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驼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战略空运
基本信息·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页码:28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 ·ISBN:750654928X ·条形码:978750654928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飞越驼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战略空运 |
 |
|
 |
飞越驼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战略空运 |
 |

基本信息·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页码:284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
·ISBN:750654928X
·条形码:978750654928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作者简介 徐康明:1943年生,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75年起任教于云南大学历史系。主要从事世界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日本现代史和东亚国际关系史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主要论著有《世界现代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中国远征军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5年),《论反法西斯盟国的对日作战——二战史论文选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等。现为云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现代史研究会副会长、西南分会会长、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现代史分会会长。
编辑推荐 一条在抗日战争后期决定我国外贸和外交的主要国际通道,它世界航空史上最危险的一条航空线,是中国战区唯一通向国外的战略补给线,是中美两国军人与民众用鲜血铺就的“友谊线”,它就是“驼峰”航线。它闻名遐迩,在我国却鲜为人知。翻开本书,它将带你走进那段历史,重温那沧桑岁月!
目录 前言/1
第一章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与中美英军事同盟的建立/1
第一节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美对华政策的演变/l
第二节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中关英建立军事同盟/13
第三节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的陆路国际通道/22
第二章缅甸防御战的失利与中国陆路国际通道的丧失/28
……
文摘 书摘
46 飞机飞行员托马斯·M.塞克斯(Thomas M.Sykes)
到廷加沙迦(Tingawksakan)的部分航程是例行的少许结冰和温和的湍流。为了纠正计算的时速100英里(约161公里)风的影响,我们调整了30度航差。过了密支那后,我看了一眼前方浓密的暴风雨,告诉机组这将会是一个忙碌的下午。
狂风把我们吹得四处颠簸,我们的计速表在每小时40(约64公里)——300英里(482公里)之间拼命晃动。我们在萨尔温江流域上空突然成了严重的冻雨、冰雹、雪的受害者,猛烈的湍流导致飞机以2000英尺(约610米)的高度升降。四个空地无线电频道全是呼救信号,报务员无法发送方位报告或接收中国的气象消息。由于盼望中国的天气会好转,我们在过了保山之后继续向前飞。
在保山以西飞了大约10分钟,我们和6821号飞机的希望破灭了。突然,一阵猛烈的下降气流带着南来的闪电般的狂风把飞机掀翻,高度计指示17500英尺(5534米)。尽管我们全力往上爬,还是以每分钟4000英尺(1219米)的速度往下掉。我们开足马力,艰难挣扎,在低于当地最低安全高度的14000英尺(4267米)恢复正常。爬高速度的指针转遍了表盘。我们一分钟的高度为12000英尺(约3658米),比山峰低,接着又回升到21000英尺(约6400米)。尽管我和副驾驶员拼命控制仪表,飞机还是以45度翻滚。回转仪和地平仪第一滚就失灵了——只有指针和球帮助我们。
接着真正的问题开始发生。我们碰上了可怕的大风,回转仪剧烈跳动。机务长没系安全带站在货舱入口处,身子飞起来碰了头。货舱里的两只汽油桶松开弹起,把飞机顶部砸出了坑。为了珍贵的生命一直牢牢抓住飞机的报务员飞到了半空中。地板上的尘土和垃圾飘进眼里。副驾驶嘴里叼着没点着的烟斗,烟斗掉出来,飘到天花板上,同E6B计算器和一只松开的话筒呆在一起。航速指向每小时40英里(64公里),我把转盘转向前恢复航速——什么都没发生,但能听见货舱里绑着的货物松开的声音。 我意识到完全不可能跳伞,惟一的希望是把飞机翻过来。我们出现在21000英尺处的云层间,发现我们底朝天飞行。就像初级训练者的首次表演,满舵和副翼把大飞机翻正了。恢复正常飞行后,我注意到机头转了180度,朝阿萨姆方向往回飞。因为离中国的目的地更近,我返回原来的航线,真心希望飞机完好无损。剩下的航程正常,我们到达了中国站,意识到今天幸运女神与我们同在……充分赞美能经受如此折磨的飞机。
我们终于到达机场,除了受惊的神经,我们完好无损。飞机经过仔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