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道教章表符印文化研究

2010-03-08 
基本信息·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页码:38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801237404 ·条形码:978780123740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道教章表符印文化研究 去商家看看
道教章表符印文化研究 去商家看看

 道教章表符印文化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页码:386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801237404
·条形码:978780123740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这是继《道教手印研究》之后的又一部探索道教文化的新著,二者可称姊妹篇。作者通过十余年的搜集访问,在著名哲学家唐明邦教授(武汉大学哲学系)指导下完成这一新课题。书中从道教章表文化、符菜文化、印篆文化三个方面研究道教神秘文化以及其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见解颇新。
道教章表文化是道教斋酿文化中的瑰宝。作者从原始宗教信仰、原始祭祀风尚、道教科仪等多方面加以探讨,笋人们展示了道教章表文化的多姿风采。
道教符篆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传统文化艺术的多途径、多形式影响。其中也蕴含着道教贵生重生,向往太平、热爱和平,崇尚医学保健等思想;道教符策文化中的书法与绘画皆有独到的艺术魅力及理论思想;更甚者道教符策文化的起源可远及汉字的形成,对此作者皆作了深入的论证。受道教符篆文化正面影响的印篆文化,更是绚丽多彩,观此书定能一饱眼福。
作者近十余年寻访了许多高过,收集了由清末至当代《道戏》、《道教辑要》及《戒外道书》未收录的道教章表符篆文化。许多为老道长们秘而不传的绝世孤本,面临严重失传绝迹的危险,作者经过多方耐心调查、搜集、整理,抢救了这一宝贵文化遗产,为研究由清末至当代一百五十多年间道教章表符篆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这个历史阶段道教斋舔科仪、道教文化传播方式、道教文学以及道人们的文化素养、精神面貌。其意义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作者简介 任宗权 武汉市道教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武汉道教大道观主持。1968年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1992年于中国道教学院“高功班”进修,曾在河南、湖北、湖南、云南、陕西等地道教知识学习班主授全真韵学、斋醮科仪、章函符菜印篆等知识。2002年中国道教全真派第三次“千山五龙宫玄都律坛”开坛传成被中国道教协会聘为传戒八大师之一的登篆大师。著作有《玄门日诵早晚经注》(合著)、《道教手印研究》,发表道曲及论文四十余篇。
媒体推荐 书评
道教章表符印文化是道教斋醮文化中的瑰宝,其形成与发展受到传统文化艺术多途径、多形式的影响。道教章表符印文化中蕴涵着道教贵生重生、向往太平、热爱和平、崇尚医学保健等思想。

编辑推荐 道教章表符印文化是道教斋醮文化中的瑰宝,其形成与发展受到传统文化艺术多途径、多形式的影响。道教章表符印文化蕴涵着道教贵生重生、向往太平、热爱和平、崇尚医学保健等思想。打开本书,你不经会眼前一亮,因为它是一本玄门奇书,它无疑是《道教手印研究》的姊妹篇。此书以道教的章表、符箓、印篆三种常见的内容形式为主题,发觉教义内涵、探讨文化精神,揭示了道教文化的另一神秘领域,把读者引入绚丽多姿、神奇幽幻的道教文化百花园,令人惊异不已。
目录
序一 任法融 /1
序二 唐明邦 /2
序三 袁志鸿 /7
绪论 道教斋醮科仪之文化内涵 /1
第一节 上古祭礼礼乐与道教斋醮科仪 /1
一、原始祭祀文化来自原始自然崇拜与灵魂信仰 /1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