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拱坝基础处理工程技术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29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ISBN:9787030152212 ·条形码:9787030152212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混凝土拱坝基础处理工程技术 |
 |
|
 |
混凝土拱坝基础处理工程技术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293 页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
·ISBN:9787030152212
·条形码:9787030152212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科瀚伟业
内容简介 《混凝土拱坝基础处理工程技术》结合《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SDl45-85)的修订,对近年来混凝土拱坝基础处理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回顾,同时尽可能吸收国外的研究成果,以便为以后新建的拱坝设计施工提供参考。《混凝土拱坝基础处理工程技术》内容翔实,资料丰富,是国内第一本系统介绍国內外拱坝工程基础处理技术的专著。《混凝土拱坝基础处理工程技术》可供水利水电行业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的高校教师、研究生参考。
编辑推荐 《混凝土拱坝基础处理工程技术》为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基础处理的目的
1.1.1 拱坝基础的定义
1.1.2 基础处理的主要目的
1.2 基础处理设计的指导思想
1.2.1 基本原则
1.2.2 设计依据
1.3 基础处理技术进展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章 建基面确定与坝基岩体开挖
2.1 建基面岩体的利用标准
2.1.1 坝基岩体利用情况回顾
2.1.2 国外坝基岩体利用要求
2.1.3 拱坝建基面优化
2.2 建基面确定的工程实例
2.2.1 二滩拱坝建基面确定
2.2.2 龙羊峡拱坝建基面的确定
2.2.3 拉西瓦拱坝建基面的确定
2.2.4 小湾拱坝坝基岩体力学参数
2.2.5 锦屏一级拱坝坝基岩体力学参数
2.2.6 两个重力坝建基面确定的实例
2.2.7 国内部分拱坝工程建基面确定
2.3 坝基开挖形状
2.4 坝基开挖工程实例
2.4.1 乌江渡拱形重力坝坝基开挖
2.4.2 龙羊峡重力拱坝坝基开挖
2.4.3 东江双曲拱坝坝基开挖
2.4.4 紧水滩双曲拱坝坝基开挖
2.4.5 东风双曲拱坝坝基开挖
2.4.6 李家峡双曲拱坝坝基开挖
2.4.7 二滩双曲拱坝坝基开挖
2.4.8 国外拱坝建基面开挖实例
2.5 开挖爆破对建基面岩体质量的影响
2.6 坝基开挖与边坡问题
2.6.1 坝基开挖中的边坡问题
2.6.2 李家峡坝基开挖边坡变形监测与分析
2.6.3 坝肩高边坡加固优化设计
2.7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 拱坝坝肩稳定分析
3.1 概述
3.2 拱坝坝肩稳定计算方法..
3.2.1 刚体极限平衡法
3.2.2 有限元法
3.3 拱坝坝肩稳定分析准则
3.3.1 国外拱坝坝肩稳定分析准则
3.3.2 我国拱坝坝肩稳定分析准则
3.3.3 抗剪强度指标取值
3.4 拱坝坝肩抗滑稳定计算工程实例
3.4.1 东江双曲拱坝
3.4.2 乌江渡拱形重力坝
3.4.3 紧水滩双曲拱坝
3.4.4 二滩双曲拱坝(初步设计中间阶段成果)
3.4.5 李家峡双曲拱坝
3.4.6 白山重力拱坝
3.4.7 龙羊峡重力拱坝
3.4.8 拉西瓦双曲拱坝
3.5 从Malpasset事故原因分析看拱坝坝肩稳定
3.5.1 概述
3.5.2 工程概况
3.5.3 破坏过程初步分析
3.5.4 弹性稳定复核
3.5.5 坝肩抗滑稳定
3.5.6 拱坝失事破坏过程分析
3.5.7 Malpasset坝的破坏小结
3.6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章 固结灌浆与坝基处理
4.1 固结灌浆在坝基处理中的作用
4.1.1 固结灌浆的目的及分类
4.1.2 固结灌浆效果的评价
4.2 固结灌浆孔布置范围
4.2.1 国内拱坝工程固结灌浆的范围和布置
4.2.2 国外拱坝工程固结灌浆孔的范围和布置
4.3 固结灌浆工艺技术
4.3.1 灌浆方法
4.3.2 灌浆段长及压力
4.3.3 浆液水灰比及变浆条件
4.4 固结灌浆浆液材料
4.4.1 固结灌浆浆液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
4.4.2 常用注浆材料
4.4.3 外加剂
4.5 固结灌浆现场试验
4.6 李家峡河床坝基高压固结灌浆设计与实施
4.6.1 概述
4.6.2 高压灌浆设计
4.6.3 高压挤密灌浆施工
4.6.4 灌浆效果分析
4.6.5 小结
4.7 二滩坝基固结灌浆设计
4.7.1 地质概况
4.7.2 固结灌浆现场试验
4.7.3 固结灌浆设计
4.8 无盖重固结灌浆工艺技术及工程应用
4.8.1 无盖重灌浆技术在二滩拱坝坝基处理中的应用
4.8.2 无盖重灌浆在三峡工程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4.9 接触灌浆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章 坝基防渗与排水
5.1 坝基灌浆帷幕作用及标准的研究
5.1.1 帷幕作用模型试验研究成果
5.1.2 坝基渗流计算
5.1.3 灌浆帷幕防渗标准的研究成果
5.1.4 帷幕原型观测成果
5.1.5 小结
5.2 灌浆帷幕的设计与实施
5.2.1 灌浆孔的布置
5.2.2 帷幕灌浆的实施
5.3 帷幕灌浆工程实例
5.3.1 乌江渡重力拱坝帷幕灌浆设计与实施
5.3.2 白山重力拱坝帷幕灌浆设计与实施
5.3.3 龙羊峡重力拱坝帷幕灌浆设计与实施
5.3.4 李家峡双曲拱坝帷幕灌浆设计与实施
5.3.5 二滩双曲拱坝帷幕灌浆设计与实施
5.3.6 小结
5.4 坝基排水幕的作用
5.4.1 理论研究成果
5.4.2 工程实例
5.5 灌浆帷幕和排水幕的联合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章 坝基软弱夹层处理
6.1 软弱夹层的研究现状
6.1.1 软弱夹层的分类
6.1.2 断层交会破碎带的类型
6.1.3 断层岩研究的现状
6.1.4 活断层研究
6.2 软弱夹层对拱坝结构影响的研究
6.2.1 软弱夹层在坝基的分布类型与主要研究内容
6.2.2 软弱夹层对拱坝结构影响的研究实例
6.3 软弱夹层的工程处理措施
6.3.1 常用的软弱夹层处理工程措施
6.3.2 软弱夹层处理的工程实例
6.4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7章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
7.1 概述
7.2 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技术
7.2.1 模型相似性要求
7.2.2 地质条件模拟
7.2.3 模型材料
7.2.4 模型试验范围模拟
7.2.5 荷载及加载方式模拟
7.2.6 模型试验的量测技术
7.3 李家峡拱坝地质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
第8章 喀斯特(岩溶)地区拱坝的防渗处理
……
序言 本书从拱坝建基面的确定、坝基开挖、固结灌浆、坝基防渗与排水、坝基软弱夹层的处理、岩溶处理几个方面对拱坝基础处理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应该说,坝工技术发展到今天,其计算理论和方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坝工技术仍然是一门技术加经验的科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经验。很明显,人们之所以能够满怀信心地建设大坝,主要是许多在结构上与之类似的坝已经建成,而且运行情况良好。因此对以往的工程经验和教训进行认真总结,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为拱坝设计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而且对将要建设的工程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尽管我们在一些十分复杂地质条件下建成了一批高坝,但是就拱坝基础处理的研究方法和工程处理措施而言,仍然进展缓慢。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发展,高坝大库越来越多,拱坝建设中所面临的基础处理问题也会越来越复杂。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大技术研究的力度,要在拱坝基础处理的设计理论和研究方法上、在工程处理的措施上不断创新,更多地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 本书的编写中参考了大量的未发表的资料,在此向相关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表示感谢。本书的编写中还参考了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已故的林景铭总工程师遗留下的大量资料,在此向其夫人苏风玉高级工程师及子女林鹏博士和林红女士表示感谢。
本书编写中得到了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秦湘总工程师和我的老师周维垣教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富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文摘 插图:

1.2 基础处理设计的指导思想
1.2.1 基本原则
基础处理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运行安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2.2 设计依据
基础处理的设计依据包括: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勘察研究资料,包括区域地质构造、物理力学和渗透特性、地下水位及其补给和排泄范围。
工程地质因素对基础处理及大坝安全的影响是巨大的,按缪勒教授的定义,地质资料“靠不住的丰富”还不能为建造安全的水工建筑物提供可靠性。地质研究工作需要的不是勘测的数量,而是勘测工作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由于对勘测工作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常常遇到一些“地质上的意外”,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这些“意外”,就会延误工期,增加施工费用,如前苏联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水电站、美国的丹尼尔约翰逊坝等。如果水利枢纽运行后出现这类“地质上的意外”,就可能成为工程失事的原因。因此,对坝基不良性能揭示的不充分,将是影响工程安全的主要因素。
决定水工建筑物安全的主要地质因素是岩体的结构特性:有无软弱结构(大断层、软弱夹层)的不利方向面。软弱结构面的性状包括其规模、强度、分布,岩体的断裂结构面才是岩体工程的灵魂嘲,大坝的许多破坏事故都与岩体结构面有关,如意大利的格列诺坝、法国的马尔帕塞坝等。
(2)坝址区的地震烈度。
(3)相似工程地质条件下修建建筑物的经验。
(4)拱坝的基本特征资料(包括坝体结构、施工程序、作用荷载、运行条件等)。
(5)施工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