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图表解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码:12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117105941/9787117105941 ·条形码:9787117105941 ·版本:第1版 ·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药剂学图表解 |
 |
|
 |
药剂学图表解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页码:126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117105941/9787117105941
·条形码:978711710594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药学图表解丛书
内容简介 《药剂学图表解》主要以图表的方式叙述《药剂学》教科书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通过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直观化等方法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将成为该领域第一部图表形式的教学参考书和同学们的辅助用书。
编辑推荐 《药剂学图表解》为药学图表解丛书之一,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指引
二、基本概念
三、药剂学的任务
四、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五、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六、剂型的分类
七、药典与药品标准
八、GMP、GLP与GCP
九、药剂学的沿革与发展
第二章 液体制剂
一、学习指引
二、液体制剂概述
三、液体药剂制备流程
第三章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一、学习指引
二、灭菌与无菌制剂定义、特点、分类、给药途径、质量要求
三、注射剂的制备流程
第四章 固体制剂
一、学习指引
二、固体制剂的定义、特点与分类
三、固体制剂的制备流程
第五章 半固体制剂
一、学习指引
二、软膏剂
(一)软膏剂的定义、分类、特点、质量要求
(二)软膏剂的制备流程
三、眼膏剂
四、凝胶剂
五、栓剂
(一)栓剂的定义、分类、特点、质量要求
(二)栓剂的制备流程
第六章 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
一、学习指引
二、气雾剂定义、特点与分类
三、气雾剂的制备流程
第七章 浸出技术与中药制剂
一、学习指引
二、浸出制剂的概念、特点、类型
三、浸出制剂的制备流程
第八章 药物制剂的设计
一、学习指引
二、药物制剂设计的定义、目的和主要内容
三、药物制剂设计的基础
四、药物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
五、药物制剂处方的优化设计
六、新药制剂的研究与申报
第九章 制剂新技术
一、学习指引
二、固体分散体技术
(一)定义、特点与类型
(二)载体材料
(三)制备流程
(四)制备方法
(五)验证
三、包合技术
(一)定义、特点与要求
(二)制备流程
(三)包合材料
(四)制备与验证
四、药物微粒分散体系概述
五、聚合物胶束、纳米乳与亚微乳技术
六、微囊与微球技术
(一)概述
(二)微型包囊技术制备流程
(三)微球技术制备流程
(四)微球制备方法
(五)微囊和微球的质量评价
七、纳米粒与亚微粒技术
八、脂质体与泡囊技术
第十章 缓释、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
一、学习指引
二、缓释、控释制剂的定义、特点和不适宜制备的药物
三、缓释、控释制剂的制备
四、缓释、控释制剂的体内、体外评价
五、靶向制剂
第十一章 透皮给药制剂
一、学习指引
二、透皮给药制剂定义、剂型与特点
三、皮肤结构、吸收途径及影响吸收的因素
四、透皮制剂的类型
五、透皮促进剂与技术
六、透皮制剂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第十二章 生物技术药物制剂
一、学习指引
二、概念与结构特点
三、蛋白质类药物理化性质与不稳定性
四、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的评价方法
五、蛋白质类药物制剂的稳定化
六、蛋白质类药物新型给药系统
……
序言 药剂学是药学及相关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之一,但药剂学具有知识点多,内容分散,记忆性、背诵性强,易听懂但难以系统掌握等特点。
本书是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药剂学》第6版的配套参考书,以剂型为核心,将原教材的十九章压缩为十二章,将第二篇的基本理论融入相关章节,如将“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表面活性剂”、“流变学基础”并人关系最密切的“液体制剂”一章,将“粉体学基础”并入关系密切的“固体制剂”一章,将“微粒体系”并人“制剂新技术”一章,将“药物制剂的稳定性”并人“药物制剂的设计”一章。普通剂型如片剂、注射剂等的介绍,是本书的核心部分。每章的基本结构为三大部分:一是学习指引,主要列出本章所包含的内容,并用星号标明需要掌握(★★★)、熟悉(★★)、了解(★)的知识点;二是剂型的定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等,主要对各剂型以上方面的不同点进行概括;三是制备流程,这是一章中最重要的部分,均按照剂型的制备流程来编排,它的突出特点是将药剂学的所有内容都融进药物剂型的制备流程中,不仅使读者对每章的内容有清晰的思路,而且使知识结构与知识点的逻辑关系更加紧密。读者利用剂型的制备流程,非常容易掌握各种剂型的知识点。本书的编写体例,不仅使知识点一目了然,而且增加了读者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习者充分掌握药剂学知识。
本书使用对象为高等医药院校师生,参加全国执业药师、主管药师考试及其他相关考试的人员,医院及工厂技术人员等。
本书的不足之处,恳切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