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31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111247116/9787111247111 ·条形码:9787111247111 ·版本:第1版 ·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间歇运动机构设计与应用创新 |
 |
|
 |
间歇运动机构设计与应用创新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31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111247116/9787111247111
·条形码:978711124711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机构设计与应用创新丛书
·图书品牌:华章图书
内容简介 《间歇运动机构设计与应用创新》是“机构设计与应用创新丛书”之一。间歇运动机构设计与应用创新是机械装备自主创新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实现机器周期性转位、分度、步进、瞬时停歇或带停歇区间等运动要求必不可少的机构。
《间歇运动机构设计与应用创新》内容包括棘轮机构设计、槽轮机构设计、针轮机构设计、不完全齿轮机构设计、共轭盘形分度凸轮机构没计、分度凸轮机构的常用运动规律、弧面分度凸轮机构设汁、圆柱分度凸轮机构设计、具有瞬时停歇特性或停歇区的间歇运动机构没计以及广义问歇运动机构设计等。这些内容对于进行问歇运动机构设计与应用创新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间歇运动机构设计与应用创新》可供从事机械工程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设计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机械工程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第1章间歇运动机构概述
1.1步进运动间歇机构
1.2具有瞬时停歇特性或停歇区的间歇运动机构
第2章棘轮机构设计
2.1棘轮机构的基本形式与工作特点
2.2齿式棘轮机构的参数选择与设计
2.3摩擦式棘轮机构的参数选择与设计
2.4棘轮机构的应用实例
2.5擒纵机构
第3章槽轮机构设计
3.1槽轮机构的基本形式与工作特点
3.2槽轮机构的运动分析
3.3槽轮机构的动力学计算
3.4槽轮机构设计
3.5具有特殊结构和工作要求的槽轮机构
第4章针轮机构设计
4.1针轮机构的基本形式与工作特点
4.2外针轮机构
4.2.1齿槽廓线
4.2.2星轮齿槽的基本参数
4.2.3转角比盯及半径比灿
4.2.4运动系数
4.2.5针轮上锁止弧所对中心角
4.2.6运动分析
4.2.7外针轮机构的设计计算步骤
4.3内针轮机构
4.3.1内针轮机构
4.3.2肛的内针轮机构
4.3.3肛两种内针轮机构的特性比较
4.3.4内针轮机构与外针轮机构中盯和弘的极值比较
4.3.5内针轮机构的运动分析
第5章不完全齿轮机构设计
5.1不完全齿轮机构的基本形式与工作特点
5.2不完全齿轮机构的啮合过程
5.2.1普通渐开线(完全)齿轮机构的啮合过程
5.2.2不完全齿轮机构的啮合过程
5.3齿顶干涉问题与主动轮首、末齿齿顶高系数的确定
5.3.1齿顶干涉现象
5.3.2主动轮首、末齿齿顶高系数的确定
5.4锁止弧的设计
5.4.1从动轮锁止弧的设计
5.4.2主动轮锁止弧的设计
5.5从动轮的停歇时间与运动时间
5.6改善传动性能的措施
5.7不完全齿轮机构的设计
5.7.1初始数据的选择
5.7.2连续传动条件的校验
5.7.3停歇时间的满足
5.7.4不完全齿轮机构设计计算步骤与公式
第6章共轭盘形分度凸轮机构设计
6.1共轭盘形分度凸轮机构的基本形式与工作特点
6.2共轭盘形分度凸轮机构的主要运动参数和几何尺寸
6.3共轭盘形分度凸轮机构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6.4用作图法绘制共轭盘形分度凸轮的理论廓线和工作廓线
6.5共轭盘形分度凸轮理论廓线和工作廓线的精确计算
6.5.1坐标系的建立
6.5.2与No.1滚子接触的凸轮理论廓线与工作廓线方程式
6.5.3与No.3滚子接触的凸轮理论廓线与工作廓线方程式
6.5.4共轭盘形分度凸轮后侧面的廓线
6.5.5凸轮理论廓线的曲率半径r的计算
6.5.6均分向径角西处的向径值R的确定
6.6共轭盘形分度凸轮机构的设计计算实例
第7章分度凸轮机构的常用运动规律
7.1无量纲运动参数
7.2分度凸轮机构的常用运动规律
7.2.1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
7.2.2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摆线运动规律)
7.2.3345次多项式运动规律
7.2.4改进等速运动规律
7.2.5改进梯形加速度运动规律
7.2.6改进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7.3分度凸轮机构常用运动规律的特性比较及选择
7.3.1各种运动规律的主要特性值及其对分度凸轮机构工作性能的影响
7.3.2分度凸轮机构中几种常用运动规律主要特性值的比较及其适用场合
7.3.3几种常用运动规律的运动参数值的查表计算法
第8章弧面分度凸轮机构设计
8.1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基本形式与工作特点
8.2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主要运动参数和几何尺寸
8.2.1凸轮分度廓线头数、转盘滚子数与转盘分度数之间的关系
8.2.2凸轮与转盘在分度期与停歇期的运动参数
8.2.3动停比与运动系数
8.2.4啮合重叠系数
8.2.5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主要几何尺寸计算
8.3弧面分度凸轮工作曲面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8.3.1空间共轭曲面设计时必须满足的基本条件
8.3.2坐标系的选取
8.3.3从动转盘上滚子的圆柱形工作面在坐标系是中的方程式及法线矢量
8.3.4凸轮工作轮廓与滚子圆柱形工作面的共轭接触方程式
8.3.5滚子圆柱形工作面上的接触线
8.3.6凸轮工作轮廓在坐标系中的曲面方程式
8.4弧面分度凸轮工作曲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8.5双头弧面分度凸轮廓线设计时的特殊问题
8.6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8.7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动力学参数计算
8.7.1弧面凸轮、从动转盘和工作台的质量和转动惯量
8.7.2在分度期间转盘与工作台上所受的最大力矩
8.7.3产生凸轮上的最大驱动力矩所需要的电动机功率
8.7.4当凸轮及传动系统具有足够大的转动惯量时,电动机功率的计算方法
8.7.5凸轮及传动系统转动惯量的验算
8.7.6凸轮与转盘上的受力计算
8.8弧面分度凸轮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材料与技术要求
8.9弧面分度凸轮机构设计计算实例
第9章圆柱分度凸轮机构设计
9.1圆柱分度凸轮机构的基本形式与工作特点
9.2圆柱分度凸轮机构的主要运动参数和几何尺寸
9.3圆柱分度凸轮工作曲面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9.4圆柱分度凸轮工作曲面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9.5圆柱分度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9.6圆柱分度凸轮工作曲面展开成平面时的设计计算
9.7圆柱分度凸轮机构的动力学参数计算
9.8圆柱分度凸轮机构主要零部件的材料与技术要求
9.9圆柱分度凸轮机构设计计算实例
第10章具有瞬时停歇特性或停歇区的间歇运动机构设计
lO.1凸轮机构
10.2平面连杆机构
10.3凸轮一连杆组合机构
10.4齿轮一连杆组合机构
10.5凸轮-齿轮组合机构
10.6具有挠性件传动的组合机构
第11章广义间歇运动机构
11.1概述
11.2挠性件的变形波传动原理
11.3挠性件变形波传动的间歇运动机构
11.4行星式链条一连杆机构
11.5行星式变形波传动的间歇运动机构的参数计算
11.6步进电动机驱动的间歇运动机构
11.7压电式微动步进机构
参考文献
……
序言 18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在英国发生了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推动了用机械化生产代替手工业生产的进程,纺织机械、缝纫机械、农业机械、蒸汽机、内燃机等各种工作机械、动力机械应运而生。这些机械的发明和应用,促进了机械工程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同时,机构学在原来机械力学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通过对各类机械中机构的结构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早期机构学独立的体系和独特的研究内容。机构学的形成反过来对于上述各类机械的结构完善和性能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机构学成为机械产品发明创造的手段,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机械工程基础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今世界又在经历一场新的产业革命。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和传感技术在机械产品上广泛采用,计算机逐步成为信息处理和控制手段,使机构和机器的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但是机构和机器的基本特性没有变。如果说机械化生产可以看作人类双手巧妙的延伸,机械化主要依靠各种机构来加以实现,那么自动化、智能生产可以看作人类双手和大脑有机结合的实际工程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主要还是依靠各种机构来加以实现。
文摘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