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教材 >

中国学生学习法(最新修订高中生版)

2010-03-08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7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303097722 ·条形码:9787303097722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学生学习法(最新修订高中生版) 去商家看看
中国学生学习法(最新修订高中生版) 去商家看看

 中国学生学习法(最新修订高中生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7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9787303097722
·条形码:978730309772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高中生
·丛书名:中国学生学习法
·图书品牌:朗朗书房

内容简介 《中国学生学习法》(最新修订高中生版)的内容:《中国学生学习法》(最新修订高中生版)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的教师、学生、家长创立的高中学习方法,均为经过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均为适合中国学生的最佳方法。《中国学生学习法》(最新修订高中生版)的编排:《中国学生学习法》(最新修订高中生版)共分五篇,依次为:
时间篇:学习时间的管理方法,通过对时间的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环境篇:学习环境的管理方法,通过对环境的优化提高学习效率。
过程篇:学习过程的管理方法,通过对过程的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文献篇:学习文献的管理方法,通过对文献的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心态篇:学习情绪的管理方法,通过对情绪的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中国学生学习法》(最新修订高中生版)的对象:《中国学生学习法》(最新修订高中生版)适合高一至高三年级的中学生使用,也可供家长、教师及其他关心高中学生成长的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丁晓山,著名教育专家、学习方法研究专家。丁老师有着二十多年的教学工作经历,现任职于首都师范大学。他自1994年始即致力于学习方法的研究,广泛接触中小学师生,搜集、比较和提炼了大量适合中国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并通过著作的形式使这些方法在众多学生和家长之中传播。效果非常显著。他的成果被许多后来的研究者沿用、借鉴,他也被誉为中国中小学生学习方法研究第一人。
迄今为止,丁老师已出版了与学习方法有关的书籍三十余种,包括《中国孩子学习法》、《中国家长助学法》、《实用智慧集成——100位教师的绝招》、《换一种学法》、《数学学习法》、《语文学习法》、《英语学习法》、《提高成绩不能等》(初、离中版)等,其中《中国孩子学习法》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
《中国学生学习法》是丁老师对以往研究成果的一次精心总结和提炼。它汇集了全国众多一线教师的宝贵经验,总结了许多在读学生的学习技巧和清华北大高考状元的心得体会,更有一些学生家长自创的助学方法。《中国学生学习法》是最适合中国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专著,也是家长指导孩子学习的有效指南。
本丛书自2004年年底出版以来,至今畅销不衰,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此次为第三次全新修订,是作者根据最新教学形势,对丛书的进一步完善和更新,有着更为突出的实用价值。
媒体推荐 我高三那一年,实验上就是对丁老师提出的学习方法进行不断实践的一年。最后,我如愿以偿地走入了大学的校门。
  ——北京四中学生 李哲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让我对孩子的学习问题不再是一抹黑,也开始能够有理有据地指导孩子怎样学习了。
  ——广东学生家长 张晓民
学习方法是优是劣,最终都是靠学习成绩来检验。与那些所谓的高效学习手册相比,《中国学生学习法》是一套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书。
  ——湖北特级教师 王岳林
编辑推荐 出类拔萃,方法为止,学习方法的品牌图书,帮助数十万学生迅速提高成绩!
全国一线教师的宝贵经验,清华北大高考状元的心得体会时间、环境、过程、文献和心态全方位的管理与优化方案提高学习效率的创新思维,确保高考夺冠的“杀手锏”。
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最佳方法,家长指导孩子的实用指南。
《中国学生学习法》(最新修订高中生版)的使用:诚如2005年从北京市八十中考入北京大学的牛一旸同学所言:“每当听了好的学习方法,首先有了心理上的快感,但是,自己忘了马上试一下。这实际上不但什么也没得到,反而浪费了不少时间。要想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还要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试过了,要看效果,要分析效果(有哪方面的进步,哪方面问题还没解决,哪方面甚至退步了),要调整方法,要再试,如此循环不断。这样,‘成功人士’的学习方法才能在自己身上起作用。”看了《中国学生学习法》(最新修订高中生版)介绍的学习方法,一定要结合本地、本校、本人的实际情况去运用,否则仍是收获不大,没有改观。
目录
时间篇 学习时间的管理方法
方法一:杜绝浪费法
·时间是一种有限的、无法再生的资源
·一位家长的做法
·几位状元的做法
方法二:最大效益法
·寻找最佳时间段
·几位高考状元的体会
方法三:战略布局法
·高中三年应如何安排
·高三这一年应如何安排
·高三下学期应如何安排
方法四:计划安排法
·还有必要订计划吗
·标准型、百灵型和夜莺型
·“三件套”、AB表与“小课表”
·他们是如何度过一天的
本篇小结

环境篇 学习环境的管理方法
学校
·在校学习的优缺点
·非重点校更要善于利用环境
·选辅导班的“学问”
家庭
·在家学习的优缺点
·不要把家变成另一个教室
其他
·适合自己的环境最好
·要学会利用“地利”
·处理好三种“人事关系”
本篇小结

过程篇 学习过程的管理方法
过程一:预习
·上了高中,还有必要预习吗
·“大预习”、“中预习”与“小预习”
·五步预习法与五遍预习法
·“货比三家”预习法
过程二:听课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
·听课的“四项基本原则”
·怎样听讲题课
过程三:复习
·也说“学而时习之”
·“小复习”、“中复习”和“大复习”
·九位状元谈“三轮复习”
·高考前一两个月应如何“冲刺”
·高考前一两天应如何应对
·高考前几小时应如何安排
过程四:作业
·也说“题海战术”
·要有数量,更要有质量
·一线师生眼中的八大类题
过程五:课外学习
·课外学习应以研究性学习为主
·研究性学习的几种主要形式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步骤
过程六:总结
·必不可少的环节——“总结”
·总结,就是要找出自己的错误
·总结,就是要浓缩知识的精华
·总结,就是要整理和有序
·总结,就是要归纳和演绎
本篇小结

文献篇 学习文献的管理方法
教科书
·以本为本
·注重目录
·单独存放
·抓住特点
教参书
·掌握信息
·适合自己
·合理利用
工具书
·工具书的几大特点
·工具书的使用原则
笔记本
·课上的笔记本
·课下的笔记本
卷子
·将所有的卷子整理成“卷宗”
·不时翻看并加注符号
·“四选”用卷法
·将卷子与笔记本、教参书和教科书联系起来
考试说明
·高三老师最注重的书
·把《考试说明》当“提分指南”看
本篇小结

心态篇 学习情绪的管理方法
心态与高中学习
·心态与高三一年
·心态与高考成绩
心态与心理疾病
·厌倦与郁闷
·烦躁与自卑
本篇小结

附录:高中三年大事年表
后记
……
文摘 时间篇 学习时间的管理方法
2方法二:最大效益法
如果说,上面所讲的只是被动地杜绝浪费,那么,下面所说的就是主动地发挥效益。只有每个时间段都发挥出了最大的效益,我们才谈得上是利用好了时间这一珍稀资源。
寻找最佳时间段
你是“猫头鹰”还是“百灵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最佳时间段。所谓“最佳时间段”,是指学习效率最高、做事效果最好的时间段。寻找这一时间段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明确最佳时间段是整块的时间,而非零散的时间。至少是超出一节课的时间,才称得上是一个整块的时间段,才值得我们去寻找。10分钟、8分钟的时间段,只能称作零散的时间。
其次,整块的时间段一般或在晚上,或在早上。同学们是在校学习,可以自己支配的整块时间,或在晚上,或在早上。因此,寻找最佳时间段的间题就又转化为弄清自己是“猫头鹰”型还是“百灵鸟”型的间题。所谓“猫头鹰”型,是指在晚上学习效率奇高的人;所谓“百灵鸟”型,是指在早上学习效率奇好的人。
具体地说,一天当中可以在家里学习的时间,它的顺序一般是:
(a)早上起床后到吃早饭这一段时间。
(b)吃完早饭后到进入学校门的时间。
(c)下课以后到放学的一段时间。
(d)下学回到家里到吃晚饭的一段时间。
(e)吃过晚饭以后到睡觉的一段时间。
大部分同学恐怕会以(e)这段时间为“最佳学习段”,其实.一来要搞清楚自己是否适合晚上学习;其次,其他的时间也千万不要忽视。(a)和(b)的时间,对于预习一下当天所要学的科目是最好的时机;(c)和(d)则是用来复习的最好时机。这里的一分一秒都是宝贵的,要学会利用它。把看电视、上网、发短信、听MP3、和同学或是家人欢聚以及打游戏和看小说等的时间进行调整,合理安排。
其三,在确定了自己是“猫头鹰”型还是“百灵鸟”型之后,又应再进一步研究,这一最佳时间段具体应如何运用,方能取得最大效益?比如说,要探寻自己是在一定时间段就学一门功课效益好,还是交替学两至三门功课效益好,等等。
其四,在寻找到最佳时间段的最佳利用法后,就应固定下来,这样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环。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原理,如果在固定的时间学习固定的科目,每当打开书本,大脑的有关部位就会不由自主地兴奋起来,就好比每到吃饭时,人就会感到饿是一个道理。所以,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有助于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当然,根据情况的变化,可以进行微调。但非有重大改变,不要轻易
……
后记 做人应该是后来居上,做书也理应是后出转精。在对本书进行第三次修订时,我对此书应该达到的目的也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那就是一定要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学习方法,一定要寻找适合中国高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一定要找到“新课标”、“新教改”形势下的学习方法。
说到中国国情,想起了一件事情。我有个亲戚,已在美国生根结果。前几年带着妻儿衣锦还乡,他那美国籍的孩子骄傲地告诉我,他考了全校第5名,不由让人肃然起敬。再一细问方知:他所在的学校一个年级只有1个班,他所在的班只有18名学生。原来是这么个学校第5名。呜呼……
查看更多 下一篇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