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22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60957471/9787560957470 ·条形码:9787560957470 ·版本:第1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
 |
|
 |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页码:22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560957471/9787560957470
·条形码:978756095747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心理学的秘密系列
内容简介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内容简介:你不可不知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他认为,不丹这样的小国不应该跟着别人走,不应只是单纯注重GDP的发展,而应该更全面地重视人们的幸福感。幸福比GDP更重要。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多年来,人均GDP仅700多美元的小国不丹,人民的生活总体来看算得上比较幸福。
不丹国王归纳说,人生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在这种执政理念的指导下,国王创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指标。追求GNH最大化成为了不丹政府至高无上的发展目标。
自从不丹国王提出“幸福指数”概念以后,世界各国研究机构纷纷跟进。现在美国有大量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建立国民的幸福指数及其排名。2005年12月,美国公布的最新幸福指数调查显示,东亚国家幸福指数普遍低于西欧及美洲国家,最快乐的亚洲国家新加坡也只排名第25位,中国则排在第48位。日前英国又出炉了名为《(幸福星球指数》的报告,其中,中国人的幸福程度排到了第31位。
作者简介 刘振中,心理学硕士,1997年毕业后从事心理测验和人才测评工作。目前为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博士生。独立和参与编写《心理大辞典》、《信息时代的心理调节》、《管理心理学》、《素质教育论》等著作8部,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媒体推荐 “人们总是在想方设法,积极努力,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以求得发展。”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
编辑推荐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导读——如果你不懂得如何享受500元,那么你也就不会懂得如何充分享受500万元。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为什么彩票中奖的人,大多没有幸福的结局?为什么只要人活着,就不会放弃对幸福的渴望?幸福是可以遗传的吗?什么样的习惯能让你更幸福呢?为什么女人用自己的创造感受幸福,而男人在寻找意义中感受幸福?心理学家怎样教你在冥想中领悟幸福的真谛?人人需要属于自己的“幸福地图”!
幸福=美满生活+愉悦身心+和谐关系,开启自己的幸福人生,你只需要改变1%。
目录 第1章 如何理解“幸福”
什么是幸福
对幸福的不同理解
幸福测试题:养成幸福的习惯
第2章 如何正确认识幸福
缔造幸福的特质
富足≠幸福
幸福是一种技巧
幸福测试题:描绘自己的幸福地图
第3章 如何判断你是否幸福
衡量幸福的标准
对幸福的量化研究
幸福测试题:痛苦的围墙与幸福的阶梯
第4章 幸福的“盗贼”
抑郁“盗贼”
畏惧和害羞“盗贼”
愤怒和怨恨“盗贼”
战胜幸福“盗贼”
第5章 成功能带给你幸福吗?
正确理解成功与幸福的关系
难道不成功会制造痛苦吗
在奋斗中体验幸福
幸福测试题:找到你生命中最重要的
第6章 金钱能使你幸福吗?
有钱一定幸福吗
保持快乐是一门学问
幸福测试题:你是不是金钱的奴隶?
第7章 工作中能体验到幸福吗?
工作与幸福的关系
学会热爱你的工作
幸福时刻与工作
幸福测试题:你是不是一个“工作狂”?
第8章 “时尚”能给你幸福吗?
“美”的不同理解与幸福
奢侈品与幸福
广告与幸福
网络与虚拟幸福
幸福测试题:你是一个奢华的女性吗?
第9章 家庭与幸福
如何认识家庭与幸福
优秀的孩子是家庭幸福的源泉
孩子快乐家庭才幸福
幸福测试题:自测家庭和谐度
第10章 婚姻与幸福
如何全面认识了解婚姻
婚姻中的幸福
对于婚姻的几点反思
保持婚姻幸福的方法
幸福测试题:你的婚姻是否幸福
第11章 乐观的朋友带给你幸福
慎重选择你的朋友
要学会散播快乐
幸福测试题:情绪心灵剧场
第12章 对抗郁闷情绪
郁闷情绪的表现
如何将“消极”变为“积极”
保持积极情绪的方法
幸福测试题:控制愤怒
第13章 人生有目标才会幸福
目标会带你走向成功
合理利用时间是实现目标的关键
幸福测试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第14章 健康是幸福之本
如何全面认识健康
健康对于幸福的意义
如何才能获得健康
幸福测试题:健康管理自我诊断
第15章 幸福的智慧
不要被琐事困扰
要不断对人生进行思索
为自己创造幸福时刻的技巧
如何利用本书的主题提高幸福感
幸福测试题:在冥想中体悟幸福的真谛
……
序言 “人们总是在想方设法,积极努力,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以求得发展。”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
近年来,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需要的迫切性越来越强烈,对精神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心理学逐渐成为广大民众所关心和崇尚的热门学问。然而,专业的心理学研究不仅体系庞大、内容艰深。而且与广大民众所关心的日常生活问题相去甚远,在专业心理学研究领域和广大老百姓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这样,使得不少本来对心理学抱有浓厚兴趣的人感到心理学令人生畏、望而却步。为了弥合专业研究与普通民众需求之间的鸿沟,同时,也为个人自我完善提供科学指导,我们推出了这套《心理学改变生活丛书》第一辑。
本辑丛书的宗旨是从老百姓所关心的人生问题出发,用心理学的观点来阐明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关心的问题,透过心理现象的分析为人们处理人生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心理学还是一个处于不断成熟和发展壮大的学科;心理学的研究还远远没有达到能够有效干预人们日常生活的程度。因此,对于现代生活中的问题,我们并不期求通过有限的书籍就能够揭示清楚;但我们真诚地希望读者能通过阅读有关心理学著作.对人生有一个达观的理解,并以此作为思考现代生活各种问题的起点,开始有意识地、系统地、科学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使自己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
文摘 幸福是一个永恒的人生命题,为了企及其要义,名人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通过自己的思辨与感受,从不同的侧面说出了对幸福的理解。
1.柏拉图
柏拉图曾经用一种独特的方法计算出,王者的生活比独裁者的生活幸福729倍。独裁者已经拥有一切权力和财富,但仍然不是最幸福的人。因为真正的幸福,包含着很多金钱和权力买不到的东西。
他认为,幸福除了身体上的满足以外,必须包括积极性、责任感、成就感以及爱。这些东西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心灵的满足,但是往往会造成身体上的痛苦。为了达到满足,人们有时不惜追逐痛苦,在痛苦和折磨中感受到高尚的幸福。
2.尼采
尼采把幸福理解为一种愉悦和满足的状态,并顺便表达了对英国功利主义传统的不满。尼采认为,功利主义者所追求的幸福目标并不是非常远大的,而在追求远大目标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为崇高目的承受痛苦、持续进行奋斗并且愿意为目的承担风险。
他认为幸福就是快乐或者满足的答案过于浅显。所以我们光是这样追问问题不可能涉及问题的本质。这个问题争论了很久,也没得出什么结论,我们不应该再纠缠于幸福包含什么,而应该问幸福产生的基础是什么。
3.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就注意到,面对什么是幸福这样的问题时,不同人会从不同角度回答。一些人用愉悦,一些人用荣誉,一些人用生命的艺术性,还有一些人用生命的反思或者思考来定义幸福。他认为关于幸福的几个特征有可能达成基本的一致,它有五个要求必须满足:
它必须是决定性的,即包含所有的固有价值:
它必须是自我满足的,即不依赖于其他价值:
它必须是积极的,即我们必须能主动地意识到这些价值:
它必须是广泛可得的,而不是只能少数人拥有:
它必须是相对稳定的,不是那种能被任何偶然带走的东西。
各个领域的科学家的观点
除了古典哲学家的研究和论证,近现代心理学对幸福的讨论也是众说纷纭。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幸福来源于压抑的解除、回归本原的状态;行为认知学派认为幸福是对积极思维的现实奖励:人本主义则认为幸福是伴随自我实现而产生的一种满足体验。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科学家们也加入了这个行列,试图揭开产生幸福感的生理基础。
1.精神心理学家精神心理学家试图发现大脑中供幸福栖居的区域或褶皱,因为他们认定幸福是一种主观的东两,其生理机制无疑根植于大脑中心。而且他们也已通过试验证实:感到幸福者的大脑左前方叶显示出的“脑电流”
……
后记 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是许多人用辛勤付出换来的成果。本书从策划开始,就受到各方人士的关照与帮助,在编写时更是得到了不少老师和作者的鼎力支持。特此向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他们是:杜金霞、刘俊义、高涛、董芳、谢海峥、滕龙江、金源、马宏宇、于向勇、张宇浩、陈艳军、孙良珠、杨威、魏凤莲、孙豆豆、郭育彩、崔文英、于超英、胡燕。
本书编写中借鉴和参阅了大量的文献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发和感悟。得益于前人的劳动成果,才使本书能够有如此之多的详实案例和丰富的理论基础。在此向各位专家、学者以及资料的提供者表示最崇高的敬意。然而,由于受条件限制,本书中部分作品的作者、译者未能及时联系上,更由于有些作品在原出版物上没有署名,令我们对您的姓名、地址等信息无从得知。本着对书稿品质的追求,不忍将美文割舍,故冒昧地将文章选录书中。有鉴于此,恳请拥有著作权的作者、译者谅解。并请您见到本书后及时来电来函,以便支取我们为您留备的稿酬。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难免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