农药与生态系统
第一节农药在生态系统中的运动
一、农药进入生态系统的途径和在生态系统中的
转移
二、农药的生物浓缩
三、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
第二节农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一、农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农药对人工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农药与生态平衡

第七章农药与人类
第一节农药与人类健康
一、维护人类健康
二、农药对人类的危害
三、减轻农药对人类的危害
第二节农药与经济发展
一、农药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用
二、农药使用产生的不良后果造成的经济损失
第三节 农药、人类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一、发展无公害农药
二、改进剂型和施药技术
三、非药物防治
主要参考文献
……
序言 农药已在人们的生活和国民经济的一些部门起着重要作用,对生产的发展和人类健康都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在农牧业生产中农药的施用与农业生产产量的增长之间表现了明显的相关趋势。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药的开发与施用主要着重于有害生物的防治和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在化学农药大量使用以后,所产生的生态问题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都日益暴露出来,人们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纷纷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并在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发展,农药在环境中的转移,交化和积累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重点是对农药与生物问关系进行研究,侧重于生物个体与种群方面。本书主要是将农药视为人类投入生本系统中的一类物质,作为生态系统物质组成成分,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一思想来认识和研究农药,分析农药进入生态系统后对系统的结构,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探索农药对生态系统有关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调控,并分析同时出现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及人类健康等问题的生态机制。
由于农药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较晚,加之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增添了实际研究的难度,本书对有一些问题的研究只限于推理分析,同时由于农药生态学是一门新的正在成长中的学科,自身还不够完善,加之因时间仓促,作者的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垦请读者批评指正。
生态学、农药学等方面的研究者发表的大量研究资料,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在此,仅对在书中所引用资料的各研究者表示衷心感谢。

文摘 第一节 农药生态学产生的背景
一、人口、农业资源开发与农药
自300多万年前人类产生以来、就依靠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资源获取必需品、自然生态系统的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资源供给量、特别是食物的多少、是人口增长的制约四素。农业的产生使人类逐渐脱离了完全依靠自然生态系统的局面、促进了人口增长、在公元前7000~8000年、地球上的人口约有500~1000万、到公元前5000年估计人口为3000万。当时的原始农业的生产力是很低的。金属工具的出现、特别是铁制农具的应用、使农业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逐步进入到传统农业阶段。这一时期、畜力逐渐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良种选育、兴修水禾孽及防治病虫等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渐形成。如中国在唐代、宋代和明代三个时期、粮食亩产量已分别达到167kg、1545kg和173kg。人口也相应有了较大发展、宋代中国人口已超过1亿、到明代已达13亿。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愈来愈多。特别是到了近代、各种先进技术的使用、’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索取能力大为增强、但是在一定条件下、生态系统的供给总是有限的、超过一定范围将对系统造成损害、影响系统生产力。例如在秘鲁、鳗鱼捕获量从1960年的400万吨增加到1965年的800万吨、1970年曾达1300万吨。据认为当地鳗鱼的可持续捕捞量应该是年900万吨左右。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