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页码:391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4月 ·ISBN:7227020797 ·条形码:9787227020790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 |
 |
|
 |
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页码:391 页
·出版日期:2000年04月
·ISBN:7227020797
·条形码:9787227020790
·版本:第3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简介 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具有很深的影响力。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倾力推出的《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一书,针对伊斯兰教与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密切关系,以及其教派与门宦的广泛影响,探讨了中国的伊斯兰教的发展及影响,内容全面详实,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伊斯兰教是一个传播广泛,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尤其在现代的第三世界中,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由宁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一书,就详细的介绍了伊斯兰教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其门宦制度。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公元651年就传入了中国,对于我国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有广泛的影响。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概述了伊斯兰教的历史,中编下编,全面记录了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和四大苏非学派及其门宦的各项制度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书中内容都是通过大量实际调查收集的资料,包括一些教派、门宦负责人的口述和家史和地方志,真实可信,极具参考价值。本书附录还收集了伊斯兰教大事记、教派与门宦概况表,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传教世系,便于读者查阅。本书对于对于我国的民族宗教工作者而言,有重大意思,对于一般读者而言,通过书中详实记录,可以对伊斯兰教的历史、教义和现况都有各透彻的了解。
作者简介 阿布·尤素甫·马通,回族,1929年出生于甘肃张家川。1949年西北大学法律系毕业。长期在西北民族、宗教、统战系统工作并倾心伊斯兰教、回教史研究。历任甘肃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甘肃文史馆官员兼任西北民院特邀教授暨博导等。撰写主编《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伊斯兰教在中国》、《中国伊斯兰教百科全书》等十余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曾应邀赴哈佛、加州大学、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等进行学术交流。
媒体推荐 序
伊斯兰教与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教派与门宦的影响更为广泛深远。过去一些史学者,虽然有过论述,在通史里也提到伊斯兰教在一些少数民族中的影响和作用,有些刊物中,也偶有涉及教派门宦的研究文章,但数量少,叙述不详,给研究伊斯兰教的同志造成了困难。我试图在本书中叙述详细一点,但力不从心,还望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同志多加指正。
20世纪50年代,在马青年同志的领导下,我对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作过一些调查,整理过一些供学习民族宗教政策的参考资料。此后又做了一番搜集和核实资料的工作。十年动乱,使一些珍贵的原始资料损毁。为了抢救资料,先将手头积累的零散材料整理出来,名曰《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供学者、专家和研究这个问题的同志参考。这个材料虽然以“史略”命名,但它距“史”的要求尚运,更谈不上论著了。至于教派门宦的宗教理学和修持理论,我认为是属于另一范围讨论的问题,在本文中很少涉及。
本书资料以实际调查为主,大部分是50年代一些教派、门宦负责人的口述和家史,并参考有关地方志等整理而成。提供资料的有:马五十哈知(国珍,毕家场门宦主持)、法贞(哈知,临夏王寺开学阿匐、法门始传者)、马顺天(哈知,伊赫瓦尼新十大阿訇之一,曾任临夏南关大寺开学阿訇)、周维新(伊赫瓦尼著名阿訇之一,曾任临夏南关大寺开学阿匐)、马云(哈知,伊赫瓦尼新十大阿訇之一,曾任临夏南关大寺开学阿訇)、尕白庄(马得宝哈知,“白派”始传人之一)、老阿林(马正卿哈知,“白派”始传人之一)、龙山镇哈知(“白派”传播者之一)、聋阿訇(祁明德,格底目,曾任临夏王寺、临潭旧城上寺开学阿訇)、马重雍(哲赫忍耶北山教主)、马国瑶(沙沟门宦主要亲属,西海固起义者之一)、马少藩(哲赫忍耶北山派负责人)、马锡武(哲赫忍耶北山派主要负责人,原国民党东路交通司令)、马腾霓(哲赫忍耶南川教主)、马忠义(撒拉教穆勒师德之一)、马国泰(胡门门宦红泥滩教主)、马国忠(胡门门宦太子寺教主)、马绍文(北庄门宦主要负责人之一)、马进成(哈知,北庄尕老人家)、马益寿(穆夫提门宦主要负责人之一)、马孝(穆夫提教主)、马和轩(大拱北负责人之一)、马连芳(大拱北当家人之一,老中医)、喇筱珊(大拱北负责人之一)、马彦良(曾任马仲英的旅长,去过前苏联,到过陕北解放区)、张乐山(格底目,知名人士)、张质生(汉民,知名人士)、丁正熙(北大学生,西道堂对外负责人之一)、马富春(华西大学学生,西道堂负责人之一,甘肃伊协副秘书长)、丁士杰(中学生,西道堂商业负责人之一)、黎怀仁(西道堂总经理之一)、丁立夫(临潭老教代表之一)、马毫山(马回光花寺门宦阿訇)、马玉良(花寺门宦创始人主要亲属之一)、张若海满(临潭老教代表人之一)、马斌(又叫红胡子师长,巴苏池门宦负责人)、陕子久(灵明堂负责人之一)、韩振绪(崖头门宦负责人之一,曾任兰州西关大寺开学阿訇)、张海如(大湾头门宦教主)、马震武(沙沟门宦教主)以及卓尼雷兆祥等。家史有:《大拱北先贤事略》、《临潭西道堂的现况》、花寺的《路引集》、哲赫忍耶的《若什哈》、穆夫提的《道统史》以及一些碑文、著作等。
……
编辑推荐 伊斯兰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具有很深的影响力。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倾力推出的《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一书,针对伊斯兰教与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密切关系,以及其教派与门宦的广泛影响,探讨了中国的伊斯兰教的发展及影响,内容全面详实,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伊斯兰教是一个传播广泛,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尤其在现代的第三世界中,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由宁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一书,就详细的介绍了伊斯兰教在我国的发展以及其门宦制度。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公元651年就传入了中国,对于我国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有广泛的影响。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概述了伊斯兰教的历史,中编下编,全面记录了伊斯兰教三大教派和四大苏非学派及其门宦的各项制度以及重大历史事件,书中内容都是通过大量实际调查收集的资料,包括一些教派、门宦负责人的口述和家史和地方志,真实可信,极具参考价值。本书附录还收集了伊斯兰教大事记、教派与门宦概况表,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传教世系,便于读者查阅。本书对于对于我国的民族宗教工作者而言,有重大意思,对于一般读者而言,通过书中详实记录,可以对伊斯兰教的历史、教义和现况都有各透彻的了解。
目录 修订本前言
白寿彝先生序
序
引言
上编 绪论
第一章 伊斯兰教的创建、发展和纲领
……
文摘 书摘
二、唐代传入说
唐代传人中国说,主要有四种不同年代的说法。
(一)唐武德中传入说
唐武德中即公元618年~626年。
何乔远著《闽书》卷七“方域志灵山”条云:“默德那国有吗喊德圣人。生隋开皇元年。圣真贤美,其国王聘之……门徒有大贤人,唐武德中来朝,遂传教中国。一贤传教于广州,二贤传教于州,三贤、四贤传教于泉州。”
(二)唐贞观二年传入说
唐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
张星娘著《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引《回回原来》(又名《西来宗谱》)云:“大唐贞观二年,唐王夜梦一缠头人追赶妖怪入官。此日早朝,臣上奏曰:缠头本是西域回回。臣闻回回,诚实无欺,忠谆无伪。如以恩结之必能忠心悦服。更乞吾皇差使臣进见回王。请求遣使来华,以餍我国。天子开奏,乃遣使聘请……回王遣该思、吴哀思、噶心三人,投奔中国。行至中途,该思、吴哀思,不服水土而亡,余噶心一人至中国,唐王选三千唐兵移至西域,更换三千回兵
来中国,生育无穷,中国乃有回回也。”
英人威尔斯著《世界史纲》第三十章中云:“在景教徒到唐太宗朝廷之前5年,即公元628年有一群值得注意之使者,由阿拉伯麦地那之扬布埠,乘商船越海至广州,奉穆罕默德所遣,持书往见唐太宗,书信内容同致拜占庭皇帝希拉克利,及忒息丰之喀瓦氏书信相同,太宗既不像希拉克利那样置之不理,亦不像喀瓦氏之侮辱来使,皆待之以礼。对于使者关于其神学之见解,颇加赞许,遂助之建一清真寺于广州,以备阿拉伯商人之使用,至今犹存,此寺盖世界最古清真寺之一也。”
(三)唐贞观六年传入说
唐贞观六年,即公元632年。
蓝煦著《天方正学》卷七旺各师墓志云:“大人道号旺各师,天方人也,西方至圣之母舅也。奉使护送天经而来,于唐贞观六年,行抵长安。唐太宗见其为人耿介,讲经论道,有实学也。再三留驻长安,因敕建大清真寺,迎使率随从居之。大人著各讲章经典,劝化各国。嗣后生齿日繁,太宗后敕江宁、广州,亦建清真寺分驻。曩后大人期颐之年,由粤乘海船,放洋西去。即抵青石,伏思奉圣谕而往,未曾奉命而还,何可还厥梓里,是以复旋粤海。大人在船中复命归真,真体大发真香,墓于广州城外。”
张星粮著《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中,引清同治十一年(公元872年)俄国驻北京总主教柏雷狄斯,曾获得由阿拉伯文译成汉文的古代布告一张。此布告叙述伊斯兰教初入中国的事迹谓:“唐贞观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