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三联书店 ·页码:179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7108022869 ·条形码:978710802286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乡土中国:培田 |
 |
|
 |
乡土中国:培田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三联书店
·页码:179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9月
·ISBN:7108022869
·条形码:978710802286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丛书名:乡土中国
内容简介 几千年的农业文明,蕴育出乡土中国的过去和现在。 乡者,故乡也, 土者,民间也。
吾乡吾土,是故土,是老家。
数字化的今天,
世界风云变幻。
现代都市人于历史留下的印痕已无可言说。
老村、古镇、旧宅、败词、发黄的族谱,或可引发人们对乡土中国的思索。
本系列旨在介绍中国民间传统的地域文化。以图文随记的形式,向大众传播中华本土文化之精髓;复苏久远的历史场景。为探究历史传承、反思历史文化变过的人们,开辟一片传统文化的博物馆,乡土社会的史书库。亦借此呼吁:保护我们的民间文化;珍视我们的历史!
福建省连城县培田村是一座现今保存完整的为数不多的古村落,被称为“辉煌的客家庄园”,作者研究福建乡土文化多年,本书试图追溯培田的历史轨迹。
作者简介 李玉祥,1962年生。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视觉艺术硕士。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为自由撰稿人,出皈有《老房子》系列图集等专著,并担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乡土中国》系列图书的特约摄影师。作品多次在海内外展出刊载。
编辑推荐 培田是福建省西部山区的一个客家古村落。本世纪初,培田独特的山光水色、文物历史与民俗风情进入了一些中外学者的视野,培田被称为“辉煌的客家庄园”,成为不同领域的学者研究客家历史文化的一个标本。对于追求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而言,这是一件幸事。在时代变迁的加速器里,人类的古老历史已被渐渐撕裂,成为一个又一个远去的、破碎的、残缺的梦。也许,培田的建筑、培田的文献、培田的民俗风情,可以帮助我们追溯久远的历史,找回失落的记忆,重温一段古老的岁月。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培田,在文献、文物与民俗的对话中,开始我们的考古之旅吧。
目录 前言走进培田村
地图
壹 河源十三坊
贰 畲族与客家
叁 家族的繁衍
肆 聚落的年轮
……
文摘 书摘
培田又称“吴家坊”,为河源十三坊之一。河源十三坊地处福建省长汀
县与连城县边界,包括河源溪流域的上百个聚落,自古以来就是相对独立的
地理和文化区域。因此,要了解培田的生态环境,就要先从河源十三坊说起
。
从地理环境看,河源溪流域属于印支地质运动所造成的宣和复背斜,由
水碧寨、笔架山、羊角寨、石壁山、枕头寨、金华山等中山和丘陵三面环绕
,河源溪从其间穿流而过。河源溪上游的连屋田溪、洋利坝溪、五石祭坑溪
等支流,形成于北部和西部山区,汇合于培田村前的永济桥与万安桥,而后
向东南缓缓流去,汇集沿途的众多溪流,进入朋口河,最后在上杭境内汇入
汀江。从培田至朋口,水源充沛,地形开阔,溪流平缓,形成了一连串狭长
的河谷盆地。河源十三坊的主要聚落,都是分布在这些河谷盆地上。
在行政区划上,河源溪流域长期分属于长汀县和连城县。唐开
元二十一年(733年),“福州长史唐循忠,于潮州北、广州东、福州西光龙
洞,检责得诸州避役百姓共三千余户”,上表朝廷,建议置州。开元二十四
年(736年),正式设置汀州,下辖长汀县和宁化县。唐宋之际,河源溪流域
归长汀县管辖,设古田乡河源里。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从长汀县辖区析
置莲城县,河源溪流域也从此分为上河源和下河源。上河源仍属长汀县,设
河源上里;下河源归莲城县管辖,设河源下里。县名“莲城”,到元朝才改
为连城。据说,由于当时经常发生动乱,地方不宁,人们认为“莲”字带草
头,所以才不断有草寇,因此就去了草头,采用现在的县名。
明清时期,河源上里改称宣河里,为长汀县十里之一。道光《长汀县志
》记载,宣河里下统六个图,共六十六个村庄。吴家坊属于宣河里第六图,
培田属于“宣河六图”的第八甲。在培田的历代文献中,通常称“世居宣河
六图”、“其田米在于河六八甲”。清代还有乡约保甲组织,培田属于宣河
里乡约第八甲。在培田吴来星先生的家里,现存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颁发
的保甲门牌,上书:“吴家坊第八十三户吴先保,甲长吴汉珍,牌长吴龄均
,地保吴起芳。”这一时期的乡约保甲组织是地方自治组织,而里甲组织只
是纳税系统。
民国时期,先后建立联保组织和区、镇、乡行政体制,原宣河里改为宣
和乡。1956年,宣和乡从长汀县划归连城县,上、下河源才重新隶属于同一
县级行政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