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医学 >

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最新重印版)

2010-03-08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页码:1435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BN:7801569695 ·条形码:97878015696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最新重印版) 去商家看看
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最新重印版) 去商家看看

 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最新重印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页码:1435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BN:7801569695
·条形码:97878015696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全国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指南

内容简介 《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最新重印版)临床中医各专业中级技术资格考试复习范围(一)基础知识:测试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经、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医古文等内容;(二)相关专业知识:测试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等内容;(三)专业知识:测试本专业临床专业知识;(四)专业实践能力:测试临床诊断、治疗等本专业临床实践能力。
编辑推荐 《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最新重印版)是2006年版《全国临床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中药学中医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指南》之一,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其内容涵盖临床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中医护理16个专业、49个考试科目(其中,临床中药学专业按中级、初级师、初级士三个层次,临床中医护理专业按中级、初级师两个层次分别编辑成册),是考生复习备考的参考用书。
目录
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内经
 伤寒论
 温病学
 温病学(中医儿科加试部分)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中医妇科加试部分)
 医古文
 诊断学基础
 传染病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伦理学
 卫生法规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诊断学
 中药学
 方剂学
 内经
 伤寒论
 温病学
 金匮要略
 医古文
 诊断学基础
 传染病学
 医学心理学
 医学伦理学
 卫生法规
 中医妇科学
 中医儿科学
……
文摘 谷精草
【功效】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主治病证】
1.风热目赤肿痛、眼生翳膜。
2.风热头痛、齿痛。
三、清热燥湿药
【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性味苦寒,清热之中,燥湿力强,故称为清热燥湿药。
【功效】
本类药物以清热燥湿为主。
【适应范围】
主要用于湿热证。因其苦降泄热力大,故本类药物多能清热泻火,可用治脏腑火热证。因湿热所侵机体部位的不同,l临床症状各有所异。如湿温或暑温夹湿,湿热壅结,气机不畅,则症见身热不扬、胸脘痞闷、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若湿热蕴结脾胃,升降失常,则症见脘腹胀满、呕吐、泻痢;若湿热壅滞大肠,传导失职,则症见泄泻、痢疾、痔疮肿痛;若湿热蕴蒸肝胆,则症见黄疸尿赤、胁肋胀痛、耳肿流脓;若湿热下注,则症见带下色黄,或热淋灼痛;若湿热流注关节,则症见关节红肿热痛;若湿热浸淫肌肤,则可见湿疹、湿疮。上述湿热为患诸病证均属本类药物主治范围。
黄芩
【性能】苦,寒。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应用】
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功能清热燥湿,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尤长于清中上焦湿热。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主人肺经,善清泻肺火及上焦实热,用治肺热壅遏所致咳嗽痰稠,可单用。
3.血热吐血。
4.痈肿疮毒。用治火毒炽盛之痈肿疮毒,常与黄连、黄柏、栀子配伍。
5.胎动不安。清热安胎之功,用治血热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10g。清热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黄连
【性能】苦,寒。归心,脾、胃、胆、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热点排行